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效益与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6 14:16
本文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效益与风险研究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位。在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业成为我国金融行业运转的核心,而资本又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银行资本作为承担未来不确定损失的缓冲器发挥保护存款人的作用,因而受到监管机构、评级机构和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充分体现了银行资本的重要性。自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到2013年对《巴塞尔协议》进行最新修订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始终是国际银行业关注的重点,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存在的问题,国际大型商业银行过于复杂的资本工具严重弱化了资本的实际吸收损失的能力,加重了危机的负面影响,为此巴塞尔协议Ⅲ强化了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的要求。由于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导致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较快,资本消耗较大,我国银行业的资本补充问题日益凸显。2013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我国银行业实施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充分借鉴巴塞尔协议Ⅲ的相关规定,重新明确了资本定义和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适度提高了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当前国内外最新资本监管要求的约束下,对资本工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商业银行主动适应监管标准,而且可以通过资本结构优化,支持银行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效益与风险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满足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求;二是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和改善公司治理,构建可持续的、市场化的资本补充机制;三是提高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并发挥其对银行盈利能力和提供信贷能力的间接影响,识别由发行资本工具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四是比较国内外资本工具的发行现状,研究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创新,有利于稳定我国资本市场运行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资本工具在银行经营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从理论上分析银行资本补充的作用机制,而且结合宏微观数据进行验证。在微观层面考察银行资本工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现普通股资本工具、优先股资本工具和债券类资本工具作用效果各有侧重,无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宏观层面考察银行业大规模发行资本工具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通过非对称CoVaR分位数回归方法测算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发现发行债券类资本工具和优先股资本工具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发行普通股资本工具会导致系统性风险上升。最后,从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和银行视角设计资本工具的创新机制,提出发展资本工具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2 贾春新;;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资产组合配置的差异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本文编号:1296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9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