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碳循环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0:08

  本文关键词:碳循环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循环 碳资产 碳负债 会计核算 资产负债表


【摘要】:随着社会认识的不断提高,传统经济学理论开始受到质疑,资本、劳动、技术进步甚至制度都被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却被认为是外部的;自然资源的价值往往被忽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地质环境是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基础,而生态系统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撑;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是高度相关的,在经济学的语境中不应只承认人的劳动产品的价值,也应当承认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我国的政策制定者已观察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并且就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给出了新的解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生产力也是生产力。”自然科学领域的碳循环研究由来已久,针对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碳循环模型;但人类活动参与的碳循环研究由于其过程较复杂起步比较晚。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超过80%的碳排放来自城镇,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碳循环存在着深远的影响;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就突破了50%大关并仍呈现上升趋势,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区域碳循环模型和核算方法的建立对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碳元素资产化、将会计学的方法运用到对碳循环的核算中,并编制碳资源资产变动表、碳资源资产负债表、碳资源负债变动表。本文尝试编制了北京地区的碳循环报表,得出2013年北京市碳资产增加3661.23万吨,碳资本增加569.23万吨,碳负债增加3092万吨的结果。在对人类活动区域碳循环进行建模的基础上、对区域内的碳循环进行核算并建立碳资源资产负债表将能直观反映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环境代价;这将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合理化资源配置并有效配置各产业比例以实现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方;欧静;;生态会计:发展动态综述与框架体系设计[J];财会通讯;2016年04期

2 杨世忠;;环境会计主体:从“以资为本”到“以民为本”[J];会计之友;2016年01期

3 史小红;赵胜男;孙标;吴用;;呼伦贝尔市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量与碳汇潜力评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年10期

4 杨睿宁;杨世忠;;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J];会计之友;2015年16期

5 杨世忠;;管理会计的逻辑(一)——主体、目标与定位[J];财会通讯;2015年16期

6 罗上华;毛齐正;马克明;邬建国;;北京城市绿地表层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14年20期

7 杨红强;季春艺;杨惠;聂影;陈幸良;;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林产品的减排贡献:基于木质林产品固碳功能核算[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12期

8 程鑫;张金贵;;雾霾天气下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J];财会研究;2013年06期

9 孙,

本文编号:1306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306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7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