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
本文关键词: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
【摘要】: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在中国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中的占比超过95%,这样的能源禀赋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因煤炭燃烧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致使“去煤化运动”的提案呼之欲出,旨在通过将煤炭等量代换成等热值的石油或者天然气资源,通过降低煤炭消费的比例,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减少燃煤导致的空气污染。煤制油气是一门将煤炭在特定的条件和容器内直接气化,生成天然气的工艺技术。本文基于调研得到的煤制油气、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数据、财务数据和环境数据,对煤制油气产业的成本、环境影响、市场条件和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煤制油气在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大力加强煤制油气产业的相关建议。本研究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分析煤制油气企业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税费成本和财务成本。当国际油价达到50美元/桶的时候,煤制油气便可以实现盈亏平衡,高于这个价格便可以实现盈利。煤制天然气的全成本约为2.32元/立方米,在目前的天然气市场价格下,只有微弱的利润。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只有当一个产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才能降低成本,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聚集了相关的企业,企业间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煤制油气本质上是煤化工产业的一个分支,应与煤制甲醇、煤制烯烃和火电等传统煤化工产业集聚在一起,形成煤炭产业集群,共享煤炭资源,共用如公路、共用管道等基础设施,并形成上下游产业。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煤制油气是中国能源安全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原油市场对国外的依赖。同时,研究表明煤制成品油气相对于石油提取的成品油和常规天然气,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清洁度,是一种相对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发展煤制油气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间接煤制油工艺对原料煤品质要求较低,中国煤类结构复杂,褐煤、低阶煤含量多,应优先发展间煤制油,尤其是接煤制油产业。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1;F426.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勋;崔宾;王明丽;;基于SWOT-QSPM模型的我国天然气产业竞争战略研究[J];中外能源;2016年01期
2 邹莉娜;雷凯;;中国天然气消费影响因素及对策[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9期
3 朱彬彬;;对我国煤制油的经济性分析[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5年08期
4 皮光林;董秀成;鲍玲;侯运;马郑玮;;我国煤制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统计;2015年08期
5 周宪木;张志兵;;我国煤制气产业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物价;2015年08期
6 朱彬彬;;油价波动背景下的煤制油产业竞争力分析[J];化学工业;2015年04期
7 杜伟;;对中国油气行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15年02期
8 何绪文;王春荣;;新型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问题与解决思路[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1期
9 菅青娥;刘虎在;;在内蒙古发展间接液化煤制油产业的思考与建议[J];现代化工;2015年01期
10 龚梦洁;李惠民;齐晔;;煤制天然气发电对中国碳排放和区域环境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万里;2030年我国新能源发展优先序列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陈乐;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3 张远;风电与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系统集成与仿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李秀慧;全球天然气供需格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黄蕊;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齐建民;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石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刘环玉;基于循环经济的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8 刘玉珂;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张会新;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范中启;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石化企业“分链式”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张艳飞;中国钢铁产业区域布局调整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3 白佐萌;陕西省油气资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4 余倩;中国煤制天然气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合理产能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王明丽;我国天然气产业竞争战略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6 马洁;火电机组在线热力性能分析与计算程序实现[D];浙江大学;2013年
7 杨葛灵;中国神华煤制油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玉杰;A石化公司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改进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胡双;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市场结构对产业科学发展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陈妍;战略成本管理在石油企业的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6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30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