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与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7-12-24 13:18
本文关键词:住房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与体系构建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住房补贴 保障性住房 住房消费 劳动供给 福利陷阱
【摘要】:建设和完善住房补贴制度,是解决中低收入城镇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的住房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住房制度改革后,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建立了多层次的住房补贴政策体系,解决了多数城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但在运行中,我国住房补贴制度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重产权而轻租赁、准入标准划分不科学、补贴模式间相互割裂、补贴标准较低且缺少动态调整、补贴资金使用率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住房补贴资源分配固化且不合理,扭曲了住房补贴的公平和效率,不利于住房补贴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住房公共服务均等化、住房资源分配公平为价值取向,构建租赁式住房补贴政策体系,扩大住房补贴覆盖范围,是完善我国住房补贴制度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住有所居“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正处于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并轨,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租赁式住房补贴政策体系阶段。在并轨后,我国住房补贴政策的准入标准与补贴范围划分、补贴模式选择、补贴标准制定以及体系构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有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利用微观调查数据,从住房消费、劳动供给、满意度评价等方面,客观评价现有租赁式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然后以公平、效率原则构建住房补贴公平、效率评价函数,研究住房补贴政策的补贴模式、标准和范围,最后从准入标准、供给类型、补贴模式和产权归属四个层面,构建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租赁式住房补贴政策体系,为我国住房补贴制度完善提供政策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对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在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住房补贴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并提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住房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在界定本文所研究的住房补贴涵义的基础上,介绍现有住房补贴种类,然后提出住房补贴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最后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住房补贴政策的住房消费促进效应和劳动供给抑制效应。第三,住房补贴政策的历史演变与问题分析。回顾我国政府在各个历史阶段出台的各项住房补贴政策的背景、目标和内容,分析住房补贴政策的阶段性差异,探寻我国住房补贴政策的演变路径与发展规律,然后从补贴模式、准入标准、补贴标准、退出机制等方面,分析我国住房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住房补贴政策效果的统计分析。介绍调研数据获取,以及调研城市的住房补贴政策、样本家庭的基本特征,从住房消费、非住房消费、居住水平和就业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住房补贴政策效果,从补贴资金发放、补贴政策执行和补贴退出三个方面初步评价住房补贴政策效果。第五,住房补贴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利用湖北省五个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调查数据,分析住房补贴政策对家庭住房消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效应,分别利用托宾模型、概率单位模型测度住房补贴政策的住房消费促进效应和劳动供给抑制效应大小,并检验现有补贴政策是否存在福利陷阱问题;利用武汉市居民调查数据,分析居民对现有住房补贴政策的满意度评价,并利用有序选择模型考察住房补贴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第六,住房补贴政策的补贴模式、标准与范围分析。将需求方补贴细分为收入支持与价格支持两种模式,利用消费者选择模型,分析保障家庭在不同补贴模式下的行为选择,以居住水平和福利水平为评价指标,评价两种补贴模式的优劣;依据效率、公平原则,构建住房补贴效率、公平评价函数,求解住房补贴的标准和范围。第七,住房补贴政策体系的构建。在明确构建住房补贴政策体系的目标取向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前文研究结论,从准入标准、供给类型、补贴模式和产权归属四个层面,勾勒出租赁式住房补贴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提出现有住房补贴政策体系向租赁式住房补贴政策体系过渡的具体策略。第八,结论与建议。整合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简要概括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住房补贴政策效果、完善住房补贴政策体系的具体措施。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立足于我国住房补贴政策的现状,首次利用高度细化的保障家庭微观数据,根据家庭在补贴前后的住房消费变化,运用托宾模型估计出住房补贴政策的住房消费促进效应大小;(2)从家庭收入变化视角分析保障家庭在补贴前后的劳动供给变化,运用概率单位模型不仅估计出住房补贴政策的劳动供给抑制效应大小,还通过引入是否贴近准入线变量,检验了住房补贴政策是否存在福利陷阱问题,填补了当前国内有关住房补贴政策研究的空白;(3)将需求方补贴细分为收入支持与价格支持两种模式,利用消费者选择模型,分析保障家庭在不同补贴模式下的行为选择,以居住水平和福利水平为评价指标,评价两种补贴模式优劣;(4)依据效率、公平原则,构建住房补贴效率、公平评价函数,首先利用住房补贴效率评价函数求解出住房补贴的最优补贴标准,然后根据住房公平评价函数,确定出住房补贴的合理补贴标准,最后结合政府的财政负担能力,界定出住房补贴的范围大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3
,
本文编号:1328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32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