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宏观与微观:影响巴基斯坦银行盈余和盈余质量的决定因素

发布时间:2017-03-29 14:07

  本文关键词:宏观与微观:影响巴基斯坦银行盈余和盈余质量的决定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本研究用盈利能力来评估盈余,同时用会计稳健性和收益持续性来评估盈余质量,经验性地考察了影响银行业盈余和盈余质量的微观和宏观因素。为了测定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我运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变量,找出了对投资者和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的相关结论。为了考查盈余质量,我利用两个十分重要的盈余质量属性——会计稳健型和收益持续性,观察了不同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因素对这两个属性的影响。这些结果给出了新的见解,因为这是第一篇运用巴基斯坦银行业数据进行的研究。一些文献曾讨论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但绝大多数文献都是针对发达国家进行的研究。在评估银行盈利能力的文献中,Short(1979)、Bourke(1989)、Molyneux and Thornton(1992)、Demerguc-Kunt and Huizinga(1999)、Goddard et al(2004)以及其他人,均运用线性模型来解释银行业绩。虽然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发达国家,但却都指出了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延伸研究的必要,因此这留给本文一个对发展中国家比如巴基斯坦进行研究的机会。巴基斯坦的银行业正在不断增强其市场资本化(率),活跃的外国银行家也正对在巴基斯坦的业务拓展充满了兴趣,由于竞争,他们将增加了其资产规模并扩张其业务范围。本研究将有助于巴基斯坦政府对银行业的全面监管;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银行家发现其盈利能力的薄弱之处。不少文献曾讨论过盈余质量及其不同属性,但是这些文献,例如Kormendi and Lipe(1987)、Francis et al.(2004)和Freeman et al(1982),都主要聚焦于发达国家,因此这也为本文理解发展中国家盈余质量及其不同属性创造了机会。众所周知,有关银行业绩和盈余质量的数据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企业的会计信息。银行业绩是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的关键领域,有关银行业绩的清楚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画面。盈余质量也提供了企业的会计信息,从广义上讲,财务报告是许多研究者和投资者感兴趣的关键领域。正如我们所知,盈余的质量意味着财务报告的质量。由此,有两个重要的评估属性——会计稳健性和收益持续性,可以提供银行盈余质量的更为清晰的画面。在本研究中,我首先从盈利能力的决定因素入手,这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盈余。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全球的商业银行都面临着形势变化的重大改变,这对银行的业绩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因素正在以多种方式影响着银行的业绩表现。将影响商业银行业绩的关键成功因素分类,就会产生有意义 的计划指引,从而提高银行业的整体业绩和收益质量。在给定商业银行重要性的前提下,Panayiotis et al.(2005)的研究发现:影响银行业绩和盈余质量决定因素的研究吸引了教育调查、银行管理、经济市场和银行管理者的注意。因此,在持续且不断变化的,可能会对全球许多国家的银行业带来重要影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中,有关银行业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许多国家都加强了银行非居间业务的监督管理,但是银行在一般和多样化的企业融资领域仍占据中心地位。有实验证据显示:一个健全且盈利的银行业,在抵抗不利冲击和保持金融系统稳定方面,具有优势地位。Mamatzakis and Remoundos(2003)实证检验了希腊商业银行1989年-2000年间银行业绩的决定因素;在他们的研究中,ROA和ROE用来评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其解释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如管理政策决策和外部因素,如经济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有关管理政策决策的变量对希腊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主要影响。同时,该文还指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应该聚焦于国家层面的研究,因为国家层面研究的数据可得性依赖于相关政策的自然实验。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影响银行结构和银行业绩的因素多种多样。尽管许多国家银行非居间业务的增长趋势明显,但是银行在一般和特定市场的企业融资领域仍占据中心地位。一个健全且盈利的银行业能够更好地抵抗不利冲击,并有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银行业绩的决定因素引起了学术研究、银行管理、金融市场和银行监管者的兴趣。随着近年来接连曝出的大型公司,例如安然、世通和南方保健的丑闻,盈余质量的理论引起了金融家、管理者和学者的极大关注。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股价随新信息而调整。不充分的信息会影响股票价格和价格发现。会计信息(或会计质量)的价值在于这个信息能够影响到股票价格和价格发现。会计质量就是财务报告向投资者提供公司可预见现金流信息的准确性(Dechow et al,2010)。二、文献回顾及评述在会计质量分类工作中,官方并没给出一个可行框架(Verleun et al.2011)。由于财务报告的广泛使用,这个问题也将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Chen et al.2010)。然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如能认识到会计质量的概念,他们的思想可能会被提升(Eugene,1988)。在会计质量背后的核心决定因素就是提升财务报告发展的可靠性、透明性和平等性(Waroonkun and Ussawanitchakit,2011)。因此,盈余质量能够指明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提供触手可得的信息,以评估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场景(Entwistle and Phillips,2003)。简而言之,会计质量就是指财务报告是否显示出基本的经济状况(Chen et al.2010)。为了了解基本的经 济状况,会计质量在对收益持续性、更为合适的损失估计或者会计稳健性的表达中能够明确定义(chen et al.2010,Basu,1997)。理解盈余质量的决定因素及其对企业的财务影响,是会计学者特别感兴趣的。由于盈余质量是无法观察的,研究者为此设计了多种程序。在我的论文中,对盈余质量我运用了两个最为重要的度量特征,即为会计稳健性和盈余持续性。本研究运用了两种盈余质量的度量特征:会计稳健性和盈余持续性。众所周知,关于盈余质量没有固定的度量特征,在现存研究中运用的是两种一般性的度量特征。第一种盈余质量度量特征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它又有两个被广泛运用的度量特征:盈余持续性(freeman et al 1982.kermandi and lipe 1985,Ohlson 1995)和会计稳健性(Basu,1997.Ball and Shiva Kumar,2005,Nicholas,2009)。第二种方法是以股价为基础来度量盈余质量(Francis and Schipper,1999以及Ecker、Francis、Kim、Olsson and Schipper,2006)。在此我利用第一种方式来度量盈余质量。首先,会计稳健性吸引了对收益质量感兴趣的人们,它被认为是盈余质量的主要特征。简而言之,我将盈余报告质量概述为财务报表对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和所有与银行签约的其他当事人的有用性。继Basu(1997)之后,人们度量了一个虽然单一但又十分重要的报告质量特征: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经济亏损的及时性。亏损的及时确认通常能增加财务报表的有用性,尤其是在公司治理和债务协议方面。公司治理方面之所以会受到亏损及时确认的影响,是因为亏损的及时确认使管理层能避免投资于事前净现值就为负的投资项目,同时也可能不会在事后继续经营现金流为负的投资项目。债务协议方面之所以会受到亏损及时确认的影响,是因为亏损的及时确认能够提供有关贷款定价更为准确的信息,并且基于事后的会计比率,还能迅速地触及由于违约引发的债务协议权力(比如年金、杠杆、投资和分红等限制)。因此,毫无疑问地讲,经济亏损的及时确认是财务报告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Ball et al.2005)。在本研究中,我使用了条件稳健性。目前的会计学者指出稳健性有加速确认财务亏损和推迟确认经济利得的结果(Basu,1997;Watts,2003a)。因此,在稳健性下,经济亏损比经济利得在收益中得以更早确认。Basu(1997)将稳健性的本质描述为盈余的不对称的及时性,它已主导了近几年许多关于会计稳健性的实证和学术研究。Kanagaretnam et al.(2013)的研究强调了两个主要的研究问题,即国家文化维度中的个人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银行业的会计稳健性及其风险承担。为此,他们分析了金融危机之前,2000-2006年间来自70个国家的银行样本,随后他们探究了在2007-2009的金融危机期间,文化与银行破产和财务困难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处于低个人主义和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社会中的银行比那些处于高度个人主义和低不确定性规避社会中的银行在报告盈余方面更加稳健。所以,许多影响会计稳健性的其他因素值得研究。盈余持续性的提高意味着财务报告的高质量或高盈余质量,因而盈余持续性是重要的。Revsine et al.(1999)和Bodie et al.(2002)认为持续性较好的盈余具有较好的质量。同时他们阐明了持续性、应计项和盈余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低水平的应计项会产生盈余的高持续性,从而产生盈余的高质量。从可持续盈利是高质量盈利的观点出发,盈余持续性是盈余的一种度量。盈余持续性的定义将盈余分为两类,一类即是所谓的可持续盈余,另一类则是偶然性盈余。可持续盈余指的是那些能作为未来盈余良好信号的盈余,即企业在一个长时期内重复产生的盈余;而偶然性盈余指的是那些暂时产生的盈余,不它能重复产出,因而不能作为未来盈余的良好信号。大多数盈余持续性研究的重心是盈余对股东进行价值评估的有用性。根据Dechow,et al(2010)的观点,驱动该研究主流之一的假设是:持续性更好的盈余是股权价值评估模型的较好的输入变量,因而一个持续性更好的盈余数字会比不太持续的盈余数字拥有更高的质量。在这一点上,盈余持续性反映了盈余创新对预期未来盈余的影响,这将有助于解释盈余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KormendiLipe,1987)。Ohlson(1995)指出:在给定盈余时间序列特征的前提下,对会计文献而言,盈余创新的概念有相关含义,即它能将会计信息纳入到价值评估程序中。三、研究过程与结果1.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了检验各种因素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本研究沿用了Vong等(2009)的方法。鉴于我们所用数据和模型的动态特性,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将会产生偏差和不稳定的估计结果。因此,我们采用了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处理数据偏差和似然值的不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平减后的营业现金流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正向影响,这正好说明本文研究期间为什么巴基斯坦的银行要有效利用银行主要资产来创造现金。在我的研究中,发现融资成本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这正好说明为什么巴基斯坦的银行不吸收廉价存款或其银行管理未能将廉价存款转化为银行的盈利能力。这取决于银行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费用是否可以转嫁到作为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的借款人头上。如果银行能够采用加成定价策略,那么支付给存款人的融资成本本身将不会是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当我把银行分为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后,本文发现:银行的规模也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对大银行而言,银行的规模大小是判断一个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 大银行更关注盈利能力,而小银行更关注他们的成长性,即使以牺牲盈利为代价也在所不惜,他们通常要的是市场份额。用来检验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宏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率和金融危机。研究结果表明:在我研究的2006-2012年间,GDP增长对银行盈利能力产生了正向影响,这个正好说明本文研究期间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导致。当经济增长,贷款的违约风险也降低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会给借款人带来更多的便利,此时借款人很容易在资本市场以低廉的利率获得贷款,这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正向作用。我的研究显示:利率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利率的影响作用取决于银行资产组合在短期和长期的变化程度和速度。通货膨胀与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成正相关关系,因为银行能够预期通货膨胀水平并且能相应地调整利率,从而获得更高的盈利性。在我的研究期间,金融危机没有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这说明银行管理完全可以抵御金融风暴。2.银行会计稳健型的影响因素为了检验宏观经济因素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本研究借鉴了Ball and Shiva Kumar(2005)和Nicholas(2009)模型。一般而言,我们信奉的稳健原则见证了识别好消息比识别坏消息需要更好的确认标准(Basu 1997)。本文的研究发现:巴基斯坦的银行业存在会计稳健。它表明我的样本中收益增加的确认是更不及时,也是更持续的。结果清楚表明:与报告盈余增加相比,银行更及时地报告了盈余下降,此时只需要较低的可验证标准,意味着巴基斯坦的银行经理们稳健地报告了银行收益。关于影响会计稳健性的宏观经济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金融危机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这可以解释为,在金融危机时期,巴基斯坦的银行并未稳健地进行财务报告;还表明银行更喜欢盈余持续性并且存在导致未来盈余下降更高的盈余反转。在金融危机中,投资者持怀疑态度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任何好消息与坏消息都重叠在一起。大部分投资者通过进一步削减公司资本来应对坏消息。为了努力应对这些负面反应,银行经理有动力比平时更多地确认好消息。在我的研究中,国民生产总值(GDP)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使财务报告变得更加稳健。它还表明,确认收益下降比确认收益增加更及时。这也可以解释为:当GDP增加时,银行经理更关注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关于通货膨胀影响会计稳健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内通货膨胀的加剧降低了巴基斯坦银行的会计稳健性水平。关于利率影响会计稳健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率与会计稳健性呈负相关关系。这可以解释为,利率的上升将减少会计报告的稳健水平。这也表明识别盈余下降比识别收益增加更及时。3.银行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为检验影响盈余持续性微观和宏观经济因素,本研究利用了Freeman和Ohlson(1992)模型。我的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规模是影响其盈余持续性的特定变量,盈余持续性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我的样本研究期间,银行规模增加也增加了盈余的持续性进而提高了盈余质量水平,因为在我的研究中,采用盈余持续性作为盈余质量的属性。这在广义的术语表明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质量。关于影响盈余持续性的宏观经济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显著的发现和我的期望一致。金融危机与盈余持续性负相关,显示在金融风暴中报告盈余的质量低;GDP与盈余持续性正相关,意味着经济增长改善了盈余质量。伴随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盈余质量改善,为投资者进行价值评估提供了质量不断提高的财务报告利润。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货膨胀与盈余持续性负相关,这可解释为经理对通货膨胀的非准确预期使一些非正常盈余增长,这反过来又降低了盈余的持续性。利息是影响盈余持续性的最后一个宏观经济变量,它也可能对盈余持续性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盈余持续性与利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利率的增加也增加了盈余的质量,表明基本没有异常收益。
【关键词】:盈余质量 盈利能力 会计稳健性 收益持续性 巴基斯坦银行业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1.2;F830.42
【目录】:
  • 摘要3-9
  • ABSTRACT9-14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4-24
  • 1.1 OVERVIEW14-21
  • 1.2 CONTRIBUTIONS OF STUDY21-22
  • 1.3 ORGANIZATION OF THESIS22-24
  •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CK GROUND24-40
  • 2.1 FUNCTION OF BANKS24-25
  • 2.2 RATIONAL FOR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25-26
  • 2.3 RECENT DEVELOPMENT IN REGULATION OF BANKS26-28
  • 2.4 PAKISTANI BANKING SECTOR28-31
  • 2.4.1 1940 - 195929
  • 2.4.2 1960  197429-30
  • 2.4.3 1991  199730
  • 2.4.4 Privatization of Banks 1992-200030-31
  • 2.4.5 Current Status of Banks in Pakistan31
  • 2.5 ISLAMIC BANKS IN PAKISTAN31-35
  • 2.5.1 Prohibition of Interest in Islamic Banking31
  • 2.5.2 Prohibition of Interest in the Holy Quran31-32
  • 2.5.3 Functions of Islamic Bank32-33
  • 2.5.4 Operations and Products of Islamic Bank33-34
  • 2.5.5 Financing pattern and Products of Islamic banks34-35
  • 2.6 GENERAL IMPACT OF BANK PROFITABILITY35-37
  • 2.7 ACCOUNTING COSERVATISM37-39
  • 2.8 EARNING PERSISTENCE39-40
  • CHAPTER 3 LITERARTURE REVIEW40-59
  • 3.1 DETERMINANT OF BANK PROFITABILITY40
  • 3.2 LITERATURE ON MICROECONOMIC DETERMINANTS40-48
  • 3.3 LITERATURE ON 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48-53
  • 3.3.1 GDP48
  • 3.3.2 Interest Rates48-50
  • 3.3.3 Inflation Rates50-51
  • 3.3.4 Financial crisis51-53
  • 3.4 LITERATURE ON ACCOUNTING CONSERVATISM53-57
  • 3.5 LITERATURE ON EARNING PERSISTENCE57-59
  • CHAPTER 4 CONCEPTUAL FRAMEWORK59-72
  • 4.1 THEORETICAL FRAME WORK FOR BANKS PROFITABILITY59-62
  • 4.1.1 Traditional accounting measures of profitability59-60
  • 4.1.2 Economic measures of profitability60-61
  • 4.1.3 Model for profitability61
  • 4.1.4 Linear regression model61-62
  • 4.2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MEASURES62-67
  • 4.2.1 Asymmetrical Timeliness Measure for Conservatism63-64
  • 4.2.2 Book-to-Market Ratio Measure for Conservatism64
  • 4.2.3 Negative Accruals Measure for Conservatism64-65
  • 4.2.4 Hidden Reserves Measure for Conservatism65-66
  • 4.2.5 Asymmetrical Accruals to Cash Flows Measure for Conservatism66-67
  • 4.2.6 Model for Accounting Conservatism67
  • 4.3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EARNINGS PERSISTENCE67-72
  • 4.3.1 Ohlson (1995) Model a Background67-69
  • 4.3.2 Freeman and Ohlson(1982)69-70
  • 4.3.3 Model for earning persistence70-72
  • CHAPTER 5 BANKS PROFOTABILITY72-88
  • 5.1 DETERMINANT SELECTION72
  • 5.2 DEPENDENT VARIABLES72-73
  • 5.2.1 Return on Equity73
  • 5.2.2 Net interest Margin73
  • 5.3 INDEPENDENT VARIABLES73-77
  • 5.3.1 Microeconomic Variables74-75
  • 5.3.2 Macroeconomic Variables75-77
  • 5.4 DATA77
  • 5.5 DATA SOURCE77
  • 5.6 SAMPLES77-78
  • 5.7 DESCRIPTIVE STATISTICS78
  • 5.8 MODEL78-81
  • 5.8.1 The Linear Regression79
  • 5.8.2 Empirical Model79-81
  • 5.9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ABLES81
  • 5.10 T TESTS OF MEAN DIFFERENCE81-84
  • 5.11 REGRESSION RESULTS FOR PROFITABILITY MEASURE ROE84-86
  • 5.12 REGRESSION RESULTS FOR PROFITABILITY MEASURE NIM86
  • 5.13 SUMMARY86-88
  • CHAPTER 6 ACCOUNTING CONSERVATISM88-104
  • 6.1 DATA AND RESEARCH DESIGN88
  • 6.2 DATA SOURCE88
  • 6.3 SAMPLES88-89
  • 6.4 DESCRIPTIVE STATISTIC89-90
  • 6.6 CORRELATION90
  • 6.7 MODEL90-92
  • 6.8 THE EMPIRICAL MODEL FOR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CRISIS ON ACCOUNTINGCONSERVATISM92-94
  • 6.9 THE EMPIRICAL MODEL USED FOR THE EFFECT OF GDP ON ACCOUNTING CONSERVATISM94-95
  • 6.10 THE EMPIRICAL MODEL FOR THE EFFECT OF INFLATION ON ACCOUNTINGCONSERVATISM95-97
  • 6.11 THE EMPIRICAL MODEL FOR THE EFFECT OF INTEREST ON ACCOUNTING CONSERVATISM97-98
  • 6.12 ROBUST TESTS FOR MACROECONOMIC VARIABLES98-101
  • 6.13 SUMMARY101-104
  • CHAPTER 7 EARNING PERSISTENCE104-120
  • 7.1 DATA AND RESEARCH DESIGN104
  • 7.2 DATA SOURCE104
  • 7.3 SAMPLES104-105
  • 7.4 MODEL105-106
  • 7.5 DESCRIPTIVE STATISTIC106
  • 7.6 CORRELATION106-107
  • 7.7 EFFECT OF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ON EARNING PERSISTENCE107-111
  • 7.7.1 Effect of Financial Crisis on Earning Persistence107-108
  • 7.7.2 Effect of GDP on Earning Persistence108-109
  • 7.7.3 Effect of Inflation on Earning Persistence109-110
  • 7.7.4 Effect of Interest on Earning Persistence110-111
  • 7.8 BANK-LEVEL INFLUENCE FACTORS TO EARNING PERSISTENCE111-113
  • 7.8.1 Effect of Size on earning persistence111-112
  • 7.8.2 Effect of funding cost on earning persistence112-113
  • 7.9 ROBUST TESTS113-118
  • 7.9.1 Robust Test for earning persistence113-114
  • 7.9.2 Robust Test for macroeconomic variables114-117
  • 7.9.3 Robust tests for bank specific variables117-118
  • 7.10 SUMMARY118-120
  • CHAPTER 8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120-124
  • 8.1 DETERMINANT OF PROFITABILITY120-121
  • 8.2 DETERMINANT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121-122
  • 8.3 DETERMINANT OF EARNINGS PERSISTENCE122
  • 8.4 LIMIT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122-124
  • ACKNOWLEDGEMENT124-126
  • REFERENCES126-1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晓红;;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六维分析[J];财会月刊;2006年25期

2 孙建华;;论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年01期

3 王妍;;股权结构、代理冲突与盈余质量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1期

4 郭磊;刘苏雨;;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11期

5 王勇;孙翠萍;;国内外盈余质量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09年36期

6 陈辉发;蒋义宏;;会计协调、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来自欧盟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吕久琴;惠丰廷;;民营化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唐建荣;陈钰s,

本文编号:274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274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