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及其方法论特点
本文关键词:哈耶克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及其方法论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最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曾经在20世纪20到30年代风靡全球。然而随着凯恩斯主义的迅速崛起,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被逐渐边缘化了,并被大多数人所遗忘。尽管如此,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仍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哈耶克本人也于1974年由于其在这一领域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至今日,仍不断有人呼吁复兴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此外,国内对于哈耶克及其自由主义思想非常熟悉,但对其经济理论尤其是经济周期理论的熟悉程度却不够。作者希望通过本文,为复兴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的努力抛砖引玉。哈耶克认为,储蓄倾向的上升会导致生产阶段的延伸和分工的深化从而导致生产效率的提升,并进而导致经济的增长。然而,货币超发和信贷扩张却会将经济带入衰退的泥潭。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表明,为了维持平稳的价格水平而采取的稳健货币供给政策或者机械的货币供应规则,不能防止和应对经济危机的发生。理论和实践表明,平稳的物价水平、扩张的信贷、攀升的资产价格、突飞猛进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放松的金融监管以及技术进步这几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很有可能是经济衰退的前奏和警示。本文试图以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为核心,找出该理论形成的方法论基础和奥地利学派方法论的发展脉络。本文较为深入地挖掘了其方法论特征,包括价值论的主观主义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这是哈耶克经济理论最为根本的特征,并且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其货币、资本、利息、价格、企业家精神和生产结构等理论元素之中。这一特征将哈耶克的经济研究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学派区分开来。作者通过考察哈耶克与凯恩斯主义以及货币主义之间关于相关核心理论问题的分歧,探讨了这些分歧在理论本身和方法论上的根源。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哈耶克经济理论的兴衰命运与近代以来的整体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人类在未知的未来世界中进行探索时,具有规避风险和寻求准确预测的天性和冲动,这得到了整体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迎合。而哈耶克经济理论中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的社会思潮逆向而动。并且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不断通过数学工具的使用给经济学披上“科学”的外衣,然而哈耶克经济理论中的很多概念,如生产的时间结构这样的动态特征和企业家精神等主观主义因子却难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刻画。因此,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经济学能迅速地占领全球,而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却被边缘化。但是,在不断的市场砥砺中,主流经济学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不断吸收奥地利学派的营养成分。从长远来看,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方法论对于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哈耶克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支柱,该作用需要被重新发现,并发扬光大。本文也对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扩展,包括引入技术进步及将该理论扩展到开放经济环境。通过这样的扩展,揭示了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的现实意义。最后,本文也基于哈耶克的框架对中国的储蓄率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整体上从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本身到其方法论探究中,从哈耶克的理论与凯恩斯及货币主义的辨析中,揭示了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的思想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哈耶克 经济思想 奥地利学派 经济周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091.3;F014
【目录】:
- 内容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引言9-26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9-12
- 一、选题背景9-11
- 二、选题意义11-12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2-23
- 一、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的文献综述13-15
- 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文献综述15-23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23-26
- 一、研究思路23-24
- 二、论文结构24-26
- 第二章 哈耶克对经济周期的研究26-58
- 第一节 生产的时间结构与哈耶克三角27-33
- 一、生产结构的涵义28-29
- 二、哈耶克三角29-33
- 第二节 货币、价格、利率与资本33-38
- 一、价格与哈耶克中性33-34
- 二、利率与时间贴现效应34-36
- 三、跨期协调与生产结构:派生需求效应与时间贴现效应36-37
- 四、资本的跨期互补性37-38
- 第三节 知识与企业家精神38-41
- 一、信息和知识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38-40
- 二、企业家精神40-41
- 第四节 储蓄与经济增长41-51
- 一、发生与传导机制阐述41-43
- 二、储蓄上升导致经济增长的路径问题43-46
- 三、生产可行性前沿与综合分析46-51
- 第五节 货币扩张与经济周期51-57
- 一、发生与传导机制阐述51-52
- 二、货币扩张导致经济周期的路径问题52-54
- 三、生产可行性前沿与综合分析54-57
- 第六节 总结与评论57-58
- 第三章 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的歧见和根源58-74
- 第一节 储蓄:增长的动力还是陷阱?59-64
- 一、派生需求效应与时间贴现效应59-60
- 二、凯恩斯框架下的“节俭的悖论”60-62
- 三、“节俭的悖论”:哈耶克与凯恩斯的分歧62-63
- 四、“节俭的悖论”在凯恩斯主义框架中的演化63-64
- 第二节 价格水平:整体还是相对?64-70
- 一、通货膨胀抑或通货紧缩:哈耶克理论框架中的价格水平64-65
- 二、物价变动与货币政策65-67
- 三、平稳的整体价格水平:哈耶克与货币主义67-68
- 四、相对价格水平的重要性68-70
- 第三节 总结与评论:从思想史角度看哈耶克经济增长与周期思想70-74
- 一、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70-71
- 二、科学主义的导向71-74
- 第四章 哈耶克经济研究的方法论74-86
- 第一节 门格尔建立的方法论基础74-77
- 一、门格尔的简要学术经历75
- 二、门格尔的方法论75-77
- 第二节 米塞斯对门格尔方法论的完善与调整77-80
- 一、米塞斯的简要学术经历77-78
- 二、米塞斯的方法论78-80
- 第三节 哈耶克的研究方法的回归80-82
- 一、哈耶克的简要学术经历80-81
- 二、哈耶克的方法论81-82
- 第四节 奥地利学派重拾经验研究82-83
- 一、奥地利学派内部关于方法论的争执82-83
- 二、奥地利学派与经验研究83
- 第五节 总结与评论83-86
- 第五章 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的扩展和现代意义86-107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哈耶克经济增长理论87-92
- 一、哈耶克对于技术进步的分析87-88
-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88-91
- 三、技术进步对于哈耶克经济增长理论的意义91-92
- 四、货币政策选项92
-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哈耶克经济周期理论与全球金融危机92-95
- 一、蒙代尔不可能三角:资本流动、汇率与货币政策93-94
- 二、开放经济框架下的哈耶克理论94-95
- 第三节 哈耶克框架内的中国储蓄率研究95-105
- 一、储蓄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96-98
- 二、分析98-101
- 三、政策含义101-104
- 四、结论104-105
- 第四节 总结与评论105-107
- 第六章 结论107-111
- 第一节 研究结论107-109
- 第二节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109-110
- 第三节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110-111
- 参考文献111-118
- 后记118-1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润葵;经济周期理论再认识[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2 蒋永穆 ,安雅娜;从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突破[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潘志刚;汤哲铭;刘博;白骅;;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与政策涵义[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林致远;;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5 赵宜;;从经济周期理论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年09期
6 丁纪岗;;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与经典学说回顾[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7 王凤娇;迈夫;;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2010泡沫破碎》的理论与预见[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刘旺霞;;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评论[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黄德权;;混沌与货币经济视角下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J];特区经济;2009年05期
10 刘慧华;;气象经济周期理论述评[J];发现;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金岷;;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张林;;两种演化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和米切尔的贡献[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昆亭;龚六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综述[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罗宗贵;王子朴;;奥运经济周期理论界定的相关理论综述[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5 王岩;;制度失灵还是市场失灵——马克思、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比较[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怀国;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无用”但广为流传[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梁捷;经济波动是公害还是常态?[N];财会信报;2009年
3 傅勇;次贷危机原因的新解释?[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傅勇;听格老自揭次级债根源[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向松祚;动态、演化和创造性毁灭(上)[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6 童芬芬;债券市场仍将保持强势状态[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温易明;哈耶克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及其方法论特点[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2 刘广迎;基于基德兰德经济周期理论的电力需求波动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龚丽娟;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启示[D];西北大学;2008年
2 李振萍;理性疏忽下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李静;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4 黄文冠;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当前经济危机解析[D];安徽大学;2010年
5 娄振发;国际经济周期理论综述[D];山东大学;2009年
6 郭雁冰;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及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哈耶克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及其方法论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28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