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基于强化理论的视角理解和预测智能手机社交应用的上瘾行为

发布时间:2020-10-26 17:33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提供各种功能,诸如即时信息共享、游戏、导航、社交网络以及其他各种应用程序。作为信息通信技术重要发展的代表,智能手机因其高速的数据接入、高分辨率的触摸屏,以及极强的使用便捷性开启了互联网使用的新模式(Kwon et al.2013; Oulasvirta et al.2012)。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几乎92%的智能手机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上网(Lenhart2012),其中91%的用户会使用他们的智能手机登陆社交网站(Browning2013)。从这一角度来讲,智能手机不仅代表一种新的手机类型,它们更多的提供了具有先进性和集成性的通信、计算和移动功能(Sarwar and Soomro2013)。 智能手机因其为个人和社会整体带来的巨大利益,已经在广大用户中间变得非常流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智能手机作为一种颠覆性的通讯设备可以用来进行信息更新、即时通讯、社会联系、自我教育以及娱乐等,其使用是一种正常的日常性行为。然而,一些用户几乎全天都在查看他们的手机菜单、新闻、邮件、社交网络以及其它各类应用程序等。因为无法控制这种势不可挡的冲动,智能手机已经开始渗透他们的生活,并导致了一定不良后果的发生(譬如严重的行为和心理问题)。这种过度使用行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Billieux2012)。 实践证据表明,智能手机的成瘾性使用已经在相当大的比例的用户中流行开来(Lee et al.2014)。据报道,29%的年轻一代会不断查看他们的智能手机,甚至不记得他们这样做的次数,其中的20%会每隔10分钟就查看他们邮件、短信和社交媒体状态更新(Sidhaarthaa2012)。当被迫不用他们的智能手机时,88%甚至更大比例的专业人员会产生很强的迷失、焦虑、孤独以及身体的不适感(McCafferty2011)。同样地,智能手机的成瘾性使用已经出现了很多类似的症状,如震动幻觉(Evans2012)、习惯性查看(Oulasvirta et al.2012),焦虑和断瘾症(Sidhaarthaa2012)、循环响应(Perlow2012)、以及成瘾(McCafferty2011)等。由此看来,查看智能手机成为大部分用户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以及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就不足为奇了(Perlow2012)。智能手机的成瘾性使用所造成的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已经被人们所发现(Western2013),如最小化人际互动、对工作的影响(McCafferty2011)、以及对心理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Evans2012)。 尽管如此,关于智能手机的成瘾性使用这一现象还没有在信息系统领域得出足够的重视,其现有的很小部分的研究也只倾向于采用概念性或描述性的方法(Lapointe et al.2013b; Shin and Dey2013; Wu et al.2013)。从这一点来讲,理解问题性、成瘾性、甚至强迫性使用智能手机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识别促使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成瘾行为的因素也为学者和从业者建立可持续的使用行为提供较为有价值的见解。 根据成瘾行为的相关文献,对于特定网络应用的成瘾与对于网站的一般成瘾行为是显著不同的(Griffiths2012)。这一点已经在网络成瘾的研究中得到印证,其中一般的病理性网络使用是指更加广泛的行为集合,而具体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则指向特定的目标(Davis2001).与此相一致,相比于论坛和留言板,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和网络游戏在网络应用中会被用户更多的使用(Browning2013)。同样地,社交网络、信使、聊天、博客以及在线游戏都被证实对强迫性互联网使用会产生巨大影响(Van Rooij et al.2010)。从这一理论基础来讲,我们认为研究智能手机的具体使用行为比其一般使用行为更为合适。 在智能手机的成瘾性使用中,我们对社交网络的成瘾性使用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与他人保持随时联系的必备工具。此外,移动社交网络的高互动性为个人、社区、机构等创建了包含身份、谈话、共享、存在、关系、声誉、组织等功能模块(Kietzmann et al.2011)。因此,移动社交网络成为了信息寻求和社会联系中最流行的应用程序之一。 作为一类独特的平台,移动社交网络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性支持(如移动性、连接性、以及普及性设备访问)。相比于固定网络,移动设备允许人们在更多的场景和条件下获取最新的资讯并进行社交网络互动(Malinen and Ojala2012),由此也导致其经常性使用演变成过度性、甚至成瘾性使用。据报道,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早晨的第一读物和晚上的最后读物(Perlow2012)。社交网络常常被用于打发多余的时间或者在无聊时使用。与这些发现相一致,学者们也认为移动社交网络应用程序的使用已经成为预测智能手机成瘾的显著因素(Salehan and Negahban2013年)。虽然不能忽略成瘾行为中对智能手机的其它应用程序的使用,但关键的区别是,作为智能手机使用的最重要的部分,移动社交网络加强了个人的社会关系和即时通讯交流(Pitt et al.2011)。遵循这一原则,我们认为移动社交网络(如Facebook、Twitter、MySpace)是导致智能手机的成瘾性使用的主要类型。由此,本研究试图探索移动社交网络成瘾性使用的机制。 随着我们对于智能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当多的文献已经研究了移动电话使用的负面后果,例如对健康的不利影响(Lahkola et al.2007)以及与电话相关的驾驶危险(Haigney et al.2000; Hancock et al.2003)。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着手开展了对使用手机的心理影响研究,特别是来自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等。然而,目前的研究对于移动社交网络的成瘾性使用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此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下文所述。 首先,尽管心理学、病理学、生物学中对于成瘾行为开始进行越来越多的研究,然而在信息系统领域只有很少的研究可以解释并发现技术成瘾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不同的术语和概念为探究成瘾行为的基本机制带来了不同的理论基础。谈及智能手机成瘾的发展过程,我们认为应考虑智能手机的具体特点。在较高程度的移动性和本地化的基础上,多媒体采集和分发、即时连接、以及渗透性接入(Pitt et al.2011),使智能手机使用成瘾与传统的技术问题性使用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为了有效地、系统地探求使用智能手机中的成瘾行为,我们应该主要通过识别移动社交网络成瘾的特点并且探索手机成瘾和其他行为成瘾的相似与差异之处来推进我们的理解(Billieux2012). 其次,现有的研究仅仅从统计的角度(Casey2012; Hato2013)或者概念化的方法(Billieux2012; Kwon et al.2013)了解智能手机成瘾用户的症状、度量和心理特征等。尽管这些研究也具备其优点,但是这样的传统描述方法忽略了智能手机成瘾的基本机制,而这恰恰是我们需要全面探索的。就我们所知,有关智能手机成瘾性使用只有很少的、有限的以理论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因此,当智能手机的使用由单纯的兴趣所在走向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全面了解智能手机的成瘾行为及造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因为对于智能手机的成瘾性使用仍然处于探索和不断发展中,目前为止智能手机成瘾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还没有形成共识。虽然成瘾被视为一种对于奖励系统的超敏性,其会使人们产生更大的意图、期望、渴望和欲望等(Billieux2012; Kwon et al.2013),然而成瘾的强迫性属性却为成瘾行为中无法控制的行为重复提供了解释依据。具体来讲,因为受到害怕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和人的情绪影响,智能手机的确定性优点使日常使用行为转向不受控制的行为改变(Hato2013)。在此条件下,大多数成瘾行为基于奖励体验的基本假设(即正强化过程)可能不适宜研究对于智能手机的成瘾行为。因此,基于强迫导向的体验(即负强化过程)的补充分析势在必行。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移动社交网络的成瘾行为可能不同于其它技术(如在线游戏和网络赌博)的成瘾行为。因此,了解移动社交网络成瘾的基本机制及其在智能手机使用背景下的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呼吁更深入的探索移动社交网络成瘾的动机,本研究旨在揭示其理论进程以及影响因素。更具体地讲,我们的目标是回答以下研究问题: (1)什么是移动社交网络成瘾? (2)移动社交网络成瘾行为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3)哪些因素会导致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成瘾行为?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理论引导的方法,寻求理解智能手机成瘾行为的发展过程,尤其针对移动社交网络的成瘾行为。通过回顾以往的成瘾行为文献,我们首先定义了智能手机的成瘾行为。其次,我们通过使用和延伸刺激—反应—强化这一理论框架来理解智能手机成瘾的机制。具体来说,我们假设正、负强化因素会联合触发冲动使用,从而导致移动社交网络成瘾行为。我们进一步确定了影响正、负强化过程的相关因素。我们认为,正、负强化过程的集成对于科学和实用研究都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定义移动社交网络成瘾,我们需要专注于经常使用社交网络的用户,以此引发真实、有价值的回答,同时保持机密性、匿名性和隐私性。鉴于智能手机的成瘾使用已经很普遍,在大多数情况下被社会所接受,我们认为移动社交网络网瘾不会像购物、赌博和游戏成瘾那样成为敏感的话题(Turel et al.2011).因此,社会期望偏差可能不会成为我们研究中的一大挑战。同时,在成瘾行为主要研究中,自我填答式调查因其准确的结果和较强的预测效度已被广泛应用(Turel et al.2011; Wang et al.2015)这种方法在测量实际的行为非常有效,并能从实际行为中提取真实的情绪、动机和认知。基于这些原因,网络调查方法是研究网络成瘾中最常用的方法(Byun et al.2009)。 为了测试和验证提出的模型和假说,我们于2015年1月对中国活跃的智能手机用户进行了网络调查。智能手机近年来在中国增长迅速。据报道,中国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5.197亿,位居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的渗透比例有望在2015年增加到44%。因此,中国智能手机的用户可以作为我们的调查数据的理想来源。 由于对于技术类上瘾行为的研究刚开始起步,我们研究模型中的关键构念的概念和测量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特别地,一些重要构念(如移动社交网络成瘾行为)在移动科技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因此,我们专注于移动社交网络成瘾的概念,并遵循Moore和Benbasat (1991)提出的方法针对目前的研究进行了具体背景下的量表开发。对于其它构念,我们根据先前的研究进行措辞修改,以确立适于本研究环境的度量。所有的度量均采用七点式李克特量表进行测定。鉴于构念的所有度量都基于英文,我们将其翻译成中文,并使用了回译技术(McGorry2000)。此外,我们还收集了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被访者的个人特质(如年龄、性别和职业)、智能手机和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经验、以及心理特征等。 在对56名智能手机用户进行预测试后,通过分析发现我们的量表易于理解、操作,并达到了理想的结果。随后,我们进行了主测试,将我们的邀请信息广泛发布在较为流行的移动社交网络社区平台中。最终368名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成为了我们的受访者,并以此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使用偏最小二乘法(Smart PLS2.0)对本次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实证结果支持了研究模型中的大部分关系假设。总体来说,刺激—反应—强化框架解释了方差解释度的56%。具体而言,结果表明成瘾行为主要由使用冲动决定。也就是说,冲动感会对移动社交网络成瘾产生显著积极的影响。正如预期的那样,技术因素包括移动性和互动性也会显著并正向影响成瘾行为。 在正强化过程中,情绪提升会对冲动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然而,尽管满意会对积极情感产生正的、显著的影响,积极情感对于冲动的影响则是不显著的。 与正强化因素相比,负强化因素在影响冲动使用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具体来讲,在负强化过程中,情绪释放和消极情感都会对冲动的产生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情绪释放的作用相对较大。此外,断瘾症状也会对消极情感产生显著的影响。总的来说,我们的模型在冲动感的方差解释度为39%。 最后,结果表明控制变量中如女性、更多的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经验和较低的自我控制力,都会增加移动社交网络的成瘾行为。 这项研究的结果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的成瘾研究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就理论而言,该研究有助于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移动社交网络成瘾。首先,这项研究通过提供对移动社交网络成瘾的深刻理解推动并丰富了智能手机上成瘾行为的现有研究。相较于以前研究中使用的各种概念,这项研究通过基于智能手机的特性来定义移动社交网络成瘾并据其制定有效的测量,为成瘾行为的研究做出了理论贡献。 其次,这项研究提出并实证检验研究模型来解释和预测智能手机使用中的成瘾行为。通过整合正、负强化过程,该研究有望揭示奖励和强迫机制在智能手机成瘾行为发展中的重要性。 最后,这项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发现,并且实证检验了技术因素(即移动性和交互性)对移动社交网络成瘾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实践方面,这项研究为智能手机的使用提供了一系列有益的见解。首先,实证数据表明个人需要节制他们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并避免对自身和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这项研究还强调了学校、机构、以及工作场所对个人习惯性、过度性和成瘾性使用智能手机所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进行系统教育的必要性。研究结果为个人管理他们的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针,如控制习惯性使用、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避免情绪偏差、以及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寻求帮助等。 其次,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移动社交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管理者应制定有效的策略来管理用户可持续的行为(如降低智能手机使用的移动性和互动性)。例如,可调节的通知系统对降低智能手机成瘾行为可能会带来有益的结果。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713.55;F4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1 SNS addiction on smartphones
        1.1.2 Gaps in existing research
    1.2 Purpose of the study
        1.2.1 Research questions
        1.2.2 Expected contibutions
    1.3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2.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2.1 Review of prior literature
        2.1.1 Research foundation on the problematic use of IT
        2.1.2 Prior research on the problematic use of mobile devices
    2.2 Conceptual foundation on mobile SNS addiction
        2.2.1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phone addiction
        2.2.2 Ontological network of mobile SNS addiction
    2.3 Theoretical background
        2.3.1 Stimulus-response-reinforcement(SRR)framework
        2.3.2 Why choose SRR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understand mobile SNS addiction
Chapter 3. Research model and hypotheses
    3.1 Role of urge
    3.2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inforcements
        3.2.1 Positive reinforcement
        3.2.2 Negative reinforcement
    3.3 Technological facilitators
        3.3.1 Mobility
        3.3.2 Interactivity
    3.4 Controlled effects
Chapter 4.Research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design
        4.1.1 Online survey research
        4.1.2 Research site
    4.2 Measurement
        4.2.1 The inconsistence of addiction measurement
        4.2.2 Operationalization of mobile SNS addiction
        4.2.3 Measurement for other constructs
        4.2.4 Pilot test
    4.3 Data collection
    4.4 Survey Response
        4.4.1 Demographic profiles and usage experiences
        4.4.2 Common method variance
Chapter 5.Data analysis
    5.1 Measurement model
        5.1.1 Convergent validity
        5.1.2 Discriminant validity
    5.2 Structural model
Chapter 6.Discussions
    6.1 Key findings
    6.2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6.3 Practical implications
    6.4 Limitations and future work
Chapter 7. Conclusion
Appendix A.Measurement for research constructs
Reference
Acknowledgement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舟;王冬;任志海;谭鑫;李婉彬;;图书馆如何对网瘾青少年实施知识援助[J];图书与情报;2007年01期

2 张红霞,黄建军;消费者个人特征对其超市购买频率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3 陈少华;易柳;张笑;;青少年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4 沈理笑;张劲松;金星明;徐健;颜崇淮;;网络成瘾青少年情绪和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年02期

5 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与应用[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年03期

6 丁道群;肖宁;张湘一;;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7 王玉娇;张庆林;韦世源;曾建敏;;奖赏决策中自控与冲动的神经机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8 陈秋珠;郭文斌;;西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测量学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叶凌青;余林;;老年人保健品依赖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王仙雅;林盛;陈立芸;;混合学习模式下e-Learning平台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曹枫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脑功能影像学及团体心理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赵欣;过度使用互联网对大脑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张芝;不同成瘾状态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孙得琳;过度网络使用者认知功能的行为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郁洪强;过度使用互联网者的脑电特征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8 刘军;网络成瘾发生机制的神经影像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李晓东;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行为学及f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李大凯;网络游戏消费选择的品牌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宇鹏;基于ET检测技术的网络成瘾康复治疗机制的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解南;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利萍;信用卡消费促进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郭永芬;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时间管理、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冯如;用核心自我评价矫正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辅干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6 李喆君;冷、热表征下网络游戏过度使用者执行功能子成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卓颖;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实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郑亚楠;大学生完美主义、主观幸福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9 彭润雨;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社会技能与情绪调节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及调适路径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7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2857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