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21:59
  东北地区是中国发展最早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早所以带来了城镇化的发展和进步,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从全国范围来看,一直处在比较高的水平。进入到21世纪以后,东北经济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出现了很多不适,和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化发展也开始逐渐放缓。国家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重现了生机和活力。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产业结构需要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需要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东北地区由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主,转型发展比较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同时出现了城镇化发展缓慢,人才外流的现象。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比较多,转型面临着更大的困难。2013年国家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给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家提出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发展当中之后,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势在必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年到1957年为快速启动阶段,1958年到1965年为剧烈波动阶段,1966年到1978年为倒退阶段,1979年到2002年为再次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为速度放缓阶段。...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1.2.2 城镇化相关的实证研究
        1.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1.2.4 生态城市的研究
        1.2.5 东北地区城镇化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及概念辨析
        2.1.1 城镇化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生态城镇化
    2.2 相关理论
        2.2.1 城市发展理论
        2.2.2 中心地理论与点轴系统理论
        2.2.3 人口迁移理论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2.2.6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城镇化的人口-生态-产业协同机理分析
    3.1 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3.1.1 适度集聚性
        3.1.2 系统性
        3.1.3 产业特色性
        3.1.4 动态性
        3.1.5 生态性
        3.1.6 人本性
    3.2 生态城镇化的要素构成
        3.2.1 人口子系统
        3.2.2 生态子系统
        3.2.3 产业子系统
    3.3 生态城镇化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
        3.3.1 人口子系统与产业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3.3.2 产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3.3.3 人口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阶段
        4.1.1 东北地区城镇化快速启动阶段(1949—1957年)
        4.1.2 东北地区城镇化波动阶段(1958—1965 年)
        4.1.3 东北地区城镇化倒退阶段(1966—1978年)
        4.1.4 东北地区城镇化再次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年)
        4.1.5 东北地区城镇化放缓阶段(2003 至今)
    4.2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1 城镇化质量不优,效率不高
        4.2.2 城市群竞争力不强,大城市缺乏辐射带动功能
        4.2.3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
    4.3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过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4.3.2 缺乏创新的黑土地域文化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4.3.3 实行多年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4.3.4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滞后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因素分析
    5.1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基础
    5.2 人口与社会因素
        5.2.1 基础设施条件
        5.2.2 社会保障条件
        5.2.3 科技与文化条件
    5.3 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
        5.3.1 自然资源条件
        5.3.2 生态环境条件
    5.4 经济与产业因素
        5.4.1 农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5.4.2 工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5.4.3 第三产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6.1 模型方法选择
    6.2 模型构建
        6.2.1 模型原始数据选取
        6.2.2 因子分析优化指标体系
        6.2.3 熵权法评价指标标准化矩阵构建
    6.3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
    6.4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6.4.1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6.4.2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的系统动力学预测
    7.1 系统动力学模型介绍
        7.1.1 系统动力学概述
        7.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7.2 生态城镇化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设计
        7.2.1 研究方法
        7.2.2 模型数据的来源
    7.3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7.3.1 确定模型系统边界
        7.3.2 系统动力学SD流图
        7.3.3 系统动力学仿真检验
        7.3.4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结果及优化调控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8.1 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生态城镇化
        8.1.1 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
        8.1.2 打通城市群的交通网络
        8.1.3 整合城市群的资源
        8.1.4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8.1.5 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生态城镇化
    8.2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2.1 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8.2.2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8.2.3 加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水平
    8.3 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统筹发展
        8.3.1 改善生态环境,为生态城镇化提供土壤
        8.3.2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特色农业
        8.3.3 建设生态工业园,形成产业集聚
        8.3.4 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产业链
    8.4 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承载能力
        8.4.1 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
        8.4.2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发展理念下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J]. 陈雯梦,王筱莉.  中国物价. 2020(03)
[2]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测度[J]. 吕有金,孔令池,李言.  城市问题. 2019(12)
[3]河北省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问题及对策探微——基于熵值法和生态城镇化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J]. 靳荣莉,邵宇,姚志飞.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6)
[4]绿色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 毛雁冰,原云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5]新型城镇化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阻碍及破解路径[J]. 杨琪.  湖北农业科学. 2019(21)
[6]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效应研究[J]. 郑立文,黄俊宇.  税务与经济. 2019(05)
[7]东北振兴的新型城镇化响应机制与路径研究[J]. 张明斗,葛于壮.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8]高质量发展下的生态城市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 徐丽婷,姚士谋,陈爽,徐羽.  地理科学. 2019(08)
[9]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共生演进模式研究[J]. 史建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7)
[10]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 李洪业,赵冉.  现代商业. 2019(10)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D]. 金月华.吉林大学 2016
[2]东北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D]. 刘贺贺.东北师范大学 2016
[3]建国以来东北振兴与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 王一.吉林大学 2016
[4]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D]. 罗腾飞.中国地质大学 2016
[5]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D]. 范双涛.辽宁大学 2015
[6]北京大都市区城镇化治理转型研究[D]. 崔向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7]东北地区可持续城市化潜力与途径研究[D]. 刘世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
[8]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D]. 崔照忠.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D]. 梁振民.东北师范大学 2014
[10]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 陈爱雪.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及路径优化研究[D]. 黄爱民.成都理工大学 2019
[2]吉林省东南部山区推进生态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 孙颖.吉林建筑大学 2017
[3]生态城镇化建设研究[D]. 周芙蓉.武汉工程大学 2016
[4]东北三省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D]. 周鑫.吉林大学 2016
[5]生态城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 范雅珉.河北大学 2016
[6]秦巴特困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D]. 张丽娜.重庆大学 2016
[7]四川省生态城镇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刘琪.西南财经大学 2016
[8]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 田蕾.河北工业大学 2015
[9]广东省生态城镇化建设实证研究[D]. 廖晓星.华南理工大学 2015
[10]福建省生态城镇化建设探究[D]. 林微.福建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03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2903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a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