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战略转型

发布时间:2017-04-13 20:11

  本文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战略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利率市场化自1996年开始实施起至今已有近二十年,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两会期间也明确表示今年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是大概率事件。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对于银行业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国外利率市场化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之后息差缩窄是大概率事件,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严重依赖息差收入。利率市场化势必要压缩银行业盈利空间,甚至会影响到其生存状况。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如何进行战略转型是横亘在银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基于此,本文从“制度背景——战略转型——绩效”这一分析框架入手,探讨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其绩效。文章一共分为十个章节。遵循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思路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问题进行探究。各章节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全文的导论,交代了文章写作的背景、写作的意义和文章的框架。第二章探讨了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三章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评述。第四章是全文的理论框架部分,提出了本文的基本逻辑框架“制度背景—战略转型——绩效”,并提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三个方面:业务结构调整,客户结构调整和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第五、六章探讨了逻辑框架中的制度背景因素,即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净利差和银行业竞争业态两个方面。第五章我们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业净利差向下偏离其合理水平29.1%,其中,中小银行受到的冲击更大。第六章我们探讨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竞争业态的变化。我们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开放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金融管制的不断放松,我国银行业将面临高集中度和高竞争度并存的局面,中小银行生存面临困境。第七、八、九章探讨了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三个方面及其绩效。第七章考察了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在非息收入受到挤压时,转而发展非息收入。我们利用PSTR模型考察了商业银行发展非息收入对其经营绩效和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发展非息收入对经营绩效和风险表现出较强的银行异质性。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而言,非息收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对于大银行来说,发展非息收入在提升绩效的同时分散了风险;对于小银行来说,发展非息收入在提升绩效的同时却恶化了风险。这就使得不同类型银行在发展非息业务时应当采取不同的策略。尤其是针对一些中小银行而言,应当根据自身的禀赋和市场环境,适度追求非息收入规模,并且时刻谨防由非息收入引致的可能的风险扩散。第八章考察了商业银行客户结构调整。面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加剧,商业银行积极寻求客户结构调整,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银行而言,在发展中小企业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向下发展,扎根发展,服务基础金融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这一部分构建了一个贷款定价模型,均衡解显示管制放松时期,中小银行更倾向于向中小微企业贷款。最后,我们以民生银行小微企业业务为例,探讨了中小银行发展中小微企业的模式。第九章考察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业务结构调整和客户结构调整是商业银行发展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就需要一个高效的决策和运行机制,提高其运行效率,在现有一股独大的体制机制下,引入战略投资机构在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同时又能起到外部监管的作用。本章利用PSM方法分析外资参股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该方法能有效避免由选择偏误可能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发现外资参股起到了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作用,但作用却并不明显。未来,在与境外战略投资机构寻求长远合作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看到境外战略投资机构并不是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的唯一选择,民间资本也能是优秀的战略合作伙伴。此外,积极推动银行上市,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第十章提出文章的结论,利率市场化是影响商业银行运营的关键制度背景,商业银行应当寻求主动战略转型;基于银行自身禀赋和经营能力的迥异,不同类银行业应当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相应的战略安排,大型银行应当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利用范围经济规模经济提升其竞争力,而中小银行工作的重点在于目标客户群体的切换,向下发展扎根发展,服务于基础金融,发展零售业务,避免与大银行的直接正面冲突;同时,为获取更为有效和优质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公司治理,提升经营效率,根据自身情况寻求外部合作。本文的可能贡献在于:第一,基于新制度组织理论战略管理观点提出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其绩效的基本框架。第二,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冲击。第三,提出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三个基本面,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战略转型 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3;F832.5
【目录】:
  • 中文摘要11-14
  • ABSTRACT14-18
  • 第一章 导论18-24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8
  • 1.2 问题的提出18-19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19-22
  • 1.4 研究方法22
  •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22-24
  • 第二章 利率市场化国外经验和我国进程24-29
  • 2.1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借鉴24-29
  • 2.1.1 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4-25
  • 2.1.2 以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国家25-26
  • 2.1.3 拉美发展中国家26
  • 2.1.4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突出现象26-27
  • 2.1.5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小结27
  • 2.1.6 国外和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7-29
  • 第三章 文献回顾29-36
  • 3.1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29
  • 3.2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发展29-30
  • 3.3 金融约束理论30-31
  • 3.4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实证检验31-32
  • 3.5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些基本特征32-36
  • 3.5.1 改革的必要性、时机和条件32-33
  • 3.5.2 改革的路径和方式33-34
  • 3.5.3 利率市场化对经济体的影响34-36
  • 第四章 利率市场化冲击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理论基础36-44
  • 4.1 战略转型基本概念36-38
  • 4.1.1 战略基本概念36-37
  • 4.1.2 战略转型基本概念37
  • 4.1.3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37-38
  • 4.2 新制度组织理论逻辑下的商业银行战略转型38-39
  • 4.2.1 新制度组织理论下战略管理基本范式38-39
  • 4.3 利率市场化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三个基本点39-44
  • 4.3.1 我国银行现业现状39-40
  • 4.3.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40-41
  • 4.3.3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三个基本点41-44
  • 第五章 利率市场化冲击银行业一:影响净息差44-56
  • 5.1 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现状44-45
  • 5.2 模型设定45-47
  • 5.3 变量与数据47-50
  • 5.3.1 变量选取47-49
  • 5.3.2 样本描述49-50
  • 5.4 实证分析结果50-54
  • 5.4.1 净利差的影响因素50-51
  • 5.4.2 方差分解51-52
  • 5.4.3 政府管制和利率市场化对净利差影响的估计52-53
  • 5.4.4 银行异质性的影响53-54
  • 5.5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54-56
  • 第六章 利率市场化冲击银行业二:竞争业态改变56-70
  • 6.1 管制放松背景下高集中度和高竞争度并存56-59
  • 6.2 模型设定59-60
  • 6.3 变量和数据60-65
  • 6.4 实证结果65-67
  • 6.5 进一步的讨论67-68
  • 6.6 结论68-70
  • 第七章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一:业务结构调整70-78
  • 7.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息收入现状70-72
  • 7.2 模型设定72-73
  • 7.3 变量和数据73-74
  • 7.4 实证回归结果74-77
  • 7.5 结论77-78
  • 第八章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二:客户结构调整78-86
  • 8.1 概述78-79
  • 8.2 模型设定79-81
  • 8.3 案例分析-民生银行小微企业信贷81-86
  • 8.3.1 小微企业现状81-82
  • 8.3.2 民生银行中小微企业信贷战略制定82-86
  • 第九章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三:体制机制调整86-97
  • 9.1 概述86-89
  • 9.2 模型设定89-91
  • 9.2.1 综合网络DEA模型89-90
  • 9.2.2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90-91
  • 9.3 变量和数据91
  • 9.4 实证结果与分析91-95
  • 9.4.1 匹配平衡检验91-93
  • 9.4.2 外资参股效应的PSM估计结果93-95
  • 9.4.3 分样本ATT估计结果95
  • 9.5 结论95-97
  • 第十章 结论和建议97-99
  • 参考文献99-112
  • 致谢112-11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13-114
  • 附件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鸣,刘乃全;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及其重心演变[J];财经研究;2001年02期

2 王国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J];财经研究;2004年02期

3 何韧;王维诚;;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借贷价值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9年10期

4 乔桂明;黄黎燕;;我国商业银行外资参股效应再研究——基于DEA模型的银行稳定性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5 刘轶,李久学;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的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6 葛兆强;我国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模式架构和实施策略[J];金融论坛;2002年11期

7 上海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的动因、路径和策略研究[J];金融论坛;2005年12期

8 项国鹏;国外战略变革理论述评及其启示[J];当代财经;2004年06期

9 白明;任若恩;;不同调整路径下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比较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系统工程;2011年01期

10 胡祖六,钟红;资本流动、经济过热和中国名义汇率制度[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7期


  本文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战略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04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2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