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支出型贫困减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22:59
  自古以来,贫困始终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支出型贫困问题逐渐凸显。2018年我国建档立卡户中,42%的人群是由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支出型贫困已逐渐成为我国减贫脱贫的新任务。支出型贫困普遍存在于我国农村地区,但由于其隐蔽性强,较难衡量,因此现有对农村贫困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收入型贫困上,对于支出型贫困的重视和研究还有待增强。我国一直将农村地区作为扶贫的重点对象,并将金融作为缓解农村贫困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金融排斥的存在,使得农村居民长期受到金融约束的限制,无法享受金融资源带来的益处。2005年普惠金融的提出,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排斥问题。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可以使得农村居民通过获取金融资源缓解自身贫困,降低返贫的可能性。当前,多数学者研究的焦点主要在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收入型贫困上,关于普惠金融发展是否对农村支出型贫困有缓解的作用,仍然有待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普惠金融发展为切入视角,着重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农村支出型贫困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为测度、评价我国农村支出型贫困与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提供依据,也可为相关部...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普惠金融
        2.1.2 贫困与支出型贫困
    2.2 理论基础
        2.2.1 普惠金融相关理论
        2.2.2 贫困与贫困减缓相关理论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关于普惠金融的研究
        2.3.2 关于贫困减缓的研究
        2.3.3 关于普惠金融与贫困关系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解释:普惠金融发展减缓农村支出型贫困的作用机制
    3.1 普惠金融发展减缓农村支出型贫困的直接作用机制
        3.1.1 普惠金融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3.1.2 普惠金融的发展降低了金融服务的使用成本
        3.1.3 普惠金融的发展增强了农村居民风险抵御能力
    3.2 普惠金融发展减缓农村支出型贫困的间接作用机制
        3.2.1 收入增长效应
        3.2.2 医疗均等化效应
        3.2.3 劳动力转移效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村支出型贫困的测度与分析
    4.1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4.1.1 现有相关研究与不足
        4.1.2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构建
        4.1.3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算
    4.2 我国农村支出型贫困水平测度
        4.2.1 支出型贫困提出背景和内在机理
        4.2.2 农村支出型贫困指数构建
        4.2.3 农村支出型贫困指数测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支出型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
    5.1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支出型贫困的直接作用机制检验
        5.1.1 模型介绍与选择
        5.1.2 模型构建与选择
        5.1.3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5.1.4 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5.1.5 稳健性分析
    5.2 我国普惠金融对农村支出型贫困的间接作用机制检验
        5.2.1 模型介绍
        5.2.2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5.2.3 模型回归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支出型贫困减缓的非线性、空间溢出特征
    6.1 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支出型贫困减缓的非线性特征分析
        6.1.1 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贫困程度的农村支出型贫困的影响
        6.1.2 不同经济水平下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支出型贫困影响的分析
    6.2 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支出型贫困减缓的空间溢出特征分析
        6.2.1 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村支出型贫困的空间相关性
        6.2.2 空间计量模型
        6.2.3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6.2.4 模型回归和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148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148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4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