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强国建设路径及中国选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12:32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连续多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表明中国已经是一个贸易大国。中美贸易战充分说明我国贸易抗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诸多贸易和产业领域受到美国严重压制,我国仍然必须加强贸易强国建设。为此,党中央多次在发布的文件中提出要重点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贸易强国建设的研究更是被纳入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选题,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科学最高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和热点内容。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研究,其重点在于研究贸易强国建设的路径及其演进的过程,即如何建设贸易强国。中国贸易强国建设需要从经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中梳理出贸易强国建设的路径及其演进过程的一般规律,并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寻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贸易强国建设道路。为此,本文对贸易强国的内涵、贸易强国建设的路径以及中国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如下:首先,梳理了贸易强国建设的理论基础。分别从晚期重商主义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中,梳理了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贸易强国建设内涵、路径、对策的理论观点。其次,从历史视角和逻辑视角对贸易强国建设的五大路径进行了重点...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6世纪初葡萄牙人绘制的航海地图①
贸易强国建设路径及中国选择的研究54图3.2日本和韩国出口贸易依存度对比①3.6本章小结本章从历史视角对贸易强国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实现贸易强国建设的贸易主体培育、贸易地位提升、贸易平台打造、贸易结构优化和贸易效益提高等五条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历史上世界公认的贸易强国,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在贸易强国建设路径上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实现贸易强国建设目标找到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德国、日本、美国通过动态调整政府的政治意图和持续培育大型跨国公司推动其贸易强国的建设,葡萄牙和日本通过逐渐提升国际市场地位和国际分工地位推动其贸易强国的建设,德国和英国通过积极打造区域合作平和和会展服务平台推动其贸易强国的建设,英国、意大利和美国通过逐步优化贸易对象结构、贸易流向结构等推动其贸易强国的建设,发达国家普遍通过改善贸易条件和调整对外贸易依存度推动其贸易强国的建设。①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
5贸易强国建设水平评价的实证分析107易强国建设水平进行排序(图5.2)。总体来看,美国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位列世界主要贸易国家之首。德国一直保持了老牌贸易强国的优势,2010-2013年位列第二,2014年被中国赶超,直到2017年,一直处于第三的位置。法国、英国、日本等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有所下降,已经被中国赶超,其老牌贸易强国的优势逐渐消退。荷兰、俄罗斯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一直处于最低的位置,与中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正在缓慢提高,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的缩小,但是与德国一直处于胶着的状态,两者贸易强国建设水平目前差距并不大。图5.22010-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贸易强国建设水平排序按照前文分析的贸易强国建设路径“三步走”演进过程,可以将各国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划分为三个档次:评分小于0.35的国家,属于正处于贸易强国建设第一步的国家,如俄罗斯、荷兰;评分在0.35以上、0.6以下的国家,属于正处于贸易强国建设第二步的国家,如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评分在0.6以上的国家,属于正处于贸易强国建设第三步的国家,如美国。可见,虽然中国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位列第二,但仍处于贸易强国建设的第二步,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贸易强国的建设。由于贸易强国建设水平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指标,随着各国在不同的贸易强国建设路径上的努力而发生变化。有的国家通过在某些路径上的追赶,实现了其贸易强国建设水平的提升;有的国家凭借在某些路径的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因此,有必要从贸易强国建设路径对各国进行分析。(1)贸易主体培育路径的评价结果分析从评价结果(图5.3)来看,培育贸易主体对贸易强国建设水平具有较大的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美贸易战:原因、影响、展望及应对[J]. 任泽平. 新能源经贸观察. 2018(07)
[2]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战略路径[J]. 李钢. 国际贸易问题. 2018(02)
[3]中国怎样迈向贸易强国:一个新的分析思路[J]. 裴长洪,刘洪愧. 经济研究. 2017(05)
[4]经济新常态下的贸易强国评价体系与战略实施路径文献综述[J]. 王备. 对外经贸. 2017(02)
[5]要素流动下的贸易强国之路——从依附到超越[J]. 雷达,赵勇.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0)
[6]以要素流动理论研究贸易强国道路[J]. 张幼文.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0)
[7]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战略选择[J]. 张二震.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0)
[8]对要素流动、要素集聚、贸易强国概念的评论和理解[J]. 陈勇.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0)
[9]新贸易形式下的贸易强国战略[J]. 李志远.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0)
[10]迈向贸易强国:国际经验及启示[J]. 李西林. 国际贸易. 2016(07)
本文编号:3295027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7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6世纪初葡萄牙人绘制的航海地图①
贸易强国建设路径及中国选择的研究54图3.2日本和韩国出口贸易依存度对比①3.6本章小结本章从历史视角对贸易强国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实现贸易强国建设的贸易主体培育、贸易地位提升、贸易平台打造、贸易结构优化和贸易效益提高等五条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历史上世界公认的贸易强国,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在贸易强国建设路径上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实现贸易强国建设目标找到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德国、日本、美国通过动态调整政府的政治意图和持续培育大型跨国公司推动其贸易强国的建设,葡萄牙和日本通过逐渐提升国际市场地位和国际分工地位推动其贸易强国的建设,德国和英国通过积极打造区域合作平和和会展服务平台推动其贸易强国的建设,英国、意大利和美国通过逐步优化贸易对象结构、贸易流向结构等推动其贸易强国的建设,发达国家普遍通过改善贸易条件和调整对外贸易依存度推动其贸易强国的建设。①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
5贸易强国建设水平评价的实证分析107易强国建设水平进行排序(图5.2)。总体来看,美国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位列世界主要贸易国家之首。德国一直保持了老牌贸易强国的优势,2010-2013年位列第二,2014年被中国赶超,直到2017年,一直处于第三的位置。法国、英国、日本等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有所下降,已经被中国赶超,其老牌贸易强国的优势逐渐消退。荷兰、俄罗斯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一直处于最低的位置,与中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正在缓慢提高,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的缩小,但是与德国一直处于胶着的状态,两者贸易强国建设水平目前差距并不大。图5.22010-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贸易强国建设水平排序按照前文分析的贸易强国建设路径“三步走”演进过程,可以将各国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划分为三个档次:评分小于0.35的国家,属于正处于贸易强国建设第一步的国家,如俄罗斯、荷兰;评分在0.35以上、0.6以下的国家,属于正处于贸易强国建设第二步的国家,如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评分在0.6以上的国家,属于正处于贸易强国建设第三步的国家,如美国。可见,虽然中国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位列第二,但仍处于贸易强国建设的第二步,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贸易强国的建设。由于贸易强国建设水平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指标,随着各国在不同的贸易强国建设路径上的努力而发生变化。有的国家通过在某些路径上的追赶,实现了其贸易强国建设水平的提升;有的国家凭借在某些路径的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贸易强国建设水平。因此,有必要从贸易强国建设路径对各国进行分析。(1)贸易主体培育路径的评价结果分析从评价结果(图5.3)来看,培育贸易主体对贸易强国建设水平具有较大的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美贸易战:原因、影响、展望及应对[J]. 任泽平. 新能源经贸观察. 2018(07)
[2]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战略路径[J]. 李钢. 国际贸易问题. 2018(02)
[3]中国怎样迈向贸易强国:一个新的分析思路[J]. 裴长洪,刘洪愧. 经济研究. 2017(05)
[4]经济新常态下的贸易强国评价体系与战略实施路径文献综述[J]. 王备. 对外经贸. 2017(02)
[5]要素流动下的贸易强国之路——从依附到超越[J]. 雷达,赵勇.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0)
[6]以要素流动理论研究贸易强国道路[J]. 张幼文.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0)
[7]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战略选择[J]. 张二震.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0)
[8]对要素流动、要素集聚、贸易强国概念的评论和理解[J]. 陈勇.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0)
[9]新贸易形式下的贸易强国战略[J]. 李志远. 世界经济研究. 2016(10)
[10]迈向贸易强国:国际经验及启示[J]. 李西林. 国际贸易. 2016(07)
本文编号:3295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29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