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美术馆的时空:公共美术馆语境视角下的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1-08-13 10:32
  教育可以被宽泛地定义为个体在经验中不断成长,因此参观者在美术馆中的参观体验亦可被视为一种受教育经验。由于此种经验是在美术馆的语境中不断生成的,因此针对美术馆语境的考察能够更为全面地呈现出美术馆教育的形态。基于结构主义的差别原则与比较研究的分析方法,本文试图澄清公共美术馆的语境性质,最终确定公共美术馆教育活动的特征。首先,现代类型的公共美术馆在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宏观时空范围内表现为由参观者自主支配时空在场的公共场所;其次,规训权力技术在公共美术馆内部时空中的缺失则意味着该场所保留并尊重个体的差异与价值。在上述语境中,公共美术馆的教育活动表现为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探索式与自导式的教育活动。继而,由艺术作品构成的上下文为参观者带来了唤醒深层自我的宝贵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公共美术馆教育活动的核心。最后,方法论层面上的反思证明:有关公共美术馆教育活动的理论所描述的是该项活动的理想类型,由于该理想类型满足良性社会生态系统的规范性标准,因此其中所蕴藏的批判视角与实践维度可成为公共美术馆承担教育使命、履行教育职能的指导原则,这也是为目前的美术馆教育活动建言献策的根本前提。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美术馆的时空:公共美术馆语境视角下的教育活动


为波特兰美术馆2017年“艺术与啤酒”活动的宣传海报

沃尔特,艺术博物馆,背景,马里兰州


案例简介141:自 1934 年起,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中心的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图 2)即以“创造一个地方,让不同背景的人都能被艺术感染”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宗旨与使命。在该项原则的指导下,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于上图(图 2)为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在博物馆的应用[J]. 丁铮.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24)
[2]新媒体应用与博物馆发展探析[J]. 王玉娟.  人文天下. 2017(23)
[3]审美趣味的演绎与变迁——兼论布尔迪厄对康德美学的反思与超越[J]. 翁冰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4]美术馆公共空间的意义[J]. 林早.  美术观察. 2011(02)
[5]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谈艺术教育和艺术欣赏[J]. 安万青.  艺术广角. 2007(03)
[6]美术馆与观众[J]. 马楚华.  美术观察. 2000(04)
[7]博物馆教育:促进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学习[J]. 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1995(02)

博士论文
[1]从精神容器到开放场域[D]. 陈立.中央美术学院 2017
[2]从展场到展览—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研究[D]. 李佳一.上海大学 2017
[3]美术馆展览:在美术史叙事与当代文化建构之间[D]. 张苗苗.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本文编号:3340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340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6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