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8 16:39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一系列制约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对城市群的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对于合理推进城市群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城市群系统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准确认识和评价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是优化提升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在不降低长期可持续性的前提下确定当期城市群发展的最佳水平,对实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是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且非均衡发展的典型的带状型城市群,是实现中国经济和生态目标的战略发展的先导区域。它包含了中国的发达区域及发展中区域,是典型的流域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区域,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的发展水平时空差异较为显著,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同时,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战略发展要求,因此,加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研究,探索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长期以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速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模式以...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研究


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概念模型图

系统结构图,城市群,承载力,系统结构图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0城市群发展的承载能力状况,而不会受到压力型要素的负向影响,因此,本文在分析传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城市群状态型综合承载力(USCC),以更为深入地研究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图3.2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系统结构图Fig.3.2SystemStructureofComprehensiveCarryingCapacityofUrbanAgglomeration3.1.2经济增长与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理论机理分析对于一个城市群而言,可持续发展也就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城市群发展要素相协调的发展。而分析环境、能源等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对于增强经济增长的效能、实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展开经济增长与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之间的理论机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实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矗①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GrossmanandKrueger(1995)发现,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开始加深,并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是,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不再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渐恶化,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总体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这种现象就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EKC)。此后,国内外大量学者围绕EKC开展了大量的研究(Dasguptaetal.,2002;Copelandetal.,2004),

城市群,承载力,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3理论机理与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33图3.3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Fig.3.3Comprehensivecarryingcapacity,economicgrowthan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UrbanAgglomeration3.2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3.2.1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建立的一般过程与方法①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评价对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对象依据尺度大小不同可以分为城市群整体尺度、各子城市群尺度、各城市尺度。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对象依据自身属性不同,可以分为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科教等方面。②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当前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城市群发展硬件承载力框架和城市群发展软件承载力框架,其中硬件承载力框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约束型承载力(陈金英等,2013),这类承载体在理论上存在阈值(上限值),但是可以通过在城市群范围内对资源的合理调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其承载体的现实承载能力不断加强以接近其理论阈值;而软件承载力框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可变型承载体,这类承载力可以通过增加供给、空间配置而发挥其正外部性,以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一般的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有目标分解法、系统分解法及综合归纳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3年提出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是综合承载力的一


本文编号:3443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443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6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