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促进企业能效的公共干预:中德两地方能效行动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05-10 13:20

  本文关键词:促进企业能效的公共干预:中德两地方能效行动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促进能源效率(能效)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保障能源体系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即“在不同的体制下,如何通过公共干预促进企业能效?”。已有研究以自由市场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和治理理论等为基础,大多将OECD国家作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公共干预主体、工具及范围,但对于不同体制、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地方公共干预过程研究却显得十分缺乏。少数国际比较研究聚焦于国家层面,开展不同国家能效相关的制度、政策和宏观数据的对比,同样极少探讨地方层面的公共干预过程。“促进企业能效的公共干预过程分析框架”为不同制度情境下的地方公共干预研究提供了一个广泛适用的框架,通过系统分析公共机构促进企业能效的干预策略、干预工具、执行及效果,提炼出有效促进企业能效行动的公共干预因素。中德两国是促进能效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代表,两国的地方能效行动为分析不同体制下的公共干预过程提供了重要案例,研究材料主要来自政策、报告、文献,2012-2015年间在北京、杭州、贵阳进行的两轮44个深度访谈,在杜伊斯堡、伍帕特尔开展的25个深度访谈以及对当地德国企业的问卷调查。中德能效行动的经验显示,首先,议题导向的比较公共干预研究必须具有地方视角:地方视角的研究对于分析和解释促进企业能效公共干预的发生过程、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两国公共干预模式与执行模式具有较大区别:中德分别采用计划-压力模式和引导-自愿模式促进企业能效行动,两国的地方政策执行模式可被归结为“单一制下的适应型执行”和“联邦制下的项目型执行”。此外,促进企业能效的干预模式、策略以及政策执行模式与国家情境高度相关,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政治、市场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发展阶段。但是,公共干预工具和地方干预机制具有相对广泛的适用性。中德地方行动都显示以下选项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能效行动:(1)间接、透明和公开的补贴方式;(2)有效的能效信息公布平台和信息扩散途径;(3)专业的初次能效咨询;(4)专业化的执行机构和执行过程;(5)最低能效标准的严格监管;(6)畅通的区域网络沟通机制和高议题关注度。中德能效行动研究旨在从三个方面对公共干预理论和促进能效研究做出贡献。第一,强化议题导向的比较公共干预研究中地方视角的重要性。研究提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地方公共干预分析框架,比较中德地方层面的实际干预策略和行动过程,概括出两国不同的公共干预模式。第二,研究对地方政策执行范式发展有一定贡献,即基于中德经验,提炼出项目型执行与适应型执行模式,并指出两种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第三,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提炼出中德在能效行动中公共干预的共同经验,指出影响企业能效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比较研究也为我国政府促进能效行动提供相应的政策启示,形成了策略性行动建议。
【关键词】:能源效率 公共干预 地方行动 中德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06
【目录】:
  • 致谢5-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6
  • 1 导论16-29
  • 1.1 问题的提出16-20
  • 1.2 中德能源挑战与行动20-22
  • 1.3 比较方法与案例选择22-24
  • 1.4 研究设计和数据、资料来源24-25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25-29
  • 2 公共问题:企业能效障碍29-41
  • 2.1 企业能效障碍的相关定义29-30
  • 2.2 能效障碍理论的发展历程30-34
  • 2.3 能效障碍理论的核心观点34-37
  • 2.4 企业能效障碍的影响因素37-39
  • 2.5 本章小结39-41
  • 3 促进企业能效的地方公共干预分析框架41-62
  • 3.1 促进企业能效的公共干预观点评述41-53
  • 3.2 促进企业能效的公共干预影响因素53-57
  • 3.3 地方公共干预研究框架的提出57-60
  • 3.4 本章小结60-62
  • 4 中德能效行动背景62-83
  • 4.1 中德两国能源背景63-69
  • 4.2 中德促进能效的职能设置、政策框架与制度安排69-77
  • 4.3 中德促进能效的具体政策与措施77-81
  • 4.4 本章小结81-83
  • 5 中德地方公共干预目标和策略模式83-101
  • 5.1 促进企业能效的公共干预模式84-85
  • 5.2 案例描述85-97
  • 5.3 中德地方案例比较与分析97-99
  • 5.4 本章小结:中德促进能效的公共干预策略模式99-101
  • 6 地方公共干预的资源与工具101-118
  • 6.1 公共行动的资源及工具102-104
  • 6.2 案例描述104-113
  • 6.3 案例比较与分析113-115
  • 6.4 本章小结:中德促进企业能效的公共行动工具115-118
  • 7 中德地方能效政策执行与评估——以促进企业清洁生产为例118-132
  • 7.1 清洁生产项目框架:政策目标,参与者,执行与评估119-121
  • 7.2 案例描述121-128
  • 7.3 案例比较与分析128-130
  • 7.4 本章小结130-132
  • 8 结论与启示132-143
  • 8.1 议题导向的比较公共干预研究必须具有地方视角132-133
  • 8.2 促进企业能效的公共干预模式与国家情境高度相关133-135
  • 8.3 中德地方有效促进企业能效的公共干预工具及措施135-138
  • 8.4 中德比较研究对于中国能效行动的启示138-142
  • 8.5 未来研究的方向142-143
  • 参考文献143-156
  • 附录Ⅰ 访谈名录156-159
  • 附录Ⅱ 访谈问题159-162
  • 附录Ⅲ 问卷调查162-171
  • 作者简历171-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佳佳;李廉水;;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2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3 朱富强;;从方法导向到问题导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英男;工业企业节能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促进企业能效的公共干预:中德两地方能效行动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54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5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