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
发布时间:2023-02-13 18:27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1978-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5%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然而,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多重结构失衡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失衡并存的现象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现有研究大多从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于产品市场化的“不对称市场化”典型事实出发,通过实证分析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效应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并提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但较少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历史视角追溯探寻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深层原因的研究也不多见。基于此,在要素市场化改革2013年进入重点攻坚阶段的背景下,本文根据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作为分析起点,按经济体制转轨(1979-1991年)、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2001年)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2002-2013年)三个时期,将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应分为探索、推进和深化三个阶段,系统梳理1979-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的...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 历史起点: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与要素计划配置体制
第一节 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
二、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建立
一、实行高度集中的资金计划配置制度
二、构建城乡二元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绩效低下的困境
第二章 理论桎梏与实践探索:1979-1991年
第一节 “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
一、“要素不是商品”的正式提出
二、突破桎梏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市场机制引入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冲击
一、产品价格市场化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
三、要素计划配置体制受到冲击和改革的必然性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的初步探索与要素市场的初步发育
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发育与利率调整
二、就业压力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市场萌芽
第四节 要素价格形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第三章 推进与约束:1992-2001年
第一节 要素市场基础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一、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市场发展与利率市场化启动
二、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加快与工资形成机制市场化
三、土地市场:土地配置方式向市场化转变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约束
一、传统体制惯性的约束
二、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限制
第四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摩擦与冲突
一、要素价格双轨制的体制摩擦
二、城乡与区域差距扩大
三、要素支持与配置效率的冲突
第四章 深化与掣肘:2002-2013年
第一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全面建设劳动力市场体系
三、加快土地市场化改革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掣肘
一、财政金融化与金融市场扭曲
二、“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
三、低工资发展模式的依赖
第三节 要素市场扭曲的现实特征
第五章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失衡
第一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二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结构失衡的关联
一、要素价格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二、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
三、要素价格扭曲造成产业结构失衡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中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
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
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
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2082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 历史起点: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与要素计划配置体制
第一节 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
二、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建立
一、实行高度集中的资金计划配置制度
二、构建城乡二元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绩效低下的困境
第二章 理论桎梏与实践探索:1979-1991年
第一节 “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
一、“要素不是商品”的正式提出
二、突破桎梏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市场机制引入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冲击
一、产品价格市场化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
三、要素计划配置体制受到冲击和改革的必然性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的初步探索与要素市场的初步发育
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发育与利率调整
二、就业压力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市场萌芽
第四节 要素价格形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第三章 推进与约束:1992-2001年
第一节 要素市场基础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一、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市场发展与利率市场化启动
二、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加快与工资形成机制市场化
三、土地市场:土地配置方式向市场化转变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约束
一、传统体制惯性的约束
二、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限制
第四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摩擦与冲突
一、要素价格双轨制的体制摩擦
二、城乡与区域差距扩大
三、要素支持与配置效率的冲突
第四章 深化与掣肘:2002-2013年
第一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全面建设劳动力市场体系
三、加快土地市场化改革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掣肘
一、财政金融化与金融市场扭曲
二、“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
三、低工资发展模式的依赖
第三节 要素市场扭曲的现实特征
第五章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失衡
第一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二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结构失衡的关联
一、要素价格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二、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
三、要素价格扭曲造成产业结构失衡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中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
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
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
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2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74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