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外贸易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外贸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这两者在一定的意义上具有一致性,既要兼顾人的主体性的价值需求,但也要考虑到自然的生态价值。而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也能发现,对外贸易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生态可持续发展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能在更大范围内更加合理地配置生态资源,而生态资源的高效配置则能保证对外贸易方式和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在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背景下,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研究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如何在现行的国际规则内采用国际社会认可的手段处理协调对外贸易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只有真正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再次发生诸如我国败诉wTO原材料案和稀土案这些既影响生态可持续发展又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事件。同时,从推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而言,也必须更加深入研究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外贸易是一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我国而言,对外贸易不仅在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即通过一系列动态效应,弥补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经验、人才等方面的不足,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增长,而且也为当前我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维持全球经济企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与我国对外贸易重大作用和全球地位不相匹配的是,我国目前仍然只是一个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因此亟需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我国尽快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跃升。为此,诸多学者从贸易条件、贸易方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服务贸易、金融支持、全球贸易网络等多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但尚未充分考虑在这一过程中,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我国这一大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对外贸易与生态资源的关系,是否必然带来资源过度消耗,通过发展历史、国际对比与定量分析三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评价、国际比较、实证检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探索我国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并在实证层面系统、理论提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与对策建议,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进一步推动贸易方式结构优化、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提高、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结构攀升起到有效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对外贸易如何在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制度体制改革中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目前对外贸易生态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系统的和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缺乏理论基础使当前对外贸易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对我国贸易和生态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对外贸易变量与生态类变量密切相关,且我国的对外贸易对生态确实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水电气等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总量的增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贸易特别是进口贸易的增长致使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下降,进口贸易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根据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笔者建议应通过降低对现有资源的消耗程度、增强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培育新的贸易竞争优势等措施提升对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应通过深化资源能源外交、加强对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能源“互联互通”等措施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能源。
【关键词】:对外贸易 生态可持续发展 国际规则 经验借鉴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Abstract4-7
- 中文文摘7-16
- 绪论16-36
- 一、选题依据16-17
- 二、选题意义17-19
- 三、相关概念界定19-21
-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21-33
- 五、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33-34
-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34-36
- 第一章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研究之理论基础36-50
- 第一节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缺陷36-40
- 一、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36-39
- 二、西方传统贸易理论的缺陷39-40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外贸易理论中的生态思想40-41
- 一、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40
- 二、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生态思想40-41
- 第三节 引入生态要素的国际贸易理论41-50
- 一、考虑生态环境要素后的比较优势理论41-43
- 二、引入生态环境要素的要素禀赋理论43-45
- 三、国际贸易对生态环境的三种分解效应45-46
- 四、其他理论模型46-47
- 五、简要评述及启示47-50
- 第二章 对外贸易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影响历史演变50-68
- 第一节 对外贸易起步期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0-56
- 一、对外贸易的起步发展51
- 二、对外贸易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1-55
- 三、对外贸易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政策因素分析55-56
- 第二节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时期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6-62
- 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56-58
- 二、对外贸易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8-60
- 三、对外贸易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政策因素60-62
- 第三节 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时期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62-68
- 一、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62-63
- 二、对外贸易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63-66
- 三、对外贸易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政策因素66-68
-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的生态影响的计量分析68-100
-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与生态现状68-79
-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68-75
- 二、中国主要资源现状75-76
- 三、中国环境现状76-79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对生态影响的计量分析79-95
- 一、中国对外贸易对资源消耗的影响80-89
- 二、中国对外贸易对环境的影响89-95
- 第三节 总体评价95-100
- 一、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很大,竞争力总体较强95-96
- 二、中国主要资源总量很大,人均占有量很小96
- 三、中国环境质量总体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96
- 四、中国对外贸易变量与生态类变量密切相关96
- 五、中国对外贸易对生态确实产生了负面影响96-100
- 第四章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国际规则100-120
- 第一节 与生态可持续相关的国际规则演变历程100-103
- 一、生态可持续相关国际规则萌芽期(1972年前)100-101
- 二、生态可持续相关国际规则起步期(1972年—1986年)101-102
- 三、生态可持续相关国际规则发展期(1987年—至今)102-103
- 第二节 生态可持续国际规则相关内容及对中国外贸的约束103-115
- 一、国际公约的相关内容及对中国外贸约束103-111
- 二、WTO规则的相关内容及对中国外贸约束111-115
- 第三节 生态可持续国际规则对中国外贸的影响115-120
- 一、推进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116
- 二、加快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116-117
- 三、增强中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117
- 四、引导中国在生态可持续下开展对外贸易117-120
- 第五章 对外贸易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120-142
- 第一节 欧盟:争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典范120-130
- 一、欧盟经贸影响生态环境史简述120-121
- 二、欧盟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创新121-124
- 三、欧盟外贸生态可持续发展措施124-129
- 四、欧盟外贸生态可持续发展评述129-130
- 五、欧盟经验对中国对外贸易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130
- 第二节 日本:依托创新驱动生态环境可持续130-136
- 一、日本经贸影响生态环境史简述130-131
- 二、日本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创新131-132
- 三、日本外贸生态可持续发展措施132-135
- 四、日本外贸生态可持续发展评述135
- 五、日本经验对中国对外贸易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135-136
- 第三节 美国:寻求发展与环境的平衡136-142
- 一、美国经贸影响生态环境史简述136-137
- 二、美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创新137-138
- 三、美国外贸生态可持续发展措施138-140
- 四、美国外贸生态可持续发展评述140-141
- 五、美国经验对中国对外贸易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141-142
- 第六章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142-152
- 第一节 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判断142-143
- 一、贸易方式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142
- 二、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有望提高142-143
- 三、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占比有望攀升143
- 第二节 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对外贸易的原则143-145
- 一、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143-144
- 二、对外贸易的均衡协调发展原则144
- 三、对外贸易的互利共赢原则144-145
- 四、对外贸易的循序渐进原则145
- 第三节 促进贸易与资源协调发展145-146
- 一、提升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146
- 二、充分利用全球能源资源146
- 第四节 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146-148
- 一、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与质量147
- 二、加快构建绿色贸易政策体系147-148
- 第五节 加快改革国内管理体制机制148-149
- 一、建立符合生态要求的市场机制148
- 二、建立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148
- 三、建立符合生态要求的财政税收政策148-149
- 第六节 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规则149-152
- 一、充分利用国际公约优惠政策149
- 二、促进与国际标准认证相衔接149-152
- 结论152-156
- 参考文献156-166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166-168
- 致谢168-170
- 个人简历170-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虹;;奥巴马政府绿色经济新政及其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胡娟;陈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1年06期
3 袁永友,刘建明;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1期
4 江伟钰,陈方林;论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05期
5 刘雪琴,梅新育;开拓新疆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症结与出路[J];国际贸易;2004年02期
6 赵维田;绿色壁垒抑或绿色通途——解读《TBT协定》基本规则[J];国际贸易;2004年05期
7 李昭华;李璇;;中欧双边货物贸易自然资本的生态足迹分析——基于产品用地系数矩阵(PLUM)方法[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3期
8 董超;;国际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在华产业布局[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06期
9 张爽;;中国与美国、加拿大服务贸易发展比较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03期
10 韩宇鹏,钟筱红;WTO环境贸易规则与多边环境协议冲突及其解决[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青龙;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陆菁;环境规制与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王玉婧;环境成本内在化、环境规制与贸易和环境的协调[D];湖南大学;2008年
4 沈月;生态马克思主义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外贸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0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