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19:05

  本文关键词: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碳排放已经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之一的中国,于2009年在世界气候峰会上对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值的降低做出了承诺指标。物流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会增加能源消耗以及碳的排放,另一方面又可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降低单位GDP能耗。因此,探讨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协调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首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做基本分析:产业增加值以超过百分之十的速度逐年增加;从货运量看,我国物流业以公路运输为主,其次是水运及铁路运输,民航、管道运输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从货物周转量看,水运最多,其次是公路和铁路。2012年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的水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国水运货物周转量的一半;物流业固定资产快速增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物流产业增加值、能耗、货物周转量等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DEA方法对我国物流产业效率进行评价;构建我国物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具有增益水平激励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物流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测评。然后,在简述耦合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分别构建了物流产业、经济低碳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耦合评价理论模型。搜集整理了2000-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接着,确立了我国物流业与相关产业低碳化关联度测评产业体系和权重,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物流业与相关产业低碳化进行分析,并分别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对农产品流通低碳化的促进作用、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低碳化的互动关系以及物流业发展与消费性服务业低碳化趋势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和相关产业低碳化灰色关联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资源集约利用的效果明显,有助于降低单位GDP能耗,对节能减排发挥积极的作用。其次,应用区位商计算了我国物流产业聚集度,测算了各省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与各省域经济低碳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区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协调发展程度较高。随后,选取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为例,进行相关调研,实证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与经济低碳化协调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物流业的发展能够提升流通效率以及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对降低单位GDP能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故可与经济低碳化两者协调发展。最后,基于以上章节的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手段,提升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完善物流产业的法规制度,制定鼓励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充分利用物流业的服务功能,促进与三次产业的低碳化协调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因地制宜选择物流业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低碳化的进程。
【关键词】:物流产业 经济低碳化 耦合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5;F25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图12-14
  • 1.3.1 研究思路12
  • 1.3.2 研究内容12-13
  • 1.3.3 研究方法13-14
  • 1.3.4 技术路线图14
  • 1.4 创新点14-15
  • 1.5 本章小结15-16
  • 第2章 文献综述16-29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6-19
  • 2.1.1 物流产业概念的界定16-17
  • 2.1.2 经济低碳化概念的界定17-19
  • 2.2 相关研究概述19-28
  • 2.2.1 物流产业与经济联动发展研究19-24
  • 2.2.2 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协调发展研究24
  • 2.2.3 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研究24-27
  • 2.2.4 物流产业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关联性分析研究27-28
  • 2.3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9-55
  • 3.1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基本分析29-33
  • 3.1.1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规模29-32
  • 3.1.2 我国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32-33
  • 3.2 我国物流产业效率评价33-45
  • 3.2.1 我国物流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34-35
  • 3.2.2 我国物流产业效率评价方法35-36
  • 3.2.3 我国物流产业效率评价及结果分析36-45
  • 3.3 我国物流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45-54
  • 3.3.1 我国物流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45-46
  • 3.3.2 我国物流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46-48
  • 3.3.3 我国物流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与分析48-54
  • 3.4 本章小节54-55
  • 第4章 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耦合发展关系评价55-65
  • 4.1 耦合评价的理论基础55-56
  • 4.2 耦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理论模型56-58
  • 4.2.1 指标体系56-57
  • 4.2.2 理论模型57-58
  • 4.3 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耦合发展评价实证分析58-64
  • 4.3.1 数据来源58-60
  • 4.3.2 评价结果60-63
  • 4.3.3 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63-64
  • 4.4 本章小结64-65
  • 第5章 我国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低碳化的发展关联分析65-85
  • 5.1 我国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低碳化的灰色关联分析65-73
  • 5.1.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介绍65-66
  • 5.1.2 基于AHP方法的指标权重确定66-68
  • 5.1.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我国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低碳化的关联度分析68-73
  • 5.2 我国物流产业促进农产品流通低碳化的作用分析73-77
  • 5.3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我国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低碳化的互动关系研究77-83
  • 5.4 我国物流业发展与服务业低碳化趋势的关系研究83-84
  • 5.5 本章小结84-85
  • 第6章 我国物流产业集聚与各省域经济低碳化发展关系研究85-95
  • 6.1 我国各省域物流产业聚集度分析85-91
  • 6.1.1 区位商方法介绍85-86
  • 6.1.2 实证分析86-91
  • 6.2 各省域二氧化碳排放量测评91-93
  • 6.3 我国各省域物流产业集聚与经济低碳化发展关系研究93-94
  • 6.4 本章小节94-95
  • 第7章 深圳市盐田区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协调发展案例分析95-104
  • 7.1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经济概况简介95-97
  • 7.1.1 盐田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概述95
  • 7.1.2 盐田区三次产业发展情况分析95-97
  • 7.2 盐田区物流产业发展概况97-101
  • 7.2.1 盐田区物流业“十一五”发展措施及特点97-99
  • 7.2.2 盐田区物流业“十二五”发展措施及特点99-101
  • 7.3 盐田区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协调发展情况分析101-103
  • 7.4 本章小结103-104
  • 第8章 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协调发展的建议104-111
  • 8.1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手段提升资源的集约利用效率104-105
  • 8.2 完善法规制度与配套政策促进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协调发展105-107
  • 8.3 基于物流业的服务功能促进与三次产业的低碳化协调发展107-108
  • 8.4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重点选择物流业的发展模式108-109
  • 8.5 本章小结109-111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111-113
  • 9.1 研究结论111-112
  • 9.2 研究展望112-113
  • 致谢113-114
  • 参考文献114-12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扬;康美娟;;我国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作用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鑫;李芙蓉;;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0年10期

3 蓝旭鹏;;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年04期

4 陈林兴;;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宁波市第三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5 盛晏;;中国物流业的经济效应及其变动分析——基于历次投入产出表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2期

6 曾凡慧;;我国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市场论坛;2009年05期

7 陈畴镛;金聪;;制造业集群与物流服务业的共生互利分析[J];经济论坛;2007年03期

8 郑红玲;鲁丽丽;;基于区域经济三次产业下发展协同物流的思考——以河北省为例[J];价值工程;2010年14期

9 孙晓圣;孙红军;李红;;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探讨[J];绿色科技;2012年04期

10 张国永;;AHP模型在公益性水利资金安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睿清;基于产业融合的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物流产业与经济低碳化的协调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29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2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