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农村传统的家庭和土地养老保障模式受到挑战的背景下,为了解决我国农村严重的养老问题,也为了逐步推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我国农村经历了由自发、传统式的家庭保障向集体经济保障过渡,进而探索、试点社会养老保险的过程。依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于2009年9月开始在全国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并于2012年底实现了制度的全覆盖。随着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和全面推广,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等问题逐渐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但是,已有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与判断框架,也没有相对稳定的结论。因此,本文以新农保的经济效应为研究主题。首先,以福利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生命周期假说、世代交叠模型等理论为支撑,初步建立了新农保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收入、消费、劳动供给的影响,最后对新农保运行的效果作出评价,并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国家完善政策实施方案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遵循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原则,在充分考虑我国农村养老环境的前提下,建立具有异质性的世代交叠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CHARLS全国微观调查数据以及宏观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法、双重差分估计法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新农保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各章节的安排如下: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基本框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2章,文献综述。对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就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对相关经济变量的影响进行概括。国内学者研究方面,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和新农保相关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第3章,新农保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以福利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生命周期假说、世代交叠模型等理论为支撑,建立具有异质性的世代交叠模型,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新农保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然后,从新农保制度自身的特点出发,分析新农保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第4章,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利用FGT贫困指数测算了新农保制度对农村居民贫困程度的影响,然后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对新农保的减贫、增收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养老金的发放可能会对子女提供的代际支持金额产生影响,就新农保对家庭代际转移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第5章,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利用微观家庭调查截面数据对新农保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总体检验,然后利用山东省宏观面板数据进一步验证新农保对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第6章,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劳动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采用Heckman两阶段方法分别从农村居民的劳动参与和劳动供给时间两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第7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全文研究,以前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为依据,对新农保的经济效应做出整体评价与判断,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新农保具有减贫、增收效果新农保对提高农民收入、减少贫困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增强了农民的经济保障能力,完成了预期的政策目标。作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农村老年人受新农保政策影响较大,处于缴费阶段的农民并没有因为参保费用陷入贫困或增加经济负担。但是,新农保制度的减贫范围和减贫效果有限,目前只能缓解较低水平的贫困状况。2.新农保“挤出”子女经济支持家庭代际转移方面,新农保制度对子女经济支持产生挤出效应,反映了以新农保为代表的正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传统养老方式经济支持功能的替代趋势。随着新农保政策运行时间的增加,人们对新农保的认识更加全面,新农保对家庭代际转移的影响逐渐消失。3.新农保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新农保制度的实施对农村家庭消费确实有促进作用,对刚刚进入领取养老金阶段的农村老年居民和处于缴费阶段的贫困群体影响更为显著。农村居民对新农保政策有较好的预期,并且对基础养老金补贴这类不确定性较小的转移性收入往往有较强的消费意愿,新农保对消费的影响更多的是源于政策导向效应。4.新农保降低农村居民劳动供给新农保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总体劳动参与率,减少了总体劳动时间。分劳动类型来讲,新农保对60岁及以上群体和60岁以下群体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随着参保年限的增加,参保群体劳动供给的反应不断变化。综上,新农保制度在其“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下,在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目标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充满了挑战。由于新农保制度较低的保障水平,新农保的影响效果十分有限,持续性较短,就切实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和扩大内需方面仍然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寻求与市场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村老人实现安享晚年。
【关键词】:新农保 经济效应 一般均衡分析 代际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摘要10-13
- ABSTRACT13-17
- 第1章 导论17-27
- 1.1 研究背景17-21
- 1.1.1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17-18
- 1.1.2 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严重冲击18-19
- 1.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19-20
- 1.1.4 新农保的产生和发展20-21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21-24
- 1.3 研究方法24-25
- 1.4 创新与不足25-27
- 第2章 文献综述27-40
- 2.1 国外学者研究27-33
- 2.1.1 社会养老保险对储蓄、消费的影响28-30
- 2.1.2 社会养老保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30-32
- 2.1.3 社会养老保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2-33
- 2.2 国内学者研究33-38
- 2.2.1 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经济效应33-35
- 2.2.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研究35-38
- 2.3 对文献综述的简要述评38-40
- 第3章 新农保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40-60
- 3.1 理论基础40-47
- 3.1.1 福利经济学理论40-41
- 3.1.2 公共产品理论41-43
- 3.1.3 生命周期理论43
- 3.1.4 世代交叠模型43-45
- 3.1.5 布兰查德和费希尔模型45-47
- 3.2 新农保经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47-52
- 3.2.1 模型的设定47-51
- 3.2.2 模型的结论51-52
- 3.3 新农保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52-58
- 3.3.1 新农保对收入的影响52-55
- 3.3.2 新农保对消费的影响55-56
- 3.3.3 新农保对劳动供给的影响56-58
- 3.4 本章小结58-60
- 第4章 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60-101
- 4.1 新农保的减贫、增收效应60-82
- 4.1.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60-64
- 4.1.2 新农保对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64-82
- 4.2 新农保对农村家庭代际转移的影响82-99
- 4.2.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83-85
- 4.2.2 新农保对家庭代际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85-99
- 4.3 本章小结99-101
- 第5章 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101-120
- 5.1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101-110
- 5.1.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101-103
- 5.1.2 实证分析103-110
- 5.2 基于宏观数据的实证分析110-119
- 5.2.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110-112
- 5.2.2 实证分析112-119
- 5.3 本章小结119-120
- 第6章 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劳动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120-140
- 6.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120-123
- 6.1.1 计量模型设定120-121
- 6.1.2 变量设定121-122
- 6.1.3 数据说明122-123
- 6.2 新农保对劳动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123-139
- 6.2.1 统计性描述123-127
- 6.2.2 实证结果127-139
- 6.3 本章小结139-140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140-146
- 7.1 主要结论140-142
- 7.2 政策建议142-146
- 参考文献146-161
- 致谢161-1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63-164
- 附件1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小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增长[J];财经科学;2004年05期
2 解垩;;公共转移支付和私人转移支付对农村贫困、不平等的影响:反事实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3 方福前;张艳丽;;城乡居民不同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及变动趋势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4期
4 王晓霞;孙华臣;;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岳论丛;2008年06期
5 王宏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趋势及制约农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0年04期
6 薛惠元;曹立前;;农户视角下的新农保政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605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保险研究;2012年06期
7 方松海;王为农;黄汉权;;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5期
8 范辰辰;李文;;新农保、宗族网络与农村家庭代际转移[J];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9 范辰辰;陈东;;我国农村养老筹资模式的转轨成本及其财政可负担能力研究——基于2009-2030年宏观数据的模拟与测算[J];东岳论丛;2015年01期
10 李善同;;“十二五”时期至2030年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4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论与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洪轶男;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城镇居民储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苏春红;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选择[D];山东大学;2010年
4 康传坤;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与退休年龄关系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3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