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基于贸易二元边际的中国出口增长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6:06

  本文关键词:基于贸易二元边际的中国出口增长转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贸易模式及其相关联的贸易模式的转型升级是贸易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大、贸易地位的提升以及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的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以往那种粗放式、外延型的增长方式亟需向集约型、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型。一国贸易转型升级是否成功更多的体现在该国参与分工的要素性质、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和获取的贸易相对利益大小。Melitz等(2003)开创的新新贸易理论引入贸易边际的思想和方法,把一国贸易增长分解为沿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增长,运用二元边际对贸易增长的结构分析成为理解贸易模式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分贸易增长机制和评价制度优劣的必要手段。基于新新贸易理论二元边际研究框架并引入质量边际的概念和测度方法,本文提出“中国出口贸易增长转型就是出口增长从依赖数量边际转型为依赖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质量边际的增长“的核心观点,利用经修正的Hummels和Klenow (2005)方法测度贸易二元边际方法,从整体以及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分类角度全面综合考察我国出口增长方式转型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意义在于一是推动贸易边际理论在我国贸易增长转型的结合应用,探讨贸易增长中质量因素的引入及其测度;二是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进一步丰富了贸易边际理论并促其发展;三是为相关学者研究中国出口增长转型问题提供学术参考。实际意义在于:首先,从中国出口二元体制的特点研究中国出口增长转型问题,既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出口增长的特点和途径,也需要从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分类的角度去分析,这样才能对中国出口增长转型的绩效问题准确认识,从而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应贸易政策;其次,从贸易边际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制约中国出口增长转型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广为诟病的中国低价出口问题,在已有的研究当中对此并没有过多重视,而剖析低价出口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经济学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无疑对增长转型有重要意义;再次,和现有研究强调出口增长转型中提高出口品技术含量的重要性不同,本文更强调出口增长转型就是使得出口增长中更多依赖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质量边际的作用,因此相应的政策含义不仅仅是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更加重要的是提升在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积极争夺国际市场话语权和提升市场势力,这样才能真正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全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导论。在阐明研究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对贸易增长二元边际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并提出论文的核心观点、研究框架,阐述了主要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出口增长转型与贸易增长边际转换的理论支点构建。在新新贸易理论的贸易二元边际分解框架基础上,基于经典的Dixit-Stiglitz(1977)模型建立一个垄断竞争条件下差异化产品贸易量的决定模型,进一步将一国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价格和质量等几种边际。分别运用贸易理论、价格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分析出口贸易增长转型即是出口增长从依赖数量边际转换为依赖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质量边际的增长的经济学机理。第3章,中国出口贸易增长及其影响因素。首先从市场份额角度利用修正CMS模型研究中国出口增长源泉,然后基于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和三角贸易模式,利用出口需求函数研究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宏观经济因素。第4章,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集约边际与贸易成本。首先基于改进的Hummels和Klenow(2005)方法分析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分别从总体贸易、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分类的角度进行分解。然后从贸易成本视角分析中国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因素。最后以中日贸易为例分析受到外部冲击时对中国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不同经济效应。第5章,中国出口增长的价格边际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首先分析近年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价格边际变化趋势,认为低价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在国际分工所处地位处于低端和中国产品缺乏市场势力,然后利用相对价格指数研究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分工地位和利用基于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市场势力模型具体测度中国出口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势力。第6章,中国出口增长的质量边际研究。首先分析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提出以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测度贸易产品质量的指标并论述其合理性,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分析产品质量对整体出口的贡献,最后利用贸易分类数据,区分不同类型贸易方式下产品质量对出口的贡献差异。第7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对全文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本文在研究每一个问题时,按规范分析的要求说明应该是什么,同时运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是什么。例如在第2章运用规范的经济学理论方法建立出口增长转型与贸易增长边际转换的理论基础,在第3章和第4章分别以相应贸易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在第2章运用现代价格理论分析中国出口增长转型中价格边际的重要意义,在第5章采用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出口产品市场势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方法,文章在分析贸易边际的过程中即采用了基于比较静态分析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指数分解,研究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也采用了基于动态分析的面板模型回归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一方面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贸易增长转型相关问题进行定性的分析,如我国转型的绩效和国际分工地位判断,另一方面利用各种统计年鉴及各个国际经济组织网络数据库统计资料,建立相应经济测度指标和计量模型,揭示我国贸易边际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各种贸易边际的影响因素和估计我国的出口产品质量对贸易增长的贡献。论文的创新有以下几点:首先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和现代价格理论,构建了出口增长转型与出口增长边际转换关系的理论框架,把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价格和质量等几种边际,分析了出口增长转型即是实现出口增长从数量边际转换为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质量边际的经济学机理;其次不仅从总体贸易,而且进一步从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分类的角度运用贸易边际理论来研究贸易增长转型问题,克服了已有文献多是从总体贸易角度、没有区别两类不同贸易方式在贸易增长转型中存在的显著差异。根据本文研究的结果,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在不同贸易边际上的特征、趋势和影响因素具有很大的差异,对相应的政策制定有不同的意义,这样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再次本文在贸易二元边际的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从出口增长中分解出产品质量边际影响的方法,从而丰富了现有文献关于产品质量边际的研究,并且目前国内关于贸易边际的分解方法主要有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Feenstra(1999)分解方法和基于空间特征差异的Hummels和Klenow(2005)分解方法,而Hummels和Klenow(2005)的方法本身具有一些内在的缺陷,对出口种类多的贸易大国会高估其扩展边际,而本文采用了经改进的Hummels和Klenow(2005)的方法,可以较好修正以上缺陷,目前采用该方法的国内文献较少。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由于数据获取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都是基于从产品层面进行贸易边际的分解,基于出口市场和企业层面的贸易边际研究的结论可能与此会有差异,利用出口市场和企业层面的数据分析也是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二是贸易产品质量的测度目前没有一致的方法,运用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间接测度可能会忽略不同企业间生产率的差异,但是同样受到相关贸易数据不区分生产企业来源的限制;三是贸易增长转型问题涉及到经济贸易各个方面的各项不同指标综合全面的测度,贸易边际分析仅仅是提供了另外一种分析的维度,并不能替代其他测度方法和指标,本文对贸易发展转型的分析仅限于从贸易边际角度不免会有所局限。
【关键词】:贸易边际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价格边际 质量边际 贸易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62
【目录】:
  • 摘要10-13
  • Abstract13-17
  • 1. 导论17-3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7-20
  • 1.2 相关文献综述20-29
  • 1.2.1 关于贸易增长二元边际研究20-25
  • 1.2.2 关于中国贸易增长转型研究25-28
  • 1.2.3 研究述评28-29
  • 1.3 核心概念阐释29-31
  • 1.3.1 出口边际29
  • 1.3.2 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29-30
  • 1.3.3 出口质量边际30-31
  • 1.4 核心观点、研究内容与框架31-33
  • 1.4.1 核心观点31
  • 1.4.2 研究内容与框架31-33
  • 1.5 主要研究方法33
  • 1.6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33-35
  • 1.6.1 论文的创新点33-34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34-35
  • 2. 出口增长转型与贸易增长边际的转换:理论支点构建35-58
  • 2.1 新新贸易理论及贸易二元边际理论框架35-39
  • 2.1.1 基于横向比较的贸易二元边际分解框架36-37
  • 2.1.2 差异化贸易产品质量边际模型37-39
  • 2.2 贸易模式锁定与沿集约边际的出口增长39-42
  • 2.3 贸易模式演进与沿扩展边际、质量边际的出口增长42-44
  • 2.4 技术创新与扩展边际、质量边际44-48
  • 2.4.1 技术创新与扩展边际44-47
  • 2.4.2 技术创新与质量边际47-48
  • 2.5 价格边际与出口增长转型48-56
  • 2.5.1 现代价格理论的发展逻辑49-55
  • 2.5.2 价格边际与国际贸易利益55-56
  • 2.6 本章小结56-58
  • 3.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及其影响因素58-79
  • 3.1 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增长分析58-69
  • 3.1.1 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增长的特征事实58-61
  • 3.1.2 基于修正CMS模型的中国出口增长因素研究61-65
  • 3.1.3 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增长的挤出效应研究65-69
  • 3.2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宏观影响因素研究—以对美国出口为例69-78
  • 3.2.1 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中美韩三角贸易的动态演变71-72
  • 3.2.2 中美韩三角贸易关系的格兰杰因果检验72-74
  • 3.2.3 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74-78
  • 3.3 本章小结78-79
  • 4. 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集约边际与贸易成本79-106
  • 4.1 中国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变化79-86
  • 4.1.1 主要国家出口的扩展边际变化79-80
  • 4.1.2 中国出口扩展边际测度方法80-82
  • 4.1.3 数据和测度结果分析82-86
  • 4.2 贸易成本影响贸易二元边际的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86-95
  • 4.2.1 理论模型88-89
  • 4.2.2 模型构建与分析89-95
  • 4.3 外部冲击对中国出口扩展边际影响的经济效应95-103
  • 4.3.1 外部冲击对出口边际的影响95-96
  • 4.3.2 “钓鱼岛事件”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格兰杰因果分析96-98
  • 4.3.3 贸易二元边际的分解方法和数据98-100
  • 4.3.4 “钓鱼岛事件”对中日贸易边际影响研究100-103
  • 4.4 本章小结103-106
  • 5. 中国出口增长的价格边际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106-124
  • 5.1 中国出口贸易的价格边际变动106-108
  • 5.2 中国出口竞争力是否来自低价优势108-112
  • 5.3 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112-117
  • 5.3.1 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分工地位整体分析113-114
  • 5.3.2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分类的出口产品国际分工地位分析114-115
  • 5.3.3 各国分工地位的比较115-117
  • 5.4 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势力分析117-123
  • 5.4.1 市场势力研究估计模型117-119
  • 5.4.2 基于汇率价格传递效应的中国出口产品市场势力分析119-123
  • 5.5 本章小结123-124
  • 6. 中国出口增长的质量边际124-136
  • 6.1 贸易产品质量的测度及其对贸易增长的贡献124-127
  • 6.2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出口产品质量测度127-130
  • 6.2.1 全要素生产率(TFP)与出口产品质量127-128
  • 6.2.2 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的出口产品质量测度128-130
  • 6.3 出口产品质量对出口影响的计量模型130-135
  • 6.3.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131
  • 6.3.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131-135
  • 6.4 本章小结135-136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136-142
  • 7.1 一般性结论136-138
  • 7.2 政策建议138-142
  • 7.2.1 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和产品升级138-140
  • 7.2.2 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促进一般贸易增长转型140-141
  • 7.2.3 以打造知名品牌和世界级品牌为抓手,提升中国出口产品市场势力141-142
  • 参考文献142-15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158-159
  • 致谢1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莉;;中国对外贸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2 施炳展;;中国出口结构在优化吗——基于产品内分类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0年05期

3 许南;李建军;;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4 许统生;涂远芬;;中国贸易成本的数量、效应及其决定因素[J];当代财经;2010年03期

5 王平;钱学锋;;从贸易条件改善看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导向[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3期

6 俞毅;;对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型的探讨与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08期

7 黄小兵;;异质企业、汇率波动与出口——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8 韩剑;;出口多样化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对中国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8期

9 张如庆;张二震;;中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2002-2007年省际数据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7期

10 强永昌;龚向明;;出口多样化一定能减弱出口波动吗——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贸易政策的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3 龚向明;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出口增长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郭爱美;金融发展对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贸易二元边际的中国出口增长转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39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