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干预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干预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绿色消费领域集中于对个体心理变量的分析,对外部情境因素虽有涉及,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忽略了外部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之间的联系,导致推动绿色消费的政策干预策略效果缺乏有效性及持久性。按照行为干预策略的观点,干预政策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需要建立在对个体行为心理归因的深刻理解基础上,鉴于绿色消费同时受到内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因此有必要将个体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同时引入绿色消费模型,在辨析内外部因素对绿色消费作用机理的同时,探索外部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以个体绿色消费行为心理归因为基础的政策干预策略体系。本文以管理学理论、环境行为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政策干预变量对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的作用机理,以此为基础构建政府干预路径。首先,阐述与本文相关的研究内容,并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其次,以消费决策行为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绿色消费行为划分为四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选取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概念模型;然后,运用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环境行为理论分析内外部因素对绿色消费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之后,采用结构方程、多元回归等方法对605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构建嵌套模型考察分组变量对模型产生影响的根源;最后,构建政府推动绿色消费的政府干预路径及相应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第一,对绿色消费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拓展了绿色消费的研究内容。消费者行为涵盖多方面的内容,购前评估、购买、使用、用后评价以及废弃,但是以往绿色消费研究往往以单一绿色消费行为的分析作为研究内容,缩小了个体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内容。本文首先依托消费者行为内涵,将绿色产品购买行为、绿色产品使用行为以及废弃物处置行为三种绿色消费行为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绿色消费行为;然后,依托消费决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将三种绿色消费行为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心理阶段,并针对不同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阶段选取影响因素,采用实证方法建构了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政策干预变量对绿色消费行为的作用模型;最后,比较了不同因素在三种绿色消费行为中的异同,从而拓展绿色消费的研究内容。第二,建构了基于心理归因的消费行为与干预政策整合模型。干预政策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对个体行为心理归因的深刻理解基础上,但是以往的研究或者仅仅关注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或者主要关注行为的干预政策,将二者整合起来加以分析的文献还很少见。本文将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心理归因和干预政策变量同时引入模型,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个体心理变量和政策干预变量对绿色消费行为的作用机理,同时深入剖析政策干预变量和个体心理因素的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整合模型——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整合模型。第三,推动绿色消费的政策干预变量多样,以多路径方式嵌入到个体绿色消费心理层面对绿色消费行为发生作用。政府干预变量包括政策法规、激励机制和宣传教育。政策法规通过绿色消费态度间接影响三种绿色消费行为,除此之外,政策法规对绿色产品使用行为还存在直接作用关系;激励机制与三种绿色消费行为之间仅存在直接作用关系;宣传教育通过个体认知变量和绿色消费态度实现对三种绿色消费行为的间接影响。第四,基于个体心理和干预变量角度建构了政策干预路径。以往绿色消费研究在分析不同因素对绿色消费行为作用机理的同时,大多忽略了外部因素对个体心理因素的作用关系,导致构建的政策干预路径或提出的政策建议缺乏对个体心理因素的深刻剖析,使之缺乏有效性。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建构了基于个体心理和政策干预变量的政策干预路径,由于本文同时将个体心理和政策干预变量同时引入模型,从而使构建的政策干预路径和策略在行为改变速度、适用人群广泛性、适用行为通用性以及政策效果持久性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第五,从政府和消费个体心理两个层次着手构建绿色消费的干预策略。在政府层次应从规范绿色产品认证机制、推广新兴媒体应用、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全面的激励机制和宣传教育六个方面推广绿色消费;在个体心理层次应从提升个体绿色消费认知和培育积极正向的绿色消费态度两个方面推广绿色消费。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 绿色消费行为 消费者心理 政策干预 作用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6.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21
- 第1章 绪论21-36
- 1.1 研究背景21-25
- 1.1.1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1-22
- 1.1.2 环境问题与人类消费行为的关系22-23
- 1.1.3 我国绿色消费行为需要加以规范23-25
- 1.2 问题提出及解析25-27
- 1.3 研究意义27-28
- 1.3.1 理论意义27-28
- 1.3.2 现实意义28
- 1.4 研究内容28-32
- 1.4.1 研究目标28-29
- 1.4.2 研究内容29-30
- 1.4.3 研究结构30-32
- 1.5 研究方法32-33
- 1.6 研究路线33-34
- 1.7 主要创新点34-36
- 第2章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36-63
- 2.1 绿色消费行为内涵界定36-37
- 2.2 绿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37-52
- 2.2.1 个体心理变量38-47
- 2.2.2 外部情境因素47-48
- 2.2.3 社会文化因素48-50
- 2.2.4 人.统计变量50-51
- 2.2.5 其他因素51-52
- 2.3 绿色消费行为的理论依据52-56
- 2.3.1 计划行为理论52-53
- 2.3.2 态度-行为-情境模型53-54
- 2.3.3 价值-信念-规范理论54-55
- 2.3.4 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模型55-56
- 2.3.5 人际行为理论模型56
- 2.4 政府在绿色消费行为中的干预行为研究56-61
- 2.4.1 政府在绿色消费行为中的干预战略研究56-57
- 2.4.2 政府在绿色消费行为中的干预策略研究57-61
- 2.5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61-62
- 2.6 本章小结62-63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模型63-83
- 3.1 绿色消费行为概念整合及重构63-66
- 3.1.1 消费者行为概念分析63-65
- 3.1.2 绿色消费行为概念整合65-66
- 3.2 绿色消费行为外部性及政府干预66-68
- 3.2.1 绿色消费行为的外部性66-68
- 3.2.2 政府对绿色消费行为干预的必要性68
- 3.3 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机制68-70
- 3.3.1 社会学习理论68-69
- 3.3.2 态度改变与形成的三阶段学说69-70
- 3.3.3 认知学习理论70
- 3.4 概念模型提出70-82
- 3.4.1 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过程分析70-72
- 3.4.2 绿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界定72-79
- 3.4.3 概念模型提出79-82
- 3.5 本章小结82-83
- 第4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提出83-102
- 4.1 政策干预变量对个体心理认知变量作用的研究假设83-84
- 4.1.1 宣传教育对个体责任感作用的研究假设83-84
- 4.1.2 宣传教育对感知行为有效性作用的研究假设84
- 4.2 政策干预变量对绿色消费态度作用的研究假设84-86
- 4.2.1 政策法规对绿色消费态度作用的研究假设84-85
- 4.2.2 激励机制对绿色消费态度作用的研究假设85
- 4.2.3 宣传教育对绿色消费态度作用的研究假设85-86
- 4.3 政策干预变量对绿色消费行为作用的研究假设86-91
- 4.3.1 政策法规对绿色消费行为作用的研究假设86-88
- 4.3.2 激励机制对绿色消费行为作用的研究假设88-89
- 4.3.3 宣传教育对绿色消费行为作用的研究假设89-91
- 4.4 个体心理认知变量对绿色消费态度作用的研究假设91-93
- 4.4.1 个体责任感对绿色消费态度作用的研究假设91-92
- 4.4.2 感知行为有效性对绿色消费态度作用的研究假设92-93
- 4.5 个体心理认知变量对绿色消费行为作用的研究假设93-95
- 4.5.1 个体责任感对绿色消费行为作用的研究假设93-94
- 4.5.2 感知行为有效性对绿色消费行为作用的研究假设94-95
- 4.6 绿色消费态度对绿色消费行为作用的研究假设95
- 4.7 调节效应的研究假设95-100
- 4.7.1 绿色购买环节调节效应研究假设96-97
- 4.7.2 绿色产品使用环节调节效应研究假设97-99
- 4.7.3 废弃物处置环节调节效应研究假设99-100
- 4.8 研究假设体系100-101
- 4.9 本章小结101-102
- 第5章 研究设计102-125
- 5.1 问卷设计102-103
- 5.1.1 调研方法选择102
- 5.1.2 被试者选择102-103
- 5.1.3 问卷结构103
- 5.2 变量测量103-119
- 5.2.1 个体心理认知变量测量104-106
- 5.2.2 政策干预变量测量106-108
- 5.2.3 绿色消费态度测量108-111
- 5.2.4 绿色消费行为变量测量111-114
- 5.2.5 调节变量测量114-119
- 5.3 小规模调研与量表优化119-120
- 5.4 研究模型选择120-121
- 5.5 研究方法选择121-124
- 5.5.1 问卷调查法121
- 5.5.2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121-124
- 5.6 本章小结124-125
- 第6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125-198
- 6.1 问卷的描述性分析125-131
- 6.1.1 样本描述125-127
- 6.1.2 问卷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27-131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131-142
- 6.2.1 信度分析131-135
- 6.2.2 效度分析135-142
- 6.3 潜变量相关性分析142-146
- 6.3.1 绿色产品购买行为研究的潜变量相关性分析142-144
- 6.3.2 绿色产品使用行为研究的潜变量相关性分析144-145
- 6.3.3 废弃物处置行为研究的潜变量相关性分析145-146
- 6.4 研究假设检验146-175
- 6.4.1 绿色购买行为研究中的假设检验146-156
- 6.4.2 绿色产品使用行为研究模型中的假设检验156-165
- 6.4.3 废弃物处置行为研究模型的假设检验165-175
- 6.5 人.统计变量的群组分析175-194
- 6.5.1 绿色购买环节中的群组分析175-181
- 6.5.2 绿色产品使用环节中的群组分析181-188
- 6.5.3 废弃物处置环节中的群组分析188-194
- 6.6 不同因素在三种绿色消费行为中的作用差异分析194-197
- 6.6.1 个体心理因素在三种绿色消费环节中的作用差异分析194-195
- 6.6.2 政策干预变量在三种绿色消费行为中的作用差异分析195-197
- 6.7 本章小结197-198
- 第7章 推动绿色消费发展的政策干预路径与实现策略198-207
- 7.1 干预绿色消费行为的基本思路198
- 7.2 基于个体心理认知和政策干预变量的政府干预路径198-201
- 7.2.1 基于个体心理变量的干预路径199
- 7.2.2 基于干预政策变量的干预路径199-201
- 7.3 政府干预策略201-204
- 7.3.1 加强对于个体心理的干预策略201
- 7.3.2 综合运用多种措施的干预策略201-202
- 7.3.3 着力提升个体信任的干预策略202-203
- 7.3.4 推广新兴媒体应用的干预策略203
- 7.3.5 提供便利的外部条件干预策略203-204
- 7.4 基于个体心理认知和政策干预变量的干预策略效果评价204-205
- 7.4.1 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干预策略的评价指标204
- 7.4.2 基于个体心理和政策干预变量的政府干预策略效果评价204-205
- 7.5 本章小结205-207
- 结论、不足与展望207-210
- 参考文献210-232
- 附录 A232-237
- 附录 B237-24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242-244
- 致谢244-245
- 作者简介24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岩;;家庭异质性因素对城市居民能源使用行为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王建明;;资源节约意识对资源节约行为的影响——中国文化背景下一个交互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3 张自成;朱伏先;;TRIP钢无缝管的开发及其成形性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4年02期
4 Zhang Zicheng;Zhu Fuxian;;Development and formability analysis of TRIP seamless steel tube[J];Engineering;2014年03期
5 许进杰;;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研究述评[J];创新;2014年05期
6 胡德胜;;我国水科学知识教育的法律规制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7 劳可夫;;消费者创新性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04期
8 黄雪丽;路正南;Yasong (Alex) WANG;;基于TPB和VBN的低碳旅游生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构建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1期
9 郑巍;魏诗宁;;低碳城市与能源科普新范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11期
10 陈凯;彭茜;;绿色消费态度-行为差距分析及其干预[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露;碳标签对低碳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岳婷;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及引导政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3 魏欣;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么桂杰;儒家价值观、个人责任感对中国居民环保行为的影响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吴波;道德认同与绿色消费—环保自我担当的中介作用[D];南开大学;2014年
6 张自成;高强塑性TRIP钢无缝管的开发及其内高压成形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7 孙艺文;消费伦理约束下消费者产品功能需求意向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杨树;中国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及节能消费激励政策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萍;公交分时定价下居民出发时间选择意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陈韦呈;媒体导向、绿色认知对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连杰;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心理所有权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朱英兰;个人感知因素对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李义猛;顾客绿色消费行为与价格补贴政策对供应链生产策略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6 徐U
本文编号:441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4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