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可变的产品生产与配送调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时间可变的产品生产与配送调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顾客对产品生产与配送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未及时送达顾客的产品往往导致顾客索赔或商家信誉损失。为了应对产品生产与配送时效的需求,厂商会根据较方便获得的越来越丰富的生产与配送运作信息,制定产品生产与配送的最优调度顺序。由于受工作人员及机器等的学习效应/老化效应影响,产品在实际生产或配送中的处理时间往往会随其所在调度处理的序列位置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显然会影响厂商的产品运作调度的效益与效率。考虑产品生产与配送任务处理时间可变性的调度研究近年才刚刚兴起,系统分析产品处理时间可变影响下考虑机器维护、两个代理以及产品分组等具体调度的成果甚少。为此,本文在产品处理时间可变影响情形下,分别针对机器维护、两个代理以及产品分组加工以及产品生产与配送集成下的调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相应的调度模型,设计确定最优调度方案的求解算法。首先,研究任务处理时间可变的带有机器维护情形下的生产调度。在最小化任务处理时间表长、最小化完工时间总和以及最小化调度总代价等目标要求下,分别建立考虑一般性函数形式的任务处理时间影响及机器计件维护的单机调度模型,研究给出确定相应最优调度方案的求解算法,并分析得到求解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均为O04)。在任务的实际处理时间可以表示为基本处理时间函数和排序位置函数乘积的特殊情形下,运用改进的LPT算法求得最优的调度方案,证明了求解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为O(n2logn)。第二,研究任务处理时间可变的两个协同代理情形下的生产调度。先在最小化处理时间表长的多项式目标函数的目标要求下,建立不考虑计件维护的两个协同代理的单机调度模型,给出了确定最优调度方案的多项式时间算法,并分析得到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接着在最小化处理时间表长的多项式目标函数的要求下,建立考虑计件维护的两个协同代理的单机调度模型,也给出了求得最优调度方案的多项式时间算法及其计算复杂度。第三,研究任务处理时间可变的考虑机器固定周期维护的生产调度。先在最小化处理时间表长的目标要求下,建立机器周期维护的单机调度模型,并给出求得近似最优调度方案的多项式近似算法,分别得到算法的最坏情况比、计算复杂度、以及表现界。接着针对机器周期维护的单机调度模型,给出求得近似最优调度方案的混合进化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给出的进化算法能高效地求得近似最优的调度方案。第四,研究考虑任务处理时间可变影响和任务分组技术的生产调度。先在最小化处理时间表长要求下,分别建立考虑一般性处理时间可变影响的单机分组调度模型,给出了求得最优单机器分组调度方案的求解算法,并证明了求解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均为O(n3)。接着在最小化处理时间表长要求下,基于任务实际处理时间以及任务分组准备时间都可以表示为基本处理时间函数和排序位置函数乘积的特殊处理时间可变影响,建立相应的单机器分组调度模型,分析得到可运用LPT算法得到最优的单机分组调度方案,并证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为O(n log n)最后在最小化机器总负荷的要求下,建立考虑一般性处理时间可变影响的平行机分组调度模型,并给出了求得最优平行机分组调度方案的求解算法,并证明了求解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为O(n3)。第五,研究老化影响的单个顾客的产品生产与配送集成调度。先在最小化处理时间表长要求下,建立了老化影响下生产调度模型,并运用LPT算法求得最优单机生产调度方案,分析得出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均为O(n log n)。接着然后在最小化配送任务完成时间的要求下,建立老化影响的生产与配送集成调度和式模型以及乘式模型,分别依据求解最优生产调度所得到的结论给出和式模型及乘式模型的多项式最优求解算法,并分析得到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也为O(n log n)。第六,研究任务处理时间可变的多个顾客的生产与配送集成调度。先在最小化配送任务完成时间的目标要求下,建立任务处理时间可变的单台生产机器多个顾客的生产与配送集成调度模型,并结合生产调度的求解算法结论和独立即时配送模式的性质,分析给出求得最优调度方案的多项式时间算法。然后在最小化配送任务完成时间的目标要求下,建立多台生产机器多个顾客的生产与配送集成调度模型,并分析给出求得近似最优的调度方案的多层代码的遗传进化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所给的遗传进化算法可以在合理时间里得到近似最优的生产与配送集成调度方案。本文针对处理时间可变情形下的产品生产调度、生产与配送集成调度的研究成果,丰富了调度领域相关研究理论,对实际应用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关键词】:调度 时间可变 维护 分组调度 集成调度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4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文献综述15-27
- 1.2.1 描述处理时间可变的函数形式及调度15-20
- 1.2.2 考虑机器维护生产调度20-23
- 1.2.3 考虑分组技术的生产调度23-24
- 1.2.4 生产与配送集成调度24-27
- 1.3 研究评述27-28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8-31
- 1.4.1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28-31
- 1.4.2 研究方法31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31-32
- 1.6 相关概念、符号及理论32-40
- 1.6.1 基本调度概念32-33
- 1.6.2 基本调度符号33-37
- 1.6.3 基本调度方法37-40
- 第2章 计件维护调度40-54
- 2.1 问题描述及模型40-42
- 2.2 调度模型分析42-44
- 2.3 最小化处理时间表长的求解算法分析44-48
- 2.3.1 一般时间44-45
- 2.3.2 特殊时间45-48
- 2.4 最小化总完工时间的求解算法分析48-50
- 2.5 最小化总代价的求解算法分析50-53
- 2.6 本章小结53-54
- 第3章 协同代理调度54-70
- 3.1 问题描述及模型54-57
- 3.2 调度模型分析57-59
- 3.3 不考虑机器维护的求解算法分析59-64
- 3.4 考虑机器维护的求解算法分析64-69
- 3.5 本章小结69-70
- 第4章 周期维护调度70-90
- 4.1 问题描述及模型70-71
- 4.2 调度模型分析71-73
- 4.3 求解模型的多项式近似算法分析73-84
- 4.3.1 算法的计算复杂度73-76
- 4.3.2 算法的最坏情况比76-79
- 4.3.3 算法的表现界79-84
- 4.4 求解模型的混合进化算法分析84-88
- 4.4.1 算法原理84-86
- 4.4.2 数值算例86-88
- 4.5 本章小结88-90
- 第5章 任务分组调度90-103
- 5.1 问题描述及模型90-91
- 5.2 调度模型分析91-93
- 5.3 最小化处理时间表长的求解算法分析93-96
- 5.4 最小化平行机总负荷的求解算法分析96-101
- 5.4.1 算法原理96-99
- 5.4.2 数值算例99-101
- 5.5 本章小结101-103
- 第6章 单顾客集成调度103-116
- 6.1 问题描述及模型103-106
- 6.2 调度模型分析106-109
- 6.3 和式模型的求解算法分析109-113
- 6.4 乘式模型的求解算法分析113-115
- 6.5 本章小结115-116
- 第7章 多顾客集成调度116-126
- 7.1 问题描述及模型116-118
- 7.2 调度模型分析118-119
- 7.3 单生产机器情形的多项式最优算法分析119-121
- 7.4 多生产机器情形的遗传进化算法分析121-125
- 7.4.1 算法原理121-123
- 7.4.2 数值算例123-125
- 7.5 本章小结125-126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26-129
- 8.1 研究总结126-128
- 8.2 研究展望128-129
- 参考文献129-137
-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与科研情况137-139
- 致谢1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华强;;标准化县级调度所建设浅议[J];科技资讯;2010年22期
2 孙爱民;;动力与压力实现小组的使命[J];中国质量;2008年08期
3 云杰;张密生;王伟;;调度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07期
4 孙昊;蒋厚明;;节能发电的调度风险分析及优化[J];热带农业工程;2013年05期
5 薛建新,杜新华;调度所奖金分配办法的改革实践[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年04期
6 姜桂平;;提高路局调度所职工队伍素质的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13年03期
7 石波;;打造“一专多能”党员队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年20期
8 辛士波;吕辉;孙超;;面向服务集成的煤炭企业发运调度系统研究[J];中国矿业;2011年06期
9 杜建祥;步路明;;开发调度生产集成管理系统[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年29期
10 董鹏;陈建铭;吴楣;张灵娟;商茹;陈贺璋;;诌议现代制造业生产调度策略[J];西部财会;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功;;现阶段加强调度培训教育方面的初步探讨[A];《河南铁道》2011年第6期[C];2011年
2 王文林;;利用关联技术的新型调度检修申请票管理系统[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玉书;;强化调度组织提高新图效能[A];河南省铁道学会2007年学术活动月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4 吴春生;;关于调度所绩效工作的分析与探讨[A];《河南铁道》2011年第3期[C];2011年
5 孙玉书;;强化调度组织 提高新图效能[A];河南省铁道学会2007年学术活动月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张永强;;调度SCADA系统在检修中的运用[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 电力分卷)[C];2006年
7 邓清华;;牵引供电调度管理模式探讨[A];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新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端木彬;高军;谢芳;;工作流平台在调度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锋;吴劲晖;周剑波;赵良;;基于SSTLF与AGC的机组出力调度系统设计[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雷中林;何世伟;鲁放;;铁路区域调度车流优化调整问题的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及遗传算法[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强化制度建设 运用信息化手段 全面夯实调度安全管理基础[N];人民铁道;2008年
2 通讯员 何卫东 赵洲;南昌局调度所加大车底整备力度[N];人民铁道;2009年
3 陈明才 张发政 肖祖高;缺电时期 调度所的酸甜苦辣[N];西南电力报;2004年
4 迟荣民 马学利;调度标准化 不疏忽任何一个细节[N];国家电网报;2010年
5 韩玉芳;锡林郭勒电业局调度所安全运行4354天[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6 何卫东 邋龚人宙;南昌局出台异地职工通勤乘车办法[N];人民铁道;2007年
7 记者 焦军利 通讯员 刘玉昆;栾城供电开发程序保障调度安全[N];中国电力报;2010年
8 王玲;栾岚:调度所里“领头雁”[N];东北电力报;2004年
9 王军兰;吕梁供电分公司调度所注重学习强化管理力促发展[N];吕梁日报;2011年
10 严琪 张亮;精心调度数十载握牢安全主动权[N];国家电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宇;基于典型任务的多星协同调度关键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虞先玉;时间可变的产品生产与配送调度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杨明;电力系统超前调度理论与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龙;太原地县级电网备用调度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谢陈宁;分布式图并行计算框架的调度分析与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吴满金;公共自行车系统自然租赁需求预测与多目标调度方法[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立峰;调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5 刘鹏娟;公交调度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冯丽;包头供电局调度MIS的设计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7 张正中;新能源并网调度支持系统厂站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孙子萍;长治地区调度申请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9 史金茂;鄂尔多斯电业局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10 宋广千;ND120调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本文关键词:时间可变的产品生产与配送调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1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81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