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17:38

  本文关键词: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安全评价 旅游安全度 游客安全感 旅游目的地 旅游安全预警


【摘要】:随着全球化力量推进和中国社会转型加速,目的地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内部与外部旅游安全风险,不断撞击着当下游客和市民共享的生活空间。日益频发的旅游安全事件和事实似乎表明:目的地正在进入一个“风险世界”。一旦这种旅游安全风险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将给目的地旅游系统的稳定性带来灾难性影响。虽然目的地旅游安全风险的威胁正在不断加剧,但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以旅游安全风险防范为重点,积极推动实施“安全旅游目的地”战略。在这样的现实和制度背景下,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研究问题亟待学术关注,同时急需给予科学的理论解释与实践运行。因此,本研究尝试以目的地旅游安全内涵为切入点,采用客观和主观双重视角的分析框架,试图回答如何客观评价目的地旅游安全状况、游客是怎么评价目的地旅游安全两个研究问题,以此对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做出理论诠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和社会脆弱性理论,建构旅游安全抵抗力—入侵度的目的地旅游安全度客观评价模型;借鉴期望差异理论,建构游客安全期望—感知的目的地游客安全感主观评价模型。同时,分别通过搜集历时性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模型和游客安全感评价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并应用经过拟合检验后的评价模型,测算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指数和游客安全感指数,依据评价指数,进而做出旅游安全预警判断。基于上述逻辑思路,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从目的地旅游安全客观角度来看: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是旅游安全抵抗力与旅游安全入侵度博弈的结果。(1)目的地旅游系统抵抗力的评价可以通过其活力、结构和恢复力三个维度来衡量。目的地旅游安全活力源于经济能力和安全投入;构成目的地旅游安全结构的是安全组织、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和安全环境;支撑目的地旅游安全恢复力的动力是社会保障和应急管理能力。经验证,目的地旅游应急管理能力对目的地旅游安全抵抗力的作用最大,目的地的经济能力的影响作用次之,旅游安全保障的影响作用最弱。(2)目的地旅游系统的入侵度主要来自外在自然灾害风险入侵和内在的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风险入侵。经验证,目的地自然灾害对旅游安全入侵风险最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入侵影响次之;事故灾难的入侵威胁程度最低。(3)整体上看,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抵抗力呈增长态势,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昆明、西安市旅游安全抵抗力较突出;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入侵度态势差异显著。上海、郑州、广州、重庆、兰州等城市的旅游安全风险入侵度较大,重庆居首位。但重庆、上海等城市的旅游安全风险呈降低趋势。(4)对全国31个城市2014年和2015年的旅游安全度进行预测,其中,2015年,重庆、上海、广州处于较差的中度预警状态;长春、天津、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处于预警的一般状态;处于安全状态的则有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太原、济南、西宁、贵阳、海口8个城市;其他城市均处于较安全状态。就目的地旅游安全主观视角而言: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是游客安全期望与安全感知差异的主观响应。(1)目的地游客安全感需从游客心理安全感和游客社会安全感两个方面进行诠释。游客心理安全感包括人际交往安全感、主观控制安全感和自我认同安全感三维度;游客社会安全感包括治安状况安全感、旅游环境安全感、服务要素安全感、安全信息安全感和地域文化安全感五个维度。(2)经验证,游客安全期望对安全感知有正向影响;游客安全期望对安全认知评价有负向影响;游客安全感知对安全认知评价有正向影响;游客安全期望对安全感有负向影响;游客安全感知对安全感有正向影响;游客安全认知评价对游客安全感有正向影响。(3)随机抽样的样本城市整体数据分析表明,目的地游客社会安全感处于中度预警的较差状态,目的地游客心理安全感指数处于中度预警的较差状态,目的地游客安全感处于中度预警较差状态。(4)从样本城市游客安全感的指数与旅游安全度指数比较发现,目的地旅游安全度与游客安全感指数存在着不完全匹配状态。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目的地旅游安全治理的政策建议:形成目的地旅游安全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目的地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夯实旅游安全管理基础,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健全目的地旅游安全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旅游应急处置流程,推进旅游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加强旅游安全合作,推动旅游安全协同治理;完善目的地旅游安全风险化解机制;形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反馈机制。
【关键词】:旅游安全评价 旅游安全度 游客安全感 旅游目的地 旅游安全预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1章 绪论14-26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4-19
  • 1.1.1 选题背景14-17
  • 1.1.2 研究问题17-19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9-21
  • 1.2.1 研究目的20
  • 1.2.2 研究意义20-21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1-24
  • 1.3.1 研究内容21-23
  • 1.3.2 研究方法23-24
  • 1.4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24-26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26-48
  • 2.1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历程27-28
  • 2.2 旅游安全评价的基础研究28-32
  • 2.2.1 旅游安全的相关基础研究28-31
  • 2.2.2 旅游安全评价的概念31-32
  • 2.3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的内容32-37
  • 2.3.1 旅游地安全的客观评价研究32-34
  • 2.3.2 旅游安全认知的主观评价研究34-37
  • 2.4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37-39
  • 2.4.1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的理论37-38
  • 2.4.2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的方法38-39
  • 2.5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的其它方面39-41
  • 2.5.1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的程序39
  • 2.5.2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结果的影响39-41
  • 2.6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评述41-46
  • 2.6.1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的基础:旅游安全概念的厘清41-43
  • 2.6.2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共识43-44
  • 2.6.3 旅游安全评价研究内容评述44-46
  • 2.7 本研究拟探索的方向46-48
  • 第3章 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的理论建构48-100
  • 3.1 目的地旅游安全:一个系统论视角的诠释48-55
  • 3.1.1 目的地旅游安全的概念界定48-51
  • 3.1.2 目的地旅游安全的构成要素51-53
  • 3.1.3 目的地旅游安全的主要特征53-54
  • 3.1.4 目的地旅游安全的影响因素54-55
  • 3.2 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客观与主观双重视角的解释55-98
  • 3.2.1 客观评价:目的地旅游安全度57-79
  • 3.2.2 主观评价:目的地游客安全感79-98
  • 3.3 本章小结98-100
  • 第4章 旅游安全度:目的地旅游安全客观评价研究100-177
  • 4.1 评价模型100-102
  • 4.2 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102-126
  • 4.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102-103
  • 4.2.2 指标体系结构和具体阐释103-116
  • 4.2.3 指标体系的合理性116-126
  • 4.3 评价模型拟合检验126-138
  • 4.3.1 分析方法126-128
  •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128-130
  • 4.3.3 模型拟合与修正130-138
  • 4.4 检验结果分析138-143
  • 4.4.1 目的地旅游安全抵抗力评价模型验证分析138-141
  • 4.4.2 目的地旅游安全入侵度评价模型验证分析141-143
  • 4.5 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分析143-176
  • 4.5.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143-146
  • 4.5.2 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测算146-147
  • 4.5.3 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等级划分147-149
  • 4.5.4 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结果149-160
  • 4.5.5 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指数预警160-176
  • 4.6 本章小结176-177
  • 第5章 游客安全感:目的地旅游安全主观评价研究177-246
  • 5.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177-182
  • 5.1.1 理论模型177-178
  • 5.1.2 研究假设178-182
  • 5.2 研究设计182-188
  • 5.2.1 问卷设计182-183
  • 5.2.2 变量的测度与操作性定义183-188
  • 5.3 小样本数据测试188-198
  • 5.3.1 小样本数据收集188-189
  • 5.3.2 小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189-198
  • 5.4 大样本数据测试198-233
  • 5.4.1 大样本数据收集198-199
  • 5.4.2 大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99-202
  • 5.4.3 大样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202-227
  • 5.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227-233
  • 5.5 目的地游客安全感评价分析233-244
  • 5.5.1 观测变量权重系数的确定233-235
  • 5.5.2 目的地游客感指数测算235-236
  • 5.5.3 目的地游客安全感等级划分236-237
  • 5.5.4 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指数评价237-242
  • 5.5.5 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指数预警242-244
  • 5.6 本章小结244-246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246-258
  • 6.1 研究结论246-251
  • 6.1.1 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是旅游安全抵抗力与旅游安全入侵度博弈的结果246-248
  • 6.1.2 目的地游客安全感是游客安全期望与游客安全感知差异的主观响应248-250
  • 6.1.3 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是主观和客观双重整合的判定结果250-251
  • 6.2 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251-256
  • 6.2.1 目的地旅游安全度:增强抵抗力,,规避风险入侵252-253
  • 6.2.2 目的地游客安全感:实现期望与感知间的高度协调253-254
  • 6.2.3 目的地旅游安全:追求主观与客观的高度耦合254-255
  • 6.2.4 理论上的高度均衡与现实中的底线思维255-256
  • 6.3 本章小结256-258
  • 第7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258-270
  • 7.1 政策建议258-267
  • 7.1.1 形成目的地旅游安全第三方评价机制258-259
  • 7.1.2 构建目的地旅游安全预警机制259-260
  • 7.1.3 夯实旅游安全管理基础,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260-261
  • 7.1.4 健全目的地旅游安全公共服务体系261-263
  • 7.1.5 规范旅游应急处置流程,推进旅游紧急救援机制建设263-264
  • 7.1.6 加强旅游安全合作,推动旅游安全协同治理264-265
  • 7.1.7 完善目的地旅游安全风险化解机制265
  • 7.1.8 形成目的地旅游安全评价反馈机制265-267
  • 7.2 研究展望267-270
  • 7.2.1 可能的创新点267-268
  • 7.2.2 研究局限268
  • 7.2.3 未来延伸方向268-270
  • 参考文献270-282
  • 致谢282-286
  • 附录286-313
  • 附录 1:目的地游客安全感调查问卷286-288
  • 附录 2:2003~2013 年全国31个地区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指数数据288-31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313-315


本文编号:918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918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9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