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9:02

  本文关键词: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养老保险 财政负担 可持续性 制度设计


【摘要】:社会养老保险关乎人民福祉,维护着社会稳定。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政府有责任维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迅猛来袭,世界各国均感受到来自养老保险制度收支平衡方面的压力,其中,面临的最大困扰便是可持续性问题,这是一个被社会广泛而深切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当关于养老金“亏空”的信息频频出现在公共视野中时,民众的担忧自然不言而喻:如果在未来真的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那么当前的缴费是否还能换来日后的养老无忧?出于对养老保险制度信心不足,民众很可能会选择退出养老保险,这样只能继续加剧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风险,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事实上,当养老保险基金难以为继时,财政资金通常是首选的资金补给来源。从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日起,国家财政就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养老保险制度自身具有一定的收入能力,而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也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取决于财政负担能力的可持续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人口结构转变等关键时期,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因素后基金已收不抵支,且相比前几年的预算执行情况,“亏空”越来越大。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剔除财政补贴后,2015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相减,“亏空”3024.87亿元,比2014年1563亿元的收支缺口显著扩大,而在2012年,这一指标还为正值。也就是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总体运行平稳,多是因为政府在承担着“兜底”的财政责任,不断地为养老保险制度提供财政补贴。随着养老保险制度基金收支平衡压力的增大,政府面临的财政负担也在逐渐增大。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过程来看,虽然政府不断地调整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功能定位,实现了由最初的财政包揽向国家、企业(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的过渡,但此消彼长,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仍在逐年攀升。然而,对于更多是发挥“兜底”责任的政府来说,这种常态化的增长态势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长此以往,如果超出财政负担能力,不仅会拖垮经济,更不利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归结起来,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的风险主要有: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后盾——财政收入增速也随之放缓;二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据测算,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5.5%,2020年将达到17.7%,2050年将进一步增至31.5%。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和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将使养老保险的资金“出口”大于“入口”,多个地区已经可预见地出现支付危机;三是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上不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四是隐性债务负担显性化所带来的支出压力增大。这些风险最终都指向一个关键性问题,那就是财政能否持续弥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如果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具有可持续性,那么尚可从长计议,小心防范;如果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不具有可持续性,提早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便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基金筹集和养老金给付环节上的财政责任,发现政府承担的财源责任和管理责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分别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测期为2015年—2050年,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预测期内,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大致在6%左右,意味着政府每年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6%左右来弥补养老保险制度的收支缺口。这一结论基本符合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预测期内政府对养老保险的支出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仍需防范各种潜在风险的冲击,避免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枯竭甚至出现巨额赤字。为了使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不仅要继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还要采取措施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支柱的功能、多渠道筹措养老保险资金和完善养老保险基金预算。
【关键词】:养老保险 财政负担 可持续性 制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3
  • 1 导论13-2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3-16
  • 1.1.1 选题背景13-15
  • 1.1.2 研究意义15-16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16-21
  • 1.2.1 关于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研究17-18
  • 1.2.2 关于空账问题和隐性债务的研究18-19
  • 1.2.3 关于养老保险财政负担和可持续性的研究19-20
  • 1.2.4 关于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研究20-21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21-23
  • 1.3.1 研究思路21-22
  • 1.3.2 研究方法22
  • 1.3.3 研究内容22-23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23-25
  • 1.4.1 创新之处23-24
  • 1.4.2 不足之处24-25
  • 2 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25-41
  • 2.1 养老保险25-27
  • 2.1.1 养老保险的层次25-26
  • 2.1.2 社会养老保险及其本质26-27
  • 2.2 财政负担27-31
  • 2.2.1 财政负担的内涵28
  • 2.2.2 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统计口径28-29
  • 2.2.3 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表现形式29-31
  • 2.3 财政支持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31-36
  • 2.3.1 公共财政支出相关理论31-33
  • 2.3.2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33-34
  • 2.3.3 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财政责任34-35
  • 2.3.4 政府间职能划分理论35-36
  • 2.4 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的可持续发展36-41
  • 2.4.1 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的可持续性36-38
  • 2.4.2 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38
  • 2.4.3 相关指标体系38-41
  • 3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及财政功能定位41-56
  • 3.1 针对企业人员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41-48
  • 3.1.1 国家保障阶段:国家完全承担42-43
  • 3.1.2 企业保障阶段:国家部分承担43-44
  • 3.1.3 社会统筹阶段:社会共济下国家承担管理责任44-45
  • 3.1.4 统账结合阶段:国家承担“兜底”责任45-48
  • 3.2 针对普通居民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48-52
  • 3.2.1 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阶段:农民自助养老48-49
  • 3.2.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阶段:农民缴费政府补贴49-50
  • 3.2.3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并行阶段:居民缴费政府补贴50
  • 3.2.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阶段:个人缴费政府补贴50-52
  • 3.3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52-56
  • 3.3.1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前:财政供养为主52-53
  • 3.3.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后:单位和个人承担为主53-56
  • 4 我国养老保险财政支出与负担状况分析56-77
  • 4.1 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的差异化56-59
  • 4.1.1 基金筹集责任差异56-57
  • 4.1.2 养老金给付责任差异57
  • 4.1.3 总体财政责任差异57-59
  • 4.2 财政责任的基础条件分析:我国财政的收支状况及发展趋势59-62
  • 4.2.1 财政收支的总体规模59-60
  • 4.2.2 财政收支的结构60-61
  • 4.2.3 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的未来趋势61-62
  • 4.3 我国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62-77
  • 4.3.1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62-67
  • 4.3.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67-71
  • 4.3.3 企业年金基金市场总体状况71-73
  • 4.3.4 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情况分析73-77
  • 5 影响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的风险因素77-109
  • 5.1 经济发展状况77-82
  • 5.1.1 经济快速发展与新常态77-79
  • 5.1.2 经济新常态与经济周期波动79-81
  • 5.1.3 经济新常态对我国财政支持养老保险的影响81-82
  • 5.2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82-93
  • 5.2.1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82-84
  • 5.2.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84-88
  • 5.2.3 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与特征88-91
  • 5.2.4 人口测度的主要参数91-92
  • 5.2.5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的冲击92-93
  • 5.3 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因素93-104
  • 5.3.1 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能力93-96
  • 5.3.2 抵御人口老龄化的自动平衡机制96
  • 5.3.3 养老保险制度的参数设计因素96-104
  • 5.4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负担104-109
  • 5.4.1 养老保险方面的隐性债务104
  • 5.4.2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产生背景104-106
  • 5.4.3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显性化106-107
  • 5.4.4 隐性债务对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冲击107-109
  • 6 我国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109-122
  • 6.1 养老保险财政供给的发展趋势109-115
  • 6.1.1 GDP与财政收入历史增长情况分析109-110
  • 6.1.2 GDP与财政收入未来增长情况预测110-115
  • 6.2 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发展趋势115-122
  • 6.2.1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需求预测115-117
  • 6.2.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未来的财政负担分析117-119
  • 6.2.3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未来的财政负担分析119-122
  • 7 制度设计与机制优化:实现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设想122-131
  • 7.1 在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122-123
  • 7.1.1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与强化绩效管理并重122-123
  • 7.1.2 压缩行政管理费用123
  • 7.2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123-126
  • 7.2.1 加快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123-125
  • 7.2.2 构建动态的养老保险调整机制125-126
  • 7.3 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支柱的功能126-128
  • 7.3.1 完善企业年金制度与推进职业年金制度改革126-127
  • 7.3.2 支持、规范商业养老保险127-128
  • 7.3.3 大力促进养老金融业的发展128
  • 7.4 多渠道筹措基本养老保险资金128-129
  • 7.4.1 加大划拨国有资产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的力度128-129
  • 7.4.2 探索发行养老保险特种国债129
  • 7.4.3 通过社会力量充实养老保险基金129
  • 7.5 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基金预算129-131
  • 7.5.1 坚持以收定支、以筹定支的原则130
  • 7.5.2 严格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审批与执行130
  • 7.5.3 定期公开养老保险基金决算130-131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131-132
  • 参考文献132-142
  • 后记142-144


本文编号:937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937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