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公共财政视角的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03:23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方公共财政视角的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物权 不动产税 房地产税 资源税 地方公共财政
【摘要】: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与机制设计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土地制度与不动产税制度进行优化设计,借鉴了土地制度与不动产税制度的国际经验,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与不动产税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当前现状,从地方公共财政的角度提出我国土地物权制度及房地产税制度的优化方案。为便于房地产税的顺利实施,还给出了设定与房地产税开征激励相容的引导机制的方案建议。 历史的纵向分析表明,中国具有对房产和地产分别课税的传统。国别的横向比较表明,房地产税可分为对房产和地产分别课税或对房屋和土地分别课税的个别财产税以及对房屋和土地合并课税的一般财产税两类三种模式。结合历史的纵向分析与国别的横向比较,本文认为我国房地产税应采取对房产和地产分别课税的个别财产税模式,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本文设计出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闲置土地税在内的我国房地产税优化方案。作为对房地产税的补充,本文同时探讨了我国资源税的优化。 由于不动产税与不动产物权密切相关,在探讨不动产税的同时,本文也对我国不动产物权制度的历史演变以及国际不动产物权制度的借鉴进行了研究。为配合房地产税顺利开征,在明清永佃权、清租界永租权、建国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借鉴波兰和前苏联曾实施过的永久土地使用权,本文提出我国应采取“免费续期,定期登记”的长期土地使用权制度,赋予土地使用者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通过对人口、疆域、经济总量这三项指标的综合排名,本文界定出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印尼这八个“大国”,分析其“大国”财政的特点。就财政体制而言,这几个“大国”的共同特征是均实行财政联邦制,通过征收不动产税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筹集资金。我国唐朝中叶一度出现地方财政现象,但没有形成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反而因藩镇割据导致王朝覆灭。借鉴国际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本文提出以公共财政约束地方政府,通过开征房地产税引入地方政府与辖区纳税人利益相容的激励机制,让地方纳税人通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加强对于地方政府的监督,让广大人民群众来分解中央政府与日俱增的政治压力。 利用双重差分法(DID),本文对沪渝房产税试点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房产税开征对两地房价的影响方向截然相反。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区分了房地产税的消费税成分与资本所得税成分,探讨了房地产税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以及房地产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世界各国开征不动产税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以及促进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我国开征房地产税,除了这两项基本功能之外,其实际功能还在于规范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国家治理机制以及消除房地产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内生增长。 就路径实现而言,本文设计了与房地产税开征激励相容的引导机制,包括结构性减税、对房地产税纳税人开放户籍、小产权房有条件合法化、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及社会信用体系、推行预算民主等。由于土地批租时间早、产业升级效果佳、外来人口及小产权房占比较高,深圳适宜列为推行房地产税试点的第一批城市。当前我国应从大战略的视角出发,以房地产税改革为突破口,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在地方政府层面大力推行地方公共财政建设,创造制度红利,凝聚社会共识,建立起一个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并有助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包括房地产税和资源税在内的不动产税制。
【关键词】:物权 不动产税 房地产税 资源税 地方公共财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3;F812.42
【目录】:
- 论文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导论13-3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3-20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20-22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22-26
- 第四节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26-3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31-58
- 第一节 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综述31-40
- 第二节 财政联邦主义与地方公共财政40-43
- 第三节 产权理论与代理理论43-48
- 第四节 制度变迁与机制设计48-56
- 第五节 小结56-58
- 第三章 中国不动产物权兴废与税制沿革58-87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田制与赋役制度58-75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租界的永租制与房地产税制75-79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私有制与房地产税制79-82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制度与房地产税制82-84
- 第五节 评述与小结84-87
- 第四章 中国大陆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87-114
- 第一节 中国大陆不动产物权现状87-101
- 第二节 中国大陆不动产税制现状101-113
- 第三节 小结113-114
- 第五章 中国港澳台地区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114-132
- 第一节 中国香港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114-120
- 第二节 中国台湾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120-129
- 第三节 中国澳门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129-130
- 第四节 评述与小结130-132
- 第六章 国际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132-179
- 第一节 土地私有为主的国家不动产物权现状132-141
- 第二节 土地公有为主的国家不动产物权现状141-148
- 第三节 不对保有土地单独课税的国家不动产税制现状148-158
- 第四节 对保有土地单独课税的国家不动产税制现状158-175
- 第五节 评述与小结175-179
- 第七章 不动产税与地方公共财政179-209
- 第一节 制度均衡大国的地方财政特征179-186
- 第二节 中国地方财政的形成与发展186-191
- 第三节 分权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191-194
- 第四节 我国不动产市场中的央地博弈与地方机会主义194-202
- 第五节 以公共财政约束地方政府202-208
- 第六节 小结208-209
- 第八章 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设计209-245
- 第一节 从开征物业税转向开征房地产税209-212
- 第二节 路径依赖下我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的路线选择212-217
- 第三节 我国土地物权制度与批租制度改革217-225
- 第四节 我国房地产税及资源税税制优化设计225-231
- 第五节 沪渝房产税试点的经济效应231-243
- 第六节 小结243-245
- 第九章 中国不动产税功能定位及引导机制设计245-272
- 第一节 房地产税与房地产市场245-249
- 第二节 房地产税的税负归宿249-254
- 第三节 房地产税与经济内生增长254-259
- 第四节 我国不动产税的功能定位259-265
- 第五节 房地产税开征引导机制设计及政策建议265-270
- 第六节 小结270-272
- 结语272-276
- 附录276-278
- 附图:1953年北京市房地产税收款书278-281
- 参考文献281-294
- 后记294-295
- 科研成果2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侯宁;顾凯平;朱学群;王曼;李,
本文编号:991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99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