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份额演变的研究—企业和劳动双重异质性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05 20:27
本文关键词:中国劳动份额演变的研究—企业和劳动双重异质性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份额 演变 双重异质性 供求矛盾 制度因素
【摘要】:围绕双重异质性条件下劳动份额随产业升级如何演变,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二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章本文将在回顾和总结现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全文的分析框架。文中将建立一个双重异质性条件下劳动份额演变趋势走向的数理模型,以在数理上描述我国特定时期劳动份额走向的特征。接下来着重构建一个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解释这些特征的原因。在这个模型中,产业升级、高技术产业和企业的成长引致了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的增加是客观诱因,国力薄弱加上制度因素导致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高技术企业选择通过要素替代方式实现产出增长。这样高技术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就降低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工资增长率要明显低于产出增长率,劳动份额因此下降,这还进一步抑制了高素质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由于高素质劳动者供给小于需求,这使得本来就供大于求的低素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比进一步增加。低技术企业劳动份额降低。劳动份额整体下降,只有当要素替代成本超过高素质劳动力供给增长的成本时情况才可能逆转。这个逻辑本文的核心思想。第三章研究企业异质性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加入劳动异质性后劳动者平均报酬水平差异的变化。首先从生产率水平、人均资本密集度和企业规模等几个方面比较高技术和低技术企业的差异;从能力素质、生产率水平等方面对比高素质和低素质劳动者的异质情况。随后本文分析企业异质性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即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最后本文分析高技术企业和低技术企业的真实人均报酬差距,判断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差距对人均工资差距影响的大小。第四章是本文定性分析的重点内容。本章首先分析高素质劳动力的供求结构。接着分析导致这种结构的制度原因及其变迁。本章的剩余部分着重分析高技术企业作为营利性的生产组织面对高素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时的反应以及劳动份额的演变。第五章是本文的定量分析部分。前文的分析留下了两个有待验证的问题:一是劳动份额的未来走向是否如本文的理论模型所预言的那样经历转折?二是技术进步的情况怎样?这两个问题无法通过定性分析解决,第一个问题由于是关于未来的趋势,没有现实资料,第二个问题中的技术进步无法量化,只能通过构建相关指数加以估计。因此本章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前半部分根据理论模型,构建劳动份额随产业升级进程演变的计量模型,从行业和微观两个角度估计劳动份额随产业升级的演变路径,尤其是检验其未来趋势与理论的一致性;后半部分在前人研究得基础上估计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及相应指数的增长率,比较两类企业相同指数和增长率的差异,进而分析高技术企业相对于低技术企业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程度并与前文的分析相对照。本章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全文的理论和定性分析。第六章是全文的总结结论。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劳动份额确实随着中国产业升级进程呈现先下降,后逐步上升的轨迹。本文的理论模型、定性和定量实证分析均证明了目前我国劳动份额处于下降阶段,并且劳动份额在高技术企业是处于一个比低技术企业更低的起点水平上下降,而低技术企业则是从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开始下降。本文的研究并没有发现我国劳动份额存在整体的或者局部的上升,这里认为劳动份额在产业升级达到一定水平后会上升是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预测。从理论上说,我国劳动份额下降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要么可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要么就是其存在和扩张本身需要成本,其不会一直扩张下去,等到导致劳动份额上升的因素发展到超过这些因素的时候,劳动份额自然会回升。从实证分析看,对我国劳动份额随产业升级的演变进行的回归分析中,无论从行业角度还是从微观企业角度,代表现状的解释变量一次项和预测未来趋势的二次项不仅均十分显著,而且其符号也完全符合先上升后下降的理论预期。因此可以得出劳动份额随产业升级进程先下降,后上升的结论。二、双重异质性是导致劳动份额演变轨迹存在的前提条件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中,少数技术先进的企业和多数比较落后的传统企业的存在使得生产方式、分配方式在技术水平相差明显的企业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使得两类企业的比重发生变化导致劳动份额随之变化成为必然。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目标又要求高技术企业逐步淘汰低技术企业,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不可避免的。而劳动异质性的存在使得情况更加复杂,高素质劳动力和低素质劳动力同时存在使得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素质方面又出现了分割,并且高技术企业只能与高素质劳动力匹配。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方面的特点导致其供给不足,这样高技术企业在生产扩张的过程中还面临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这就使高技术企业的反应更加复杂并且其影响还会传导到低技术企业并影响其就业和工资水平,如果只存在企业异质性而劳动力均是高素质的,那么这种复杂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情况就简单得多。三、高技术企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是导致劳动份额现阶段下降的直接原因。在我国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高技术企业逐步实现扩张,其产出稳步增长。这就使得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随之增长。但是我国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并没有随需求增加而同步实现增长,这就造成了高素质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企业只能通过要素替代的方式增加产出,进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不断降低到接近其供给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高技术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提高得比较缓慢,远远低于其产出水平的提高,而劳动力数量相对或者绝对减少。这两者共同造成高技术企业劳动份额下降。而高技术企业的情况传导到低技术企业造成其就业压力,低技术企业劳动份额也下降。这一切的直接原因就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四、导致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和企业选择要素替代的根本原因,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两类:历史传统和遗留问题、发展问题。延续了2000年以上的官本位思想和制度极大地挫伤了优秀人才成为非管理高素质劳动者的积极性,这对于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产生了釜底抽薪的影响;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历史不仅造成了中国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能力素质低下,还造成我国可以用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资源十分有限。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历史遗留问题。体制转轨时期的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安排造成了高素质劳动力培养资源的投放领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造成了本已有限的资源使用不当。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导致企业选择劳动增强型、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更加容易,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发展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49.2
,
本文编号:1256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25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