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高管股权激励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19:08
本文关键词: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高管股权激励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者 股权激励效果 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中,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利益冲突不仅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的激励管理者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成为了公司治理领域一直探寻的重要课题。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高管的中长期激励工具,它将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被全世界各大公司广泛采用。事实上,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股权激励在一定情形下会成为高管为自身谋取利益、侵蚀股东利益的工具。关于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究竟是降低还是加重了代理成本在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统一意见。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参与者,凭借其资金规模、信息收集与处理、专业分析与丰富经验等优势,具备监督高管参与公司治理的条件。在此背景下,亟待研究机构投资者能否在股权激励中发挥治理作用,提升股权激励效果。同时,随着中国机构投资者队伍的逐渐壮大,机构投资者是否充当公司治理角色本身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有关于机构投资者与股权激励效果关系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从而,本文以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高管股权激励效果研究为主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能满足迫切的现实需要。围绕本文的研究主题——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高管股权激励效果研究,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如下三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子问题展开研究:一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实际效果如何?二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机构投资者是否具有吸引力?三是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后,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对股权激励效果产生积极影响?针对以上研究问题,首先,本文选取2009-2012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且至2015年底仍在实施状态中的公司为样本,并采用PSM模型,以2009-2015年的指标数据来研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并对公司性质、股权集中度以及激励方式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其次,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是否能提升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问题研究中,采用以非参数Wilcoxon秩检验为主、参数T检验为辅的检验方法,以及根据激励方式、有效期、激励强度、实施状态和公司性质等因素,对这一子问题的影响进行检验。最后,通过带交互项的面板模型,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和持股比例差异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结论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显著的提升公司绩效,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且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显著吸引机构投资者增持公司股票,在此结论基础上更进一步发现,机构投资者在股权激励中发挥显著的治理作用,提高股权激励效果。由此说明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能够促进股权激励机制更加有效的缓解委托代理问题,同时也能够促进股权激励制度的完善和中国资本市场中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为:在研究内容上,针对学术界与实务界迫切需要深入了解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股权激励制度的推动对资本市场中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问题,本文特别关注机构投资者在股权激励中的治理作用,在现有研究关于机构投资者与股权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问题尚不多见的背景下,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在股权激励中是否发挥治理作用,本研究重要研究成果是发现了机构投资者在股权激励中能够发挥显著的治理作用,促进股权激励机制有效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改善中国资本市场中公司治理水平的同时,也找到能够提升股权激励效果的有益因素。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机构投资者与股权激励关系研究领域的内容,同时也对中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完善、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及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等实践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在研究方法上,相比较而言,在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上更符合研究问题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本文采用带交互项的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并根据本文样本数据特性,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模型的参数;另一方面,本研究更关注股权激励样本的选取,以及样本选取的有效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来克服样本选择性偏误,所得结论更可靠。在研究视角上,本研究侧重从公司治理视角来看机构投资者和股权激励效果问题,研究机构投资者在股权激励中的治理作用。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发展壮大与股权激励机制的完善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改善的两大重要内容。现有研究中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机构投资者与股权激励效果关系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结论一方面,为完善股权激励机制找到有益因素,推动股权激励机制在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机构投资者以及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治理作用的探讨,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队伍提供现实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1;F832.51
,
本文编号:1263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26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