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股票市场 经济政策不确定 波动性 相关性 混频数据模型
【摘要】:波动性是股票市场研究中一个恒久不变的经典主题,股票市场的适度波动有助于股票市场更好地发挥其融资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对股票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然而,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不仅给市场本身造成巨大的冲击,使市场无序化,导致投机活动泛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股票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政策的影响,一方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票市场的预期和行为;另一方面股票市场的波动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溢出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出现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期间,由于企业和个人对税收、支出、监管、医疗保健和货币政策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迅速飙升;二是由于经济政策不确定,企业和个人会延迟其投资、雇佣、消费和支出,进而会减缓经济复苏的步伐。同样,由于我国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间关系的多变性,股票市场的“晴雨表”功能总是失灵,其中“政策市”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政策市是指可以通过经济政策的干预来影响股票价格涨跌,常常会出现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不同步,甚至是相背离的现象出现。因此,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关联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研究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不是为了消除股票市场波动,而是为了充分了解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主要特征和典型化事实,从股票市场波动的聚类性、非对称性、长记忆性和持续性等典型化事实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轨迹和运行规律,从而避免股票市场过度波动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冲击,发挥适度股票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正面影响。同时也探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和贡献,这将有助于更好地解析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及其原因,让股票市场在合适的时间,以适宜的方式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作用,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有鉴于此,论文在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波动日趋紧密的背景下,按照“问题的提出→事实的描述→模型的推演→模型的检验→模型的结果→结论与建议”这样的逻辑架构,采用混频数据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因果关系、股票市场长期波动和长期相关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章在阐释股票市场波动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相关概念和定义的基础上,引出论文的研究问题,阐述其研究意义。然后再分别对经济不确定性、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波动的关联性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性总结和评价。最后给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具体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典型化特征,为后文的研究做一个基础性总结和铺垫。这章在总结和分析了股票市场收益和波动的测度方法以后,采用garch类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波动聚类特征、非对称性特征和长记忆性特征的理论模型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在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特征的统计分析中,详细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波动聚类特征和非对称特征,并对四个garch类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和其他股票市场一样同样存在波动聚类和非对称特征,且egarch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估计结果是四个模型中最优的。第三章采用garch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综合分析了我国股市波动的异方差、非对称性和长记忆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条件相关模型对我国沪深股市,以及我国与周边地区,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股票市场间的动态关联性,籍此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及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股票市场的动态关联性和一体化特征。arma-fiap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波动聚类、非对称和长记忆特征是我国股票市场的典型化特征,多个股票市场间的动态相关结果表明大中华区股票市场间的关联性非常高,且一体化程度较高,而金砖国家间的关联性和一体化程度则相对较低。从第四章开始,论文在混频数据模型的框架下分析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其中,第四章是采用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直接对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波动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混频数据模型在检验“股票市场波动不是经济政策不确定的granger原因”这个原假设时具有比较优势。为了检验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间因果关系的稳健性,文章进一步采用固定和递归时窗的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两者间因果关系的时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则在某些时间段检验出了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第五章将混频数据模型与GARCH模型结合起来,利用GARCH-MIDAS模型结合了经济政策不确定和波动模型测算了股票市场长期波动,并比较分析不同模型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股票市场长期波动的贡献率,研究发现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弱,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波动相比其水平值而言,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更大且更显著。第六章是在第五章的基础上,将单变量的GARCH-MIDAS模型分析扩展到多变量的DCC-MIDAS模型来测度我国沪深股市长期相关,并进一步采用区制转移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沪深股市间长期相关影响的区制性和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沪深股票市场间的长期相关基本上保持在0.9以上,且具有非常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沪深股市长期相关之间的关联性存在显著的区制性特征,即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加大沪深股市间的长期动态相关。总而言之,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和相关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关联性是显著存在的,且总体表现为正向相关的,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并促使股市间的相关性提高。论文在第七章中对研究的基本结论和不足进行详细的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24;F832.51;F1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乃幸;;信贷规模与股票市场波动关系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肖才林;股票市场波动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年26期
3 李小为;;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6年08期
4 肖才林;;股票市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5 肖才林;;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探讨[J];北方经贸;2006年04期
6 倪杰;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特性的实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09期
7 丛艺菲;;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成因及影响[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8 史代敏;上海股票市场波动的周内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9 魏宇;;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特征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J];统计与决策;2007年06期
10 李海奇;屠新曙;段琳琳;;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长记忆建模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磊;;台湾股票市场波动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立平;;消费风险、利率与股票市场波动[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早报记者 杜琴庆;平安为富通大笔计提227.9亿[N];东方早报;2009年
2 陈天翔;太保一季报业绩增三成 股东权益损失好于预期[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陈天翔;平安净利润增长107.9%[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债券市场已具备波段机会[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理财格言帮你做到遵守投资纪律[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曹金玲邋苏文;好事连连 澳元上望25年高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余子君;偏债基金业绩首尾相差近8个百分点[N];证券时报;2011年
8 李锐;债基“避风港”也开始赔钱了[N];经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永莲;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黄后川;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率的高频估计、特性与预测[D];厦门大学;2002年
3 毕玉国;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温思凯;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成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林;分形与小波的集成研究及其在股票市场波动分析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娜;我国股票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王艳歌;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波动内在关联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3 张洪波;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4 黄浩;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及与周边市场的关联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李娜;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及其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小为;我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李海奇;基于小波方法的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多尺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8 秦俊生;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及其影响因素[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9 孙吉U,
本文编号:1285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28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