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4 23:34

  本文关键词: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流动 城市化进程 内生增长模型 门槛效应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伴随着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开以及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带来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社会济发展更加深化,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36%左右快速提高的2015年的56.1%。同时人口流动也表现出巨大的规模和不断加快的速度,2014年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53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20年中,将继续表现出快速的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发展。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有所不同,我国人口流动受到经济、制度、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则是在城乡二元体制和跨地区地方行政力量作用的背景下发展的。在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下,厘清当前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基本现状,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口流动、为有关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关于我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城市化模式探讨、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贡献的测度等方面,而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还缺少深入分析。鉴于此,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数理模型对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在理论上深入揭示了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机制;之后基于理论分析,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联立方程组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别就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效应、传导机制和存在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的研究结论归纳如下:第一,理论上人口流动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农业与农村发展、经济与非农产业发展、政府行为及制度创新对人口流动产生影响,而人口流动则通过要素供给、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等渠道影响着城市化进程。第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能是本地农村人口进入本地城市带来的,也可能是省外移民进入本地城市所致,还有可能是有本地农业户籍人口迁出带来城市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而本地城市人口的迁出则会带来城市化水平的相对下降。第三,人口流入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正向影响要大于东部地区。省际人口净流动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人口的净流入,而在中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人口的净流出。第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和要素集聚是人口流动促进城市水平提高的三个重要传导渠道。人口流入率每提高1%,将通过这三个传导渠道促使城市化水平提升约0.16%。省际人口净流动率每提高1%,将通过这三个传导渠道促使城市化水平提升约0.06%。第五,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非农部门与城市的发展、制度因素和政府行为是影响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这些影响因素的改变,人口流动作用于城市化的效应会相应强化或者减弱,甚至产生结构性改变。最后,本文以这些结论为基础,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实现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通过总结,本文认为城市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推进城市化不能将城乡之间的联系分割开,在推动非农产业和城市化发展时,要兼顾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此外还应积极消除不当的政府干预和阻碍人口流动制度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24.24;F299.21


本文编号:1289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289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7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