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22:34

  本文关键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公有制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党中央对非公有制经济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再次肯定与强调。改革开放之后恢复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经济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成果之一。改革发展近4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通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从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物”到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在当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显然,进一步深入研究非公有制经济,解决其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无论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还是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研究方法,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基本对象,尝试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与实践,查找当前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基本原因,进而提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力求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与实践问题给予科学的回答。本论文由引言、四个篇章和结语组成。引言主要是概述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理论界的研究现状、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是阐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及意义,阐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形式、性质,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进一步促进其发展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对建国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以中国共产党关于“如何认识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依据,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控制发展、恢复发展、突破发展、持续发展四个阶段。第三章主要是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做出基本分析和评价,梳理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阻碍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主要是提出了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和建议,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外部环境障碍和内部机制障碍,提出了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1.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功翔;;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关系研究:进展、论争与评述[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06期

2 王文俊;;空间经济视角下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04期

3 田杨群;;马克思恩格斯“消灭私有制”思想与我国支持和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解析[J];理论导刊;2016年07期

4 邢志平;靳来群;;政府干预的金融资源错配效应研究——以中国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为例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04期

5 朱继东;;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及对策[J];红旗文稿;2016年07期

6 李召敏;赵曙明;;转型经济下民营企业的制度支持、任务导向型战略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研究[J];管理学报;2016年03期

7 刘东涛;;法治视野下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研究[J];人民论坛;2016年05期

8 谢地;张旺鉴;;谁阻碍了民营经济成长——基于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关系的观察[J];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06期

9 古安伟;许正良;张笑妍;;品牌提升对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推进作用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10期

10 李太淼;;正确认识基本经济制度的中国特色[J];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虎;;对私营企业一次新的“解放”[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宁;论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清亮;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志民;中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王世勇;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1978—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本文编号:1305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305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8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