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22:29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研究 出处:《浙江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波动 投入产出


【摘要】: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产业不断创新、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然而,长期以来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使得中国经济不得不通过投资和对外贸易来寻求经济增长点。自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考验,我国宏观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经济波动幅度也有所增加。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能否突破经济增长的瓶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资源错配下的结构性失衡不容忽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虽然我国的国内需求近期有企稳迹象,但从整体上来看,其经济增速仍存在下行风险。因此,深刻认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在产业结构变迁和升级的过程中降低经济的波动性,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完成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升级,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梳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性基础上,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事实,运用全国及各省、区(市)的年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的方法,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等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互关系,并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从"投入一产出"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产业结构关联特征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从全国整体上来看,短期内存在从产业结构变动到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双向因果关系,较长时期内仅存在从经济增长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单项因果关系;从省级层面来看,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既存在着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也存在着前者到后者或后者到前者的单向因果关系,但较多地存在经济增长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这既符合经济学理论又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契合。与地方政府领导任期相关的短期目标性,在任期内往往会上一些有利于突出政绩的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短、平、快项目,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其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经济增长。由于省际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包括制度等),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两者相互作用关系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各地在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当年的经济增长设定一个目标,一般对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围绕年度总量增长目标确定各产业的增长速度,并为实现目标采取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措施,所以较多地存在经济增长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2)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上,从整体上来看,短期内存在经济波动到产业结构变动以及产业结构变动到经济波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仅存在经济波动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中,由于资源具有不同的边际生产力,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较高的部门转移,可以显著带来巨大的资源配置效益,从而带动总量实现在更高水平上的增长,经济波动会导致市场参与者对未来期望的改变,从而通过市场的渠道间接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在资金和人力可以相对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经济的震荡在短期和长期都能左右市场的预期,落后的产业和行业将面临淘汰,释放出来的自由劳动力、资金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会被转移到更有投资价值的领域中,推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进而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3)产业规模的不对称性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由于产业之间的关联特征,不同产业的发展传递到总体经济,特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广泛联系和相对重要性决定了该产业对总体经济起着显著的作用,能够显著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变化;同时由于产业政策以及产业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而导致的产业规模结构呈现高度不对称性,由于产业技术水平及产品结构的差异性,各产业部门生产力冲击对经济波动的作用也表现为明显的异质性,这种不对称性不仅会易于形成波动冲击,也使得波动在传导过程中衰减速度变慢,通过部门间直接与间接的联系,最终上升至经济的总体层面;产业部门的经济波动并不随部门的细分而彻底抵消,产业部门波动的形成与衰减取决于产业结构分布的不对称性程度和大规模部门数量。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1.3;F1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佳;;印度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与产业结构变动[J];南亚研究;2009年03期

2 高海燕;;香港产业结构变动及其转型时期的结构矛盾[J];亚太研究;1993年04期

3 谢家平 ,孔令丞;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合理化分析[J];经济工作导刊;1998年02期

4 赵继荣;;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分析与启示[J];宜春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5 刘兆德,王慧;山东省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1期

6 霍振芳,计志鸿;谈产业结构变动分析方法[J];经济师;2001年06期

7 李新安,朱晓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产业主动调整的方向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8 张雪颖,王辛枫;90年代外资对深圳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J];开放导报;2001年04期

9 高金德;深圳宝安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结构调整分析[J];统计与预测;2001年04期

10 骆惠宁;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分析[J];预测;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姜莹;;上海产业结构变动与失业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王其藩;吴冰;董江林;;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产业结构变动[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陈兴鹏;李勇进;;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的效应分析——以兰州市为例[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雷仲敏;;基于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体系构建研究——关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构建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体系的若干思考[A];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3年度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谢园新;;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估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陈小丽;;平谷区产业结构变动效果实证分析[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李倩;张文忠;余建辉;;基于VEC模型的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子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5期(总第20期)[C];2012年

8 马卫国;;专业化结构、产业群与工业园区建设[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9 姚彬彬;;基于资本论有机构成理论的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影响的分析[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 王贤彬;产业结构变动短期靠地方官员,长期靠市场[N];东方早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陈静;做大做强工业产业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N];钦州日报;2009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任泽平;产业结构变动的新趋势新特点[N];经济日报;2014年

4 王开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梳理[N];福建日报;2006年

5 宗禾;30年大跨越,闽区域产业不断优化[N];海峡财经导报;2008年

6 辽宁大学课题组;结构升级需战略出新[N];辽宁日报;2007年

7 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国平;理性选择:构建国家产业升级战略[N];文汇报;2008年

8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 宋群 产业 宝木;跨国公司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赖文忠 吴孝武 陈晓燕 实习生 蔡畅灵;工业指导新阶段:产业梳理 理性发展[N];福建日报;2007年

10 徐建平;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卢学法;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郭佩颖;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D];吉林大学;2013年

3 曾荣平;战后日本衰退产业转型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陈志洪;九十年代上海产业结构变动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于凤艳;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李文兵;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姚矿;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楚瑶;川渝地区干旱特征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肖兴笛;湖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发展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郑世娟;山西省金融结构与产业转型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刘刚;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5 江娉婷;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效应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黄荣意;广西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7 葛海燕;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外贸规模与结构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8 王俊雯;中国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9 吴广伟;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分析[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10 王梦龙;甘肃产业溢出效应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30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330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