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基于异速增长模型的中国省域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00:04

  本文关键词:基于异速增长模型的中国省域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研究 出处:《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异速增长 空间自相关 驱动因素分析


【摘要】:摘要: (1)研究目的: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尤为重要。本研究期望用指标揭示当前中国城镇土地利用不集约程度,研究中国省域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空间格局和集聚特征,考察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驱动因素,以期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城镇土地集约利用。(2)研究意义:研究中国省域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说明当前中国城镇快速扩张背景下城镇土地利用不集约现象的普遍性,深化对异速增长规律的实证研究。以异速增长模型拟合得到的标度因子为基础,从一种崭新的视角深入研究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及其空间关联性。拟合得到驱动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指标,为政府制定相关城镇土地政策提供借鉴。(3)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使用Eviews研究中国省域城镇的异速增长规律,使用Arcgis和Geoda研究城镇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和集聚特征。(4)研究结果:异速增长研究得出,中国省域城镇增长基本服从异速增长规律,但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呈现负异速增长,即城镇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异速增长系数基本都大于1,这表示中国省域城镇土地利用普遍不集约,而不服从异速增长规律的样本点可能是由短期内国家政策的不连续性、多变性和衔接性较差造成的;空间自相关研究得出,标度因子的全局Moran's I指数为0.10537,这表示标度因子具有全局正相关性;而标度因子的LISA集聚图表明,黑龙江省处于“高高”集聚区,说明黑龙江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都相对不集约;京津冀地区处于“低低”聚集区,说明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都相对集约;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人均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绿化覆盖率、地均地方税收收入、人均GDP、人均城镇居民消费这七个指标与标度因子在空间上呈现负相关,由于标度因子越小表示城镇土地利用越集约,这七个空间指标可以作为标度因子的驱动因素。(5)研究结论:中国省域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形势严峻,提高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刻不容缓,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减少开发城镇增量土地,更加注重开发城镇存量土地,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政府应该制定政策控制城镇面积和城镇人口过快增长,使城镇面积增长率与城镇人口增长率的比值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于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的京津冀地区,政府一方面应该给予鼓励,另一方面要吸取经验;而对于城镇土地利用不集约的黑龙江及其周边地区,政府应出台严厉政策干预其城镇面积过快增长。政府还可以从驱动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指标入手,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其空间度量值,促进城镇土地集约利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伯重;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一[J];中国农史;1984年01期

2 朱桂香;;努力提高农业集约程度[J];河南科技;1988年03期

3 水常青;反映经济增长集约程度的一个综合指示器[J];有色金属工业;1996年11期

4 王成;;台湾鹅种单一集约程度高 大陆资源丰富鹅肉行销少[J];中国禽业导刊;2006年11期

5 李伯重;“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二[J];中国农史;1985年01期

6 ;“四力”促“双保”[J];资源导刊;2010年10期

7 ;标准化肉鸡生产技术讲座(廿七)[J];北方牧业;2014年02期

8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许静 赵若言;节约集约程度高的建设项目优先配置新增用地指标[N];四川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志强;基于异速增长模型的中国省域城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47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347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d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