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高管支持对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8 23:21

  本文选题:高管支持 切入点:信息化绩效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已从提高企业效率的技术手段转变成为促进企业成长的战略性资源。国家和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也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现实需要的影响下,开展了各种信息化建设活动。但是,信息化项目呈现出较高的失败率。麦肯锡公司和牛津大学联合调查显示,56%的IT项目的效果是低于预期的,其中14%的项目失败甚至会危害整个企业的生存。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程度低于发达国家,信息系统的实施情况更是不容乐观。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经验均显示,高管支持水平决定着企业信息化的成败。但是,以往关于高管支持的研究中,往往将其视为影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其他因素是并列关系。但实际上,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信息化决策和发起信息化变革,影响企业其他成员的认知和行为,进而影响企业信息化的成败。也就是说,高管支持是信息化变革的动力之源。因此,高管支持应是企业信息化变革的前因变量,而非并列关系。本研究发现信息化绩效的获取过程,主要历经3个阶段:(1)企业高层管理者通过内外环境分析,做出了信息系统采纳决策,决定使用信息系统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2)高层管理者发起和主导企业的信息化变革,他们通过战略调整、管理变革和关注技术改进等,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变革氛围。(3)信息化变革在企业中进行推广,得到落实和执行,带来信息化绩效的改进和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组织沟通氛围,能够有效推动企业信息化政策的落实和信息技术的个体采纳。本研究在探索信息化绩效获取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管支持水平对企业的信息化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对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过程。这包括三个核心问题:一是高管支持是否显著影响包括信息化战略、信息化氛围以及技术匹配等因素在内的信息化变革;二是信息化战略、技术匹配以及信息化氛围等相关变量是否会对信息化绩效产生影响。三是,组织沟通变量能否在信息化变革的相关变量与信息化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典型企业实施了访谈调查,主要关注企业信息化项目开展情况,高层管理者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任务和角色,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及信息系统的运用效果。通过访谈发现企业高管承担的任务包括7个方面,可以汇总为3类主要职能:拟定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和长远目标;建设科学的信息化政策和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实施;促进所使用的技术与企业之间的匹配程度。然后,探讨了国内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三个职能上的首要工作,在信息化战略方面,要对企业信息化有科学的战略定位和长远目标,有效指导企业信息化进程;在信息化制度变革方面,主要应关注激励制度、培训制度和资源支持等方面;在技术与企业实践匹配方面,应关注所采用的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和组织流程的兼容性,以及所采用的技术与具体任务间的匹配度,其中前者更关注组织层面的变革,后者更关注技术的具体操作。然后,依据文献分析和访谈调查的结果,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预测试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问卷发放,共回收了 226份有效问卷;采用统计工具SPSS22.0,对有效数据做了描述性统计、信度以及效度分析、相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高管支持会显著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变革,但是对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分析高管支持对信息化战略、信息化氛围、技术匹配等变量的影响响,可以发现,高层管理者对于组织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对技术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技术/任务匹配度的影响程度要远小于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对组织因素的影响方面,高层管理者对信息化战略的影响要大于对信息化氛围(信息化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支持)的影响,这主要受其工作职责和工作特征的影响。第二,高管支持通过信息化变革作用于信息化绩效,换而言之,信息化变革在高管支持和信息化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从组织层面看,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首先影响的企业信息化变革,主要包括信息化战略、信息化氛围和技术匹配三个方面,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信息化绩效。从个体层面看,高管支持会影响到员工的认知和使用积极性,当然这种影响并非通过企业成员与高层管理者的直接互动产生,而是企业成员通过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制度和技术政策等的认知,判断信息化变革的趋势,并据此决定自身是否要积极使用信息技术,而且企业成员的使用行为是信息化绩效产生的前提之一。因此,不管从组织层面或个体层面看,高层管理者都是通过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变革进而影响信息化绩效的。第三,信息化变革的三个维度中,信息化战略和信息化氛围对信息化绩效的影响要小于技术匹配对其产生的影响。技术匹配对信息化绩效影响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化绩效产生的前提是企业成员采纳了信息系统并产生使用行为,而技术匹配是影响员工使用认知以及行为的最直接的因素。另外,各项组织因素变革中,与企业成员切身利益越相关的变革对信息化绩效的影响越大。信息化战略和信息化氛围相比较而言,信息化氛围因为涉及到了具体的管理制度、政策和资源支持,对信息化绩效的影响较大,其中激励制度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培训制度,资源支持对信息化绩效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信息化战略属于企业中较为"宏观"层面的内容,它对信息化绩效的影响整体低于信息化氛围,但是从其包含的两个维度来看,目标导向的影响要大于战略定位,因为前者更容易被企业成员接触到,很多企业成员并不关注企业的整体战略定位,只关注企业目标是否能和自身目标融合。第四,组织沟通在信息化变革各维度与信息化绩效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组织沟通在信息化变革的推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组织沟通氛围,促进企业成员对于信息化战略的理解,使其更透彻的了解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政策,使高层管理者做出的变革决策更容易地推广和开展。另一方面,良好的组织沟通氛围也有利于企业信息技术的普及,企业成员可以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了解信息化相关的知识,更快的掌握信息技术并且熟练使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建立了高管支持水平对企业信息化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本研究从中国信息化情境出发,通过分析高管决策到信息化绩效产生的整个过程,以及企业信息化不同阶段的管理特征和技术特征,提炼出信息化变革的主要维度和影响因素,构建了影响机制的框架模型,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第二,明确指出高管支持是企业信息化变革的前因变量,信息化变革在高管支持变量和信息化绩效变量间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提出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是企业信息化变革的主要动力,不同于现有研究中将高管支持视为信息化变革的组成因素之一,与其他组织因素和技术因素为并列变量的观念。信息化变革是高管支持在企业实践中的外在表现,其成败直接影响企业的信息化绩效,即信息化变革在高管支持与信息化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第三,探索了组织沟通变量在信息化变革与信息化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组织沟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揭示出它在信息化变革各维度与信息化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这将完善组织行为领域的指导理论,也为信息化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第四,验证了高管支持对技术/任务匹配度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技术/任务匹配度属于信息化进程中较为事务层面的内容,以往研究认为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企业信息化战略、信息制度方面的组织工作,不会关注到具体的工作细节。而技术/任务匹配度影响企业信息化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结论也为进一步探索提升技术/任务匹配度的措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本研究也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制度和氛围。能够有针对性的引导高管信念和高管行为,提高管理变革支持和资源支持,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对开展"一把手"工程、构建信息化制度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信息技术的引进、开发及应用,改善信息化绩效。企业可根据技术与组织流程的匹配性、技术与业务的匹配性等指标,选择兼容性较好的技术进行引进或开发,提高信息项目实施的成功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70.7


本文编号:1586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586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5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