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主体的文化价值观对员工工会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12.6;F24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郝君超;;公民行为秩序形成机制研究——以永善社区市民环境秩序劝导队为例[J];行政论坛;2012年02期
2 浩海;当利益面对法律底线[J];检察风云;2002年22期
3 黄瑛;王宝荣;;群体公民行为的培育——基于SHRP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2年10期
4 梁勇;;对“后非典时代”的思考[J];乡音;2003年07期
5 赵晓;私权与公权[J];IT经理世界;2003年21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政宝;凌文辁;;企业群体公民行为的前因变量——质量结合的实证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侯德娟;赵国祥;;企业员工的社会网络特征与人际公民行为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吕政宝;;企业群体公民行为对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N];中国环境报;2014年
2 ;《“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解读[N];中国环境报;2014年
3 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 江若尘;企业如何培育目标消费者的公民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丁宏;企业公民价值观为企业明确未来发展方向[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江南;平安集团:感受企业公民的平衡之美[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牛文元 宁向东 潘刚 Tony Clark 吴伯凡 王凯 黄世友 李锦霞 廖晓义 ;一个名词造就的社会张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本报记者 汤白露;少数者的荣耀与多数者的缺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8 本报记者 江南;平衡木上的四个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张守营;企业该如何善待社会[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10 见习记者 韦巍;寻找高尚的理由[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汉松;汽车销售行业中顾客公民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吕政宝;企业群体公民行为的内容结构及其前因与后果变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宋扬;服务环境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4 施生旭;企业公民行为对公司治理及财务业绩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静伟;顾客参与对顾客满意与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于丽;强制性公民行为、中国人传统性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柯燕飞;强制性公民行为与新生代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周艳娇;工作特征与强制性公民行为关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涛;强制性公民行为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黄冬梅;角色混同与身份调试:游客公民行为连续体模型构建[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杨君;基于多主体的文化价值观对员工工会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王兰兰;网络购物的服务质量感知、顾客满意与顾客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代思卷;高校的组织公平对教师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璇;团队旅游中的顾客间互动对顾客公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0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73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