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1:54
【摘要】:城镇化过程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居住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空间都在不断向现代城市转变。中国正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然而,尽管城镇化过程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如若不能正确引导和管理,这个过程就会带来环境污染、碳排放增加、水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我国各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如何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均衡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来实践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但这些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对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来掌握,从而发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城镇化发展可持续的领域。基于此,本研究在剖析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界定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的内涵,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麦肯锡矩阵、主成分分析、TOPSIS分析方法等多学科知识,结合我国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实际特点,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博士论文包括以下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首先从城镇化内涵、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城镇化发展水平动态监测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和分析,总结了目前城镇化研究的有益成果,发现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需进一步研究的前沿问题,从而提出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刻认识,剖析城镇化发展可持续的科学内涵,提出“六化协调”的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的新思路。“六化协调”是指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应该体现在城镇化与人口市民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及生态绿色化之间的协调发展上。通过对这六个方面的系统分析,从而构建了基于“六化协调”的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理论框架。本研究选择国内有代表性的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发现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在指导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而提出采取科学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在构建的“六化协调”评价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将“六化协调”目标与其直接责任部门相联系,构建基于责任的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并根据各责任部门的工作职责、发展计划等文件,识别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基于“六化协调”的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发展水平和协调水平两方面构建定量评价模型,对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本研究采用了国家有关统计数据,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TOPSIS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着差异,特别是东部省份普遍高于中西部省份。在差异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因素及造成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为城镇化建设管理者发现自身问题,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提供了参考。其次,分别从城镇化与“五化”之间的协调及“五化”之间的协调两方面对我国31个省份的城镇化协调水平进行了评价。在对城镇化与“五化”之间的协调水平进行评价时,引入城镇化泡沫概念,选择城镇化率(RU)和其他五个基础变量(人口市民化水平(RPT)、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BAT)、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IDL)、城乡一体化水平(PFL)和生态环境绿色化水平(ENL))为衡量指标。构建城镇化泡沫定量测度模型,借助象限分析工具,对城镇化进程中是否存在城镇化泡沫的风险进行判断。研究表明,我国31个省份存在不同程度的城镇化泡沫风险。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及我国各省基础条件和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绪民;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02期

2 陈玉梅;小城镇功能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2期

3 吕巧凤,冯树恩;关于当前加速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J];学术交流;2000年04期

4 苗新华;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的若干思考[J];江南论坛;2000年05期

5 柯元;对老区实施小城镇战略的几点建议[J];老区建设;2000年12期

6 沈立人;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几点理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04期

7 孔令德;;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J];今日海南;2000年11期

8 陈东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J];当代建设;2001年01期

9 李爱民,魏建春;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河南科技;2001年11期

10 白国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特征与趋向分析[J];岭南学刊;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定芳;;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与对策思考——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平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昌雄;;城镇化与广西城镇化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张蒙;杨文利;;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回顾与思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卢云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7 黄跃新;;望城县城镇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肖万春;;推进“大县城、县辖市”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9 陈扬;;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波;;以黔中经济区城镇发展带动贵州城镇化进程[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诚克;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和名片[N];贵州日报;2007年

2 马跃然;贵州全力打造特色城镇品牌[N];西部时报;2007年

3 陈昱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思考[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湖北省荆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乔太平;别让城镇化“热”过了头[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N];贵州日报;2011年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 执笔人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N];贵州日报;2011年

7 陈忠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有特色城镇现代化的建构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刘中山 高宇红;专家学者为我省小城镇建设出谋划策[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驻马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道军;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N];驻马店日报;2011年

10 蒋晨飞 甘肃省人口委;在城镇化建设中促进人口均衡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俊;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周景阳;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8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0 梅克保;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东;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增繁;当前小城镇建设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石品;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及破解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4 白鹤松;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李刚;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的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赵训清;湖北省小城镇建设的模式选择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晓霞;鞍山市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8 贾林瑞;移民迁建不同阶段三峡库区云阳县城镇化质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张丽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10 王凯敏;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47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747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b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