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内蒙古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17:30
   在全球经济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经济快速增长与能源的使用、环境的保护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经济和能源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的破坏,能源和环境的状态也同时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能源-经济-环境(3E)Economy-Energy-Environment(3E)system系统模型也应运而生。3E系统用于分析区域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从而对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进行判断,作出新方案修正。本文选择能源富集、近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3年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本文依据内蒙古实际情况构建了内蒙古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将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规避了两种方法各自的局限性,客观的测算了内蒙古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了2000-2013年内蒙古能源、经济、环境两两系统之间和三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并进一步研究比较了内蒙古十二盟市2013年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相关结论如下:(1)在2000-2013年14年的研究期内,内蒙古能源、经济和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虽然存在波动,但总体上是在向好发展,三个子系统的总量水平、结构水平和质量水平在不同时段对各系统的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各有不同。(2)从纵向上看,内蒙古3E系统的两两子系统以及三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都是不断上升的,从不协调转为协调;从横向上看,随着系统综合水平的发展,能源和经济的协调程度最佳。内蒙古作为一个能源大省,经济与能源系统相互促进、彼此协调发展作用最强;而能源的使用以及经济的增长往往会造成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能源与环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相对较差。(3)根据测算2013年内蒙古十二盟市的能源、经济、环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市的能源发展水平最佳,乌兰察布市和乌海市分别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经济发展水平排名第一的是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环境发展水平最佳的是首府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和呼伦贝尔市分别为第二名和第三名;而在十二盟市中3E系统综合得分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4)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中评价内蒙古各盟市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两两系统以及三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可以看出十二盟市大多数城市处于弱协调或轻度不协调状况。其中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处于弱协调状态,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处于轻度不协调状态,处于中度不协调的城市有兴安盟、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内蒙古实际情况,本文从政府政策层面、企业技术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达到内蒙古3E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佳状态。这丰富了我国3E系统的相关研究,对内蒙古的3E系统协调发展模型的研究成果做出了补充,为相关的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内蒙古的整体以及部分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位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127;X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能源化工看内蒙古:构建非资源型高端产业体系[J];江苏氯碱;2012年01期

2 逆流;;2014,内蒙古突破煤运瓶颈[J];矿业装备;2012年04期

3 郝晨光;单文广;;内蒙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实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11期

4 马林;内蒙古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5 聂雨薇;韩丽萍;滕英霞;;内蒙古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6 贺鹏;;内蒙古森林间接经济价值研究[J];北方环境;2011年11期

7 路忠;王芳;;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关系实证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年04期

8 ;广东与内蒙古签下超三千亿元合作大单[J];稀土信息;2013年06期

9 李海负;;论矿业在内蒙古经济中的地位[J];中国地质经济;1990年06期

10 杨嘉星;关于内蒙古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J];理论研究;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亦邻真;;内蒙古古代史中的若干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2 崔向新;成格尔;陈国清;王雨生;;内蒙古县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3 何明江;;孙中山的改革开放思想与内蒙古的繁荣发展进步[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乌兰察夫;;“内蒙古现象”的文化动因——兼谈草原文化的当代价值[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布和朝鲁;;转型发展才能富民优先——基于内蒙古发展的分析[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6 敖敦其木格;;依托草原文化资源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A];论草原文化(第八辑)[C];2011年

7 荣志仁;;内蒙古生态建设必须以草业为主[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内蒙古自治区[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9 朱晓俊;毕力格;赵秀清;;依托首都经济圈,建设内蒙古临港产业园区[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朱学义;;内蒙古煤炭企业财务发展战略研究[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德华 边建平;内蒙古将赴京举办旅游宣传周[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记者 咏梅;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举行揭牌仪式[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3 记者 林小昭;内蒙古、陕西:资源大省的升级路[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梁喜俊;内蒙古:县域发展走进春天里[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5 记者 王国英;让更多港企了解内蒙古[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6 本报记者 汪波 丁志军 吴勇;内蒙古富、美、稳[N];人民日报;2014年

7 赵杰 张鹰 (本报记者 赵杰);内蒙古:链条化发展光伏业[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定军;内蒙古经济逆势加快 前三季度增长7.7%[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9 本报记者 胡左;打造内蒙古创新体系的龙头[N];科技日报;2005年

10 殷耀 刘军;内蒙古营造区域核心竞争力[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欣;内蒙古对外开放效应及战略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陈颖;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任军;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赵丽霞;促进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5 王美翠;生态位视角下内蒙古产业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本支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布拉格;内蒙古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7 赵敏;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内蒙古金融史研究(1947-1952)[D];内蒙古大学;2006年

8 卢君;内蒙古企业文化研究——区域文化与组织文化的互动关系[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9 韩笑妍;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一凡;“内蒙古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张瑞俊;内蒙古社会救助工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庞照胥;内蒙古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刘佳;法治内蒙古建设进程中推进治理腐败能力现代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伊茹罕;内蒙古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王静;内蒙古高等教育政府供给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崔进;香港媒体中内蒙古形象传播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周丹雨;网络媒介呈现的内蒙古形象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崔景芳;府际关系视角下内蒙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刘潇;促进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12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812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