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16:11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不断深化,我国工业领域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短缺不断演变为产能过剩,并从消费品生产领域蔓延到投资品生产领域,产品市场结束了短缺供给态势,开始不断遭遇有效需求不足约束。一般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规律的优胜劣汰作用机制下,社会平均利润率开始发挥作用,循环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产能过度过剩、绝对过剩、行政性过剩等矛盾层出不穷,经济规制式微与行政干预渐强并驾齐驱,周期性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体制性产能过剩和绝对产能过剩交织并存,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顽疾。进入新世纪以来,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一直是国务院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但至今仍未能有效缓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困局。后改革时代,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转型阶段,产能过剩矛盾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展,从传统制造业、重化工业到一些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有全面性、长期性、顽固性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产能过剩治理的长效机制,系统深化产能过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一致共识。研究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派生物。在国内外学术研究中不断丰富了产能过剩内涵,也深化了对产能过剩的认识,较好地辨识了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过度投资、过度竞争等相关概念关联演化。在对不同过剩经济理论解读、评介中,汲取诊断我国产能过剩矛盾的理论资源,以形成更科学地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历史演进与治理政策绩效,厘清产能过剩矛盾的波动特性与演化特征,从而更好地剖析当前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分别从国家治理转型、地方政府竞争、厂商能力特征与世界市场结构中,深入解析了不同产能过剩形成的一般机理。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治理经验与教训分析基础上,从宏观经济问题的微观视角和微观经济问题的宏观视角出发,提出新时期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的五大方略。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124.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困局
一、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产能过剩
二、产能过剩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其调整化解
第二节 国内外产能过剩研究述评
一、产能过剩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
二、国外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三、国内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与测度方法
第一节 马克思过剩经济思想探索
一、竞争规律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二、资本循环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
三、过剩经济基本特征与周期性循环演化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探赜
一、竞争演化、垄断竞争与长期产能过剩
二、寡头垄断、厂商博弈与长期产能过剩
三、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突围与实践挑战
第三节 产能过剩理论在现当代的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过剩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二、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的演化与新发展
三、不同过剩理论的比较与科学性研判
第四节 产能过剩测度趋势及其应用
一、国外产能过剩测度的主要方法
二、国内产能过剩测度的主要方法
三、本研究的测度方法与应用说明
第二章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历史演进与治理绩效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产能过剩问题辨识:1978-1991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产能过:1992-2001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第三节 加入WTO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演化:2002—2008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第四节 当前产能过剩基本特征与风险测度:2009-至今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三、当前我国产能过剩次生风险辨识
第三章 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第一节 国家治理转型、宏观经济波动与产能过剩
一、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政策诱致与产业组织演变
二、宏观经济波动、通货膨胀传导与利润率平均化
三、国家治理变迁、资源配置效率与生产能力约束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产业规制效应与产能过剩
一、辖区资源争夺、税费优惠补贴与地方政府竞争
二、产业政策诱导、中央-地方博弈与资源配置效应
三、地方官员激励、产业规制偏好与区域产业布局
第三节 厂商能力特征、投资风险偏好与产能过剩
一、厂商偏好、生产能力趋同与同质陷阱
二、厂商合谋、投资行为选择与沉淀成本
三、厂商激励、产业组织结构与进出壁垒
第四节 世界市场结构、消费能力稀缺与产能过剩
一、资本全球化、世界市场结构与经济协调
二、市场一体化、消费能力稀缺与产能过剩
三、经营国际化、贸易保护主义与产能过剩
第四章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治理经验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长期产能过剩
一、美国金融危机、资本虚拟化与产能过剩
二、欧洲债务危机、产业空心化与产能过剩
三、全球性长期产能过剩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一、美国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二、德国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三、日本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第三节 产能过剩治理的国际经验
一、产能过剩治理与调控体系
二、产能过剩治理与监测预警
三、产能过剩治理与法制保障
第五章 我国产能过剩治理路径研究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能过剩治理的关键战略
二、经济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与消费能力再造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第二节 经济自主创新驱动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一、自主创新驱动:产能过剩治理的根本路径
二、生产方式鼎新: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竞争优势再造
三、产业科技革新:生产能力跨越与产业竞争力培育
四、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经济战略与产业生态变革
第三节 政府—市场关系优化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一、优化制度引导市场模式,跨越产能过剩体制陷阱
二、协同创新地方产业组织,化解产能过剩同构约束
三、完善企业退出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长效防范机制
第四节 企业组织产能过剩治理能力建设
一、创新驱动:企业动态能力获得与产能过剩治理
二、治理驱动:企业竞争策略优化与市场瞄准机制重建
三、双轮驱动:国内市场质量延展与国际市场容量开拓
第五节 法治经济:产能过剩治理的根本道路
一、法治精神与治理现代化
二、市场深化与法治化保障
三、产能过剩治理中的法律手段
第六章 研究结论
附录1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附录2 当前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主要政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图表索引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8743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124.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困局
一、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产能过剩
二、产能过剩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其调整化解
第二节 国内外产能过剩研究述评
一、产能过剩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
二、国外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三、国内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与测度方法
第一节 马克思过剩经济思想探索
一、竞争规律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二、资本循环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
三、过剩经济基本特征与周期性循环演化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探赜
一、竞争演化、垄断竞争与长期产能过剩
二、寡头垄断、厂商博弈与长期产能过剩
三、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突围与实践挑战
第三节 产能过剩理论在现当代的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过剩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二、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的演化与新发展
三、不同过剩理论的比较与科学性研判
第四节 产能过剩测度趋势及其应用
一、国外产能过剩测度的主要方法
二、国内产能过剩测度的主要方法
三、本研究的测度方法与应用说明
第二章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历史演进与治理绩效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产能过剩问题辨识:1978-1991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产能过:1992-2001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第三节 加入WTO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演化:2002—2008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第四节 当前产能过剩基本特征与风险测度:2009-至今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三、当前我国产能过剩次生风险辨识
第三章 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第一节 国家治理转型、宏观经济波动与产能过剩
一、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政策诱致与产业组织演变
二、宏观经济波动、通货膨胀传导与利润率平均化
三、国家治理变迁、资源配置效率与生产能力约束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产业规制效应与产能过剩
一、辖区资源争夺、税费优惠补贴与地方政府竞争
二、产业政策诱导、中央-地方博弈与资源配置效应
三、地方官员激励、产业规制偏好与区域产业布局
第三节 厂商能力特征、投资风险偏好与产能过剩
一、厂商偏好、生产能力趋同与同质陷阱
二、厂商合谋、投资行为选择与沉淀成本
三、厂商激励、产业组织结构与进出壁垒
第四节 世界市场结构、消费能力稀缺与产能过剩
一、资本全球化、世界市场结构与经济协调
二、市场一体化、消费能力稀缺与产能过剩
三、经营国际化、贸易保护主义与产能过剩
第四章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治理经验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长期产能过剩
一、美国金融危机、资本虚拟化与产能过剩
二、欧洲债务危机、产业空心化与产能过剩
三、全球性长期产能过剩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一、美国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二、德国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三、日本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第三节 产能过剩治理的国际经验
一、产能过剩治理与调控体系
二、产能过剩治理与监测预警
三、产能过剩治理与法制保障
第五章 我国产能过剩治理路径研究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能过剩治理的关键战略
二、经济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与消费能力再造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第二节 经济自主创新驱动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一、自主创新驱动:产能过剩治理的根本路径
二、生产方式鼎新: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竞争优势再造
三、产业科技革新:生产能力跨越与产业竞争力培育
四、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经济战略与产业生态变革
第三节 政府—市场关系优化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一、优化制度引导市场模式,跨越产能过剩体制陷阱
二、协同创新地方产业组织,化解产能过剩同构约束
三、完善企业退出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长效防范机制
第四节 企业组织产能过剩治理能力建设
一、创新驱动:企业动态能力获得与产能过剩治理
二、治理驱动:企业竞争策略优化与市场瞄准机制重建
三、双轮驱动:国内市场质量延展与国际市场容量开拓
第五节 法治经济:产能过剩治理的根本道路
一、法治精神与治理现代化
二、市场深化与法治化保障
三、产能过剩治理中的法律手段
第六章 研究结论
附录1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附录2 当前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主要政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图表索引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纲;;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研究——基于供应链协同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王宇伟;;从马克思的《资本论》看美国的次贷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3 左小蕾;;产能过剩并非根源[J];中国电子商务;2006年03期
4 刘学,陈文选,郑东连,李轶芾;利用外资对中国医药业的影响[J];国际贸易;1994年02期
5 陈淮;过剩经济:悖论求解[J];管理世界;1998年05期
6 蒋宏达;张露丹;;布伦纳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才是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5期
7 沈坤荣;钦晓双;孙成浩;;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与测度[J];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04期
8 刘航;孙早;;城镇化动因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11期
9 邹东涛;论竞争一般[J];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10 张新海;;产能过剩的定量测度与分类治理[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路楠林;产能过剩与市场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8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858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