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区域变迁的技术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03:43
   区域是一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技术进步得以展开和实现的重要载体和空间,由此而形成的区域变迁不仅展现为一种宏观的经济社会变迁过程,也构成为某种既为技术进步所驱动又不断地建构着新一轮技术形成的自然历史进程。本文以宏观的社会变迁为背景,以技术和区域为核心概念,尝试从技术论的角度来阐释区域变迁的一般性规律以及区域变迁与技术变迁的关系。论文通过考察区域变迁与技术变迁的互动关系及过程,将技术进步、技术演化、技术范式等概念引入到对在区域范围内展开的生产活动、社会流动、消费方式变革以及相关的区域社会结构和区域文化变迁等问题的研究之中,既突出了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又展现了区域变迁对技术演化的作用。导论部分介绍宏观的社会发展情况,以此为背景引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以技术论形式探讨和阐释区域变迁的现象、本质和过程,同时对国内外相关著作和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并确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STS理论、技术发展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最后,阐释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概念的界定。首先对技术本质、技术发展以及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其次,对区域与区域变迁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着重于对区域概念的梳理,并对区域与非区域两者的区别进行阐释,以界定区域的本质,界定“区域变迁”的概念,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再次,阐释技术作为研究区域变迁的分析要素的意义,从其意义上,论证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第二章,研究和分析技术进步与区域生产方式变迁之间的关系。以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体系、技术进步形态等概念为基础,着重从区域生产力变革、区域劳动分工、区域生产组织演变等角度分析区域生产方式变迁的过程,论述技术进步与区域生产方式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第三章,研究和分析技术效应与区域流动方式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区域生产要素流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技术的导向、聚集、分散、协同、溢出等技术效应为基础,分别对区域生产要素流动的平衡与非平衡、区域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和区域空间结构的流动性进行分析,从而阐释技术效应与区域流动方式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通过技术的理性选择和应用,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形成正向的技术效应,使技术的社会运行能更为科学和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的发展。第四章,研究和分析技术变迁与区域消费方式变迁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形成技术理性、技术形态、技术结构、技术环境与区域消费理念、区域消费行为、区域消费结构、区域消费环境等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从理念到实践,从结构到环境,形成整体性的分析架构,把握区域消费的趋势与技术变迁的规律,强调技术与消费的理性化、生态化发展。第五章,研究和分析技术范式与区域社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技术范式的演变逻辑、区域社会分化与整合的逻辑的综合性阐释,来论述两者之间内在的关联,并进一步从区域文化视角阐释技术的作用,通过技术系统与技术范式的双重角度,分析区域社会系统功能的演变方式和规律,从而强调区域发展思路和技术体系的理性选择是实现区域社会系统功能正向发展和有效发挥的重要基础和实现的途径。第六章,探讨和论证理想型的区域社会的建构,强调对发展的理想认知和技术环境的优化。首先从区域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瓶颈着手,指出新质产生与扩散、范式选择的困难以及区域社会分化与整合的不适度等问题;其次,强调理性地认知技术与社会发展;再次通过对高度区域化与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模式进行阐释,提出生态范式的建构、生态化技术环境的建设与永续发展的综合性区域发展路径。第七章,通过结合长三角区域的变迁实践,来实证性地论证本文的研究观点同时,提出区域发展建议,最后提出构建生态型长三角区域社会,强化国际型区域发展思路和具体路径。最后,论文的结语以系统的方式全面阐释了论文的研究观点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学位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N05;F062.4
【部分图文】:

卫星图,区域


一、长三角区域的自然条件概况在地理学上,长江三角洲的界定与当代所定义的长三角区域有所区别,早期界定是自西向东,从镇江到扬州,直至临近大海,包括上海市、江苏东南沿海与浙江杭嘉湖部分,其总面积约 4 万平方公里。在经济地理学上,这个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界定就发生了较大的扩容,总面积扩大至约 10 万平方公里,并且形成了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城市的经济区、城市群,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带”,由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华东平原的组成。相对狭义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其所涵盖的城市主要有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苏州、南通、泰州、无锡、常州共 8个,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舟山、台州、绍兴、湖州共 7 个,包括上海全市。对于我们当代所提的长三角区域是广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总面积约为21.07 万平方公里,包括一个直辖市、两个沿海省份,即上海市、浙江省全省和图1 长三角区域卫星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宛秋;张永安;;企业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彭;;技术理性价值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翁志伟;张永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当代经济;2009年01期

4 孙春晨;;符号消费与身份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8年01期

5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6 王宁;传统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转型——关于扩大内需的一个社会学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7 陈恩;于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劳动力迁移理论的比较[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8 陈海声;辜团力;曹晓丽;;分步并购在技术协同效应中的期权价值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蒋云飞;罗守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及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08年03期

10 罗能生;郭更臣;谢里;;我国区域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才胜;技术的政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义旭东;论区域要素流动[D];四川大学;2005年

3 吴虹;技术负荷政治的哲学追问[D];东北大学;2006年

4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5 程宇;虚拟技术与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雄辉;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叶娇;文化差异对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机制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徐江;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及其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凌;论专利·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新疆大学;2012年

10 董立清;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的偏失与重建[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6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866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