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基于投资效益评价的配电网投资优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1-01-25 19:45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电力负荷稳步增长。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电网企业需要不断投资来扩大配电网规模和优化配电网结构。因此,面对大量建设资金的持续投入,采用科学手段对配电网投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提高投资的科学性和合理安排配电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影响电网投资策略制定的主要因素,构建配电网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历史数据进行配电网投入产出相关性量化分析,以最大化配电网综合效益为目标,构建考虑地市差异化的配电网精准投资策略,从而提高电网投资效益,促进电网科学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构建一套科学量化的配电网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现有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数量繁杂、存在冗余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指标简化方法,解决了配电网投入产出评价效率低、准确性差的技术性难题。(2)为解决配电网投入产出关联性复杂的问题,深入挖掘配电网投资历史数据,构建了配电网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间的关系,基于投入产出矩阵提出考虑地区差异化发展的配电网优化投资策略。(3)制定了增量配电网背景下电网企业的优化投资策略,分析了增量配电网的投资主体和投资模式,深入研究了多投资主体收益分配的影响... 

【文章来源】: 韩旭 山东大学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投资效益评价的配电网投资优化策略


图2-3指标重要程度占比??,jc、;21%?+?30%?+?34%?=?85%,

情况,二次函数,隶属度函数,指标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标的数据最大值,为第f个指标的数据最小值。??(2)评分函数选取??分别使用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作为隶属度函数,其函数表达式对??应分另ll:是少=ax+办、少sa^+fcc+c和少??(3)评分函数计算??采用百分值评分方法,_v;?=1时取值1〇〇分;.V,.?=0取最小值50分。隶属度??函数是二次函数时,y?=0.5取标准值85分,则可得三类隶属度函数的参数如表??2-6所示:??表2-6指标评分函数??参数值??评分函数??????a?b?c??y=ax+b?50?50?-??y=ax2+bx+c?-40?90?50??y=aebx?50?ln2?-??分别将所有三级指标评分加权计算得到各地市的综合评价得分。比较化简前??后指标体系对各地市的评价结果,如图2-4、图2-5、图2-6所不。??[MTEWW]??丨『1丨简蓓1??80-?|??i?fh?i?s!?i?n?11!?n?i?n?s??r?I??20-1?I??II!i??〇?■?1???1???I???i?■?i"?*'?i?1?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地市标号??图2-4基于一次评分函数的各地市综合评分情况??23??

情况,配电网,指标体系,投资效益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80-?_??■II?I?|?||||?I?LJ??^60-?I??1?I??I??茹?40.?■??^?.?I??2〇 ̄iSliIlliiiiSlllli??I??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地市标号??图2-5基于二次评分函数的各地市综合评分情况??I—?II?I?I??■化简后??80-??-I??^6〇-|1??rnrt->??^?!?I??纟?:?|?丨??<n4°-?|?!?I?!??_?|??20-?j??0?""i-l,T—I,i?*i?■?i-1,i—l,i—1>i—l,i—l,i—1"i—■"?■??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地市标号??图2-6基于指数评分函数的各地市综合评分情况??由图中可以看出,化简前后指标体系配电网投资效益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对??比化简前后,部分地市评分结果虽然存在偏差,但方差仅为0.929,前后综合评??分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而地市排名没有变化。从而证明指标体系简化方法的合??理性和不失真特性,进行简化不会改变原来配电网的投入产出评价结果,但指标??数量的减少,大大提高了配电网投资效益评价的效率。??2.5本章小结??本章从技术和效益等方面出发,构建了配电网投入产出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和重复性,提出一种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化简方法,简化后的指标体系有效解决了评价指标数量繁多、存在冗余的??24??


本文编号:2999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999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