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11:28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群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经济发展质量变革的主要引擎。呼包鄂榆城市群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2437.85亿元,呼包鄂地区占内蒙古自治区的56.36%,榆林市占陕西省的15.35%,仅次于西安市排名第二,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在维持合理经济增速基础上提升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可以发挥其在黄河中上游地区或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论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统一,并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有效性、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六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算,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7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000—2017年呼包鄂榆城市群与全国人均GDP(单位:元)

城市群,经济增长率,单位,社会劳动生产率


四、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演进21图4-22000—2017年呼包鄂榆城市群与全国经济增长率(单位:%)2.经济发展效率分析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来看(图4-3),2000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劳动生产率相差不大,分别为19390元/人和13911元/人。随着时间推移,呼包鄂榆城市群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明显高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达到最大值265820元/人,同年,全国劳动生产率仅为83359元/人。2015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30931.9元/人、99321.7元/人,相差2倍之余。因此呼包鄂榆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单位劳动投入创造更多产值的目标。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方面(图4-4),2000-2012年呼包鄂榆城市群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相差最大,分别为63.85%和28.70%,2013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低于全国平均值,2017年全国为8.21%,呼包鄂榆城市群为6.93%,呼包鄂榆城市群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下降幅度较大,由2000年的52.41%到2017年的6.93%,说明呼包鄂榆城市群应转变依靠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

城市群,劳动生产率,投入强度,经费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图4-32000—2017年呼包鄂榆城市群与全国劳动生产率(元/人)图4-42000—2017年呼包鄂榆城市群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单位:%)(二)经济发展创新性演进1.创新性投入分析从创新性投入角度来看,呼包鄂榆城市群创新投入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呼包鄂榆城市群R&D经费投入强度与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均保持较为平缓发展趋势,但是一直以来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值近乎是呼包鄂榆城市群R&D经费投入强度的2-3倍,2000年全国值为2.31%,呼包鄂榆城市群为0.77%,2017年分别为2.13%和0.84%(图4-5),因此呼包鄂榆城市群应加大R&D经费投入力度。2000—2006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比重高于全国平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口集中、城市群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为例[J]. 李恒.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2]城市群中心城市驱动外围城市经济增长[J]. 王贤彬,吴子谦.  产业经济评论. 2018(03)
[3]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 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4)
[4]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 任保平,李禹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5]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 师博,任保平.  经济问题. 2018(04)
[6]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 阐释新时代中国高质量的发展[J]. 任保平.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2)
[7]《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J]. 林兆木.  青年记者. 2018(04)
[8]城市群经济网络与经济增长——基于大数据与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J]. 种照辉,覃成林,叶信岳.  统计研究. 2018(01)
[9]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J]. 邹一南,赵俊豪.  统计与决策. 2017(23)
[10]基于熵值法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J]. 颜双波.  统计与决策. 2017(21)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D]. 谭啸.辽宁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及时空演变[D]. 陈洁.安徽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11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311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f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