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新时代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1 19:02
  2016年10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随着2020年的到来,我国将全面解决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相对贫困将成为下一阶段的贫困治理重点。作为相对贫困的表现之一,支出型贫困以“支出”作为判断贫困的标准,不同于传统以“收入”作为判断贫困的标准,这不仅仅是贫困标准的变化,更是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回应。因此,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的完善应成为新时代社会救助政策的重要议题和重点内容。2007年,我国首次关注到支出型贫困问题,并制定、实施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发展至今,我国的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仍面临救助理念不明确、政策运行不规范、政策参与主体角色定位不清问题,对现行的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进行合理优化刻不容缓。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以我国支出型贫困问题的现状为切入点,着眼于新时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思想、发展理念,并将可行能力理论、发展型社会政策作为指导,提出新时代支出型贫困救助...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新时代支出型贫困救助的现实依据与理论基础
    1.1 支出型贫困救助的现实依据
        1.1.1 贫困问题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
        1.1.2 支出型贫困日益凸显
    1.2 支出型贫困救助的理论基础
        1.2.1 可行能力理论
        1.2.2 发展型社会政策
    1.3 新时代对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的要求
        1.3.1 新时代要求更加关注贫困群体的基本发展需要
        1.3.2 新时代要求重视贫困群体的权利保障
        1.3.3 新时代要求充分体现贫困群体的主体性
第二章 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的演变及特征
    2.1 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的演变过程
        2.1.1 2007至2013年的地方试点探索阶段
        2.1.2 2014年至今的全国推广实施阶段
    2.2 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发展的特征
        2.2.1 “地方局部试点——全国范围推行”的政策推行模式
        2.2.2 政策模式体现出东、中、西部地区差异
        2.2.3 政策内容不断更新调整
第三章 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理念与目标定位过于保守
        3.1.1 救助理念偏重于“授之以鱼”
        3.1.2 目标定位限于应急救助
    3.2 政策运行的规范性不足
        3.2.1 政策碎片化现象严重
        3.2.2 专门性法律保障缺失
    3.3 社会力量和贫困者参与薄弱
        3.3.1 社会力量救助效能偏低
        3.3.2 贫困者脱贫主体性不足
第四章 新时代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的完善
    4.1 确立“促发展”的救助理念与目标
        4.1.1 明确“促发展”的救助理念
        4.1.2 以促进贫困者自立为救助目标
    4.2 构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4.2.1 完善支出型贫困救助专门立法
        4.2.2 及时更新支出型贫困救助相关法规
    4.3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
        4.3.1 鼓励社会组织提供支持性服务
        4.3.2 规范商业募捐平台的运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752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752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