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基于MCE的沈阳市沈北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9:09

  本文关键词:基于MCE的沈阳市沈北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发展方向 适宜性评价 多准则评价(MCE) GIS 沈北新区


【摘要】: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是科学进行产业布局、编制区域规划的基本前提[1]。在区域规划中,产业发展布局问题主要集中于产业功能分区和区域发展方向选择两个方面。沈北新区是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沈阳市北部重要的城市空间拓展区。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沈阳经济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空间拓展将是沈阳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最直接的表现。但也随之出现了区域发展空间问题、区域发展适宜性方向问题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地矛盾等问题,因此选择沈北新区作为研究案例。本研究运用GIS和RS技术,通过对区域空间发展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研究,以沈北新区为例,探索区域规划中“三规合一”思想的实践路径。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城市空间扩张,城市职能分工指向性不明等,提出了区域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针对区域开发适宜性方向选择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总结出对区域适宜性评价研究有借鉴意义的经验;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了县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分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GIS数据库的建立、基于道路的空间开发功能区划分等;第四部分对沈北新区各功能区进行空间开发方向适宜性评价研究,通过对沈北新区发展现状、区域发展战略及相关规划的分析评价,确定影响因子,结合多准则评价方法(MCE)进行方向确定,为城市发展及相关政策规划提供最佳参考方案;第五部分对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文章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区域发展方向 适宜性评价 多准则评价(MCE) GIS 沈北新区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绪论9-1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9-10
  • 2.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10-14
  • 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2.3 研究基本思路13-14
  • 3.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方法14-17
  • 3.1 基本概念界定14-15
  • 3.1.1 县域主体功能区14
  • 3.1.2 空间开发功能区14
  • 3.1.3 生态廊道14-15
  • 3.2 相关理论依据15-16
  • 3.2.1 地域分异与协调发展理论15
  • 3.2.2“反规划”理论15
  • 3.2.3 空间均衡理论15-16
  • 3.2.4 产业集群理论16
  • 3.3 关键技术方法16-17
  • 3.沈北新区空间发展功能区划分17-29
  • 3.1 区域概况17-18
  • 3.2 空间发展的主要规划约束18-20
  • 3.3 空间功能区GIS数据库的建立20-26
  • 3.3.1 道路交通网络构建21
  • 3.3.2 企业位置定位21-22
  • 3.3.3 土地利用现状22-23
  • 3.3.4 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23-24
  • 3.3.5 农田、煤炭采沉区及生态保护区判别24-26
  • 3.4 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方法26-28
  • 3.4.1 划分原则26-27
  • 3.4.2 划分方法27-28
  • 3.5 空间发展功能区划分28-29
  • 3.5.1 三大区域、八大节点划分28
  • 3.5.2 七十三个具体功能核心区28-29
  • 4.沈北新区各分区空间发展方向选择29-40
  • 4.1 适宜性评价技术29
  • 4.2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29-32
  • 4.2.1 评价技术流程29-30
  • 4.2.2 模型选择30-31
  • 4.2.3 指标体系及权重构建31-32
  • 4.3 单因素适宜性评价结果32-35
  • 4.3.1 地形适宜性评价32
  • 4.3.2 交通便捷性评价32-34
  • 4.3.3 环境适宜性评价34
  • 4.3.4 商服繁华度评价34-35
  • 4.4 综合评价结果与空间发展方向选择35-40
  • 4.4.1 三大区域主体功能36
  • 4.4.2 八大节点产业方向36-37
  • 4.4.3 七十三个具体功能核心区发展定位37-40
  • 5.研究结论与展望40-42
  • 5.1 主要结论40
  • 5.2 创新之处40-41
  • 5.3 不足与展望41-42
  • 参考文献42-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5-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神宝;张青年;;基于GIS的广东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彭晓鹃;赵克飞;;基于GIS的山地城镇空间拓展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大埔县为例[J];热带地理;2013年04期

3 唐常春;孙威;;长江流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12年12期

4 孔雪松;刘耀林;邓宣凯;罗Z,

本文编号:780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780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c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