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育种视角下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传统育种视角下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育种视角 四川种业 产学研合作 对策建议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作物种子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1978年以来,我国种子产业进行市场化改革,这一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一方面,我国种子企业大部分是由地方原国有种子站分解改组而成,自身规模较小,资金、技术缺乏,市场竞争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加入WTO,我国种子市场面临外资垄断,国外种子企业对国内种子企业不断冲击,这导致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显著提高优良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和覆盖率,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四川作为种业大省,在全国种子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调查发现,省内的大部分农作物种业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由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所主导的传统育种层面。由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多年来重理论、轻开发,重研究、轻推广,导致选育的许多品种或因本身没有能力,或因不符合市场需求而没有在生产上种植推广。而种子企业在传统育种中过度依赖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忽略提升自身的育种科研水平,使得产学研的合作始终流于形式,难以向更深层发展。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本课题也就有了一定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总结前人的研究理论及整个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对研究时用到的技术创新要素流动理论、产学研合作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进行简单的梳理,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为更好地对传统育种视角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三部分,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模式、合作机理及特点,为下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以四川天宇种业公司为例,分析传统育种视角下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府机关、产学研三方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方面分析种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结论为:(1)政府对种业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2)种子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一方面,种子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不足,难以承载产学研主体地位,因而在产学研中过度依赖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另一方面,政府对种子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相关资金政策未到位。(3)种业产学研合作三方存在体制差异。“产学研”三方性质、目标及文化理念各有差异,这使得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摩擦。(4)具体中资金缺乏,投融资渠道不畅。(5)合作机制尚未构建完善,缺乏风险共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6)中介服务机构缺乏。鉴于此,给出如下对策建议:(1)强化政府引导作用。(2)确立种子企业的主体地位。(3)政协调种业产学研三方体制差异。(4)拓宽产学研投融资渠道。(5)建立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制度。(6)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关键词】:传统育种视角 四川种业 产学研合作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4.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20
- 1.2.1 基本概念界定13-14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2.3 国内研究现状15-19
- 1.2.4 研究评述19-20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20-21
- 1.3.1 研究内容20
- 1.3.2 技术路线图20-21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1-23
- 1.4.1 研究方法21-22
- 1.4.2 数据来源22-23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23
- 1.5.1 创新之处23
- 1.5.2 不足之处23
- 2 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理论分析23-29
- 2.1 理论基础23-28
- 2.1.1 技术创新要素流动理论23-25
- 2.1.2 产学研合作理论25-27
- 2.1.3 产业组织理论27-28
- 2.2 传统育种产学研合作的内涵与特征28-29
- 3 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分析29-39
- 3.1 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29-31
- 3.2 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31-33
- 3.2.1 直接购买育种技术31-32
- 3.2.2 委托研发育种技术32-33
- 3.2.3 合作研发育种技术33
- 3.3 传统育种产学研不同合作模式的特点——以四川天宇种业为例33-39
- 3.3.1 四川天宇种业运行现状33-36
- 3.3.2 四川天宇种业公司参与传统育种产学研合作分析36-39
- 4 传统育种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39-45
- 4.1 政府对种业产学研合作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39-40
- 4.2 种子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40-42
- 4.3 种业产学研合作三方存在体制差异42-43
- 4.3.1 各自性质不同42
- 4.3.2 各自目标不同42-43
- 4.3.3 各自文化理念不同43
- 4.4 合作中资金缺乏,投融资渠道不畅43-44
- 4.5 合作机制尚未构建完善44-45
- 4.5.1 合作中缺乏风险共担机制44-45
- 4.5.2 合作中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45
- 4.6 中介服务机构缺乏45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45-51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45-46
- 5.2 促进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46-51
- 5.2.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46-47
- 5.2.2 确立种子企业的主体地位47-48
- 5.2.3 协调种业产学研三方体制差异48
- 5.2.4 拓宽投融资渠道48-49
- 5.2.5 建立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49-50
- 5.2.6 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附件 (部分调查问卷)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后强;;金融危机下四川机遇大于挑战[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9年02期
2 陈晖;;精品做强 叫响“天下四川”[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6年09期
3 本刊记者;;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四川高金致力打造“食品航母”[J];四川统一战线;2008年03期
4 杜明义;;新形式下四川藏区反贫困策略思考[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耕夫;;成都——都成![J];中国高新区;2010年12期
6 ;本刊特约作家李忠东新书《天下四川——四川好玩最指南》问世[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4年04期
7 侯水平;WTO条件下四川的服务业发展[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2年09期
8 肖成刚;;对经济高增长下四川城镇居民收入偏低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1年05期
9 陈希勇;;低碳经济模式下四川产业发展的路径探析[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9期
10 晓明;做好盎然春意的朝阳产业——访四川倍特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代明[J];中国住宅设施;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见习记者 李平;南充万千风情 将定格方寸邮票[N];南充日报;2010年
2 郅振璞;西北人品尝“花儿”盛宴[N];人民日报;2007年
3 刘流 杨建华 朱毅;寻找云南企业(中)[N];云南日报;2002年
4 本报特派记者 黄颖 王伶雅;重点关注天府新区建设和“五大兴市战略”[N];成都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挺;传统育种视角下四川农作物种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48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84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