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求的公共培训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4:34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求的公共培训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需求 公共培训政策


【摘要】:随着农村转移人口不断的增多,农民工群体也逐渐成为政府、社会高度重视的群体。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数量不断扩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实现就业稳定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获得深入发展的基本前提前提,相比之下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的城市就业、城市发展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求出发,对农民工公共培训需求的转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究农民工公共培训政策在解决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上的优化路径。本文首先在阐述人力资本理论、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新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公共培训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培训的相关实践和政策经验进行整理。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参与培训状况进行分析,对公共培训政策进行梳理,进而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求与公共培训政策实施水平进行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需求,提出目前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公共培训政策的选择与转型。基于上述调查和理论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因其自身特点和城市融入的个人期望使该群体在就业过程中体现出了更高层次的就业需求,除了平等的薪资、福利、工作环境的需求外,还包括工作晋升、职业发展、城市融入、社会贡献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次,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求的转变,以及对农民工培训政策的梳理,认为公共培训的指导思想应从生存就业向发展就业转变,政府应对公共培训体系及政策等方面做相应的完善和拓展,主要政策建议为:第一:构建公共培训体系的法律框架,明确公共培训体系中的主体责任;第二,对新生代农民工公共培训的内容体系进行拓展,尤其是在基础培训内容中增加城市融入相关的内容;第三,完善培训资格鉴定体系,将基础培训资格鉴定纳入行业准入制度;第四,利用信贷、税收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与培训机构、企业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签订定向培训合同,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需求 公共培训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目的10-11
  • 1.1.3 研究意义11
  • 1.1.3.1 理论意义11
  • 1.1.3.2 现实意义11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11-14
  • 1.2.1 研究思路11-12
  • 1.2.2 研究方法12
  • 1.2.3 技术路线12-14
  • 1.3 研究内容及可能创新点14-15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可能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15-27
  • 2.1 基本概念界定15-19
  • 2.1.1 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15-16
  • 2.1.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求16-17
  • 2.1.3 公共培训的内涵界定17-19
  • 2.2 公共培训的理论基础19-23
  • 2.2.1 人力资本理论19-20
  • 2.2.2 工作搜寻-匹配理论20-21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1
  • 2.2.4 新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21-22
  • 2.2.5 其他相关理论22-23
  • 2.3 国内农民工培训及政策研究综述23-27
  • 2.3.1 国内培训政策的研究情况23-24
  • 2.3.2 国内农民工培训的研究及实践情况24-27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培训政策现状分析27-49
  • 3.1 调研设计27
  • 3.1.1 调研目标的确立27
  • 3.1.2 调研对象27
  • 3.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培训政策现状27-41
  • 3.2.1 农民工公共培训政策的演进情况27-33
  • 3.2.2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就业及培训情况33-41
  • 3.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培训需求的演变趋势41-49
  • 3.3.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培训需求的演变趋势41-45
  • 3.3.2 现行农民工公共培训政策的缺失45-49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公共培训政策的依据及关键政策49-56
  • 4.1 新生代农民工公共培训政策的理论支撑49-50
  • 4.1.1 基于人力资本和多层次需求的角度49-50
  • 4.1.2 基于二元劳动市场和搜寻-匹配的角度50
  • 4.2 国外培训政策经验启示及国内政策转型的目标50-52
  • 4.2.1 国外培训政策经验启示50-52
  • 4.2.2 国内公共培训政策的目标和思路52
  • 4.3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关键公共培训政策52-56
  • 4.3.1 从法律层面完善公共培训政策体系52
  • 4.3.2 合理界定不同主体在公共培训中的责任52-53
  • 4.3.3 加强政府对公共培训的资金支持53
  • 4.3.4 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内容53-54
  • 4.3.5 完善农民工公共培训的资格鉴定54-55
  • 4.3.6 构建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信息网络55-56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56-58
  • 5.1 研究结论56-57
  • 5.2 研究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3-64
  • 附录:调查问卷64-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2 傅晨;谢小蓉;;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刍议[J];南方农村;2006年02期

3 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4 陆海华;;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1期

5 李莎;;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梁宇;;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及其成因[J];市场论坛;2007年04期

7 蔡亚林;赵博通;;80后民工新生代[J];经济;2007年08期

8 盛昕;;直面新生代农民工[J];中国社会保障;2008年06期

9 徐丹;;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心理状况的社会性归因分析[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10 长子中;;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J];北方经济;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出炉 七成农民工感觉孤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庆环;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刃;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困扰要“对症下药”[N];工人日报;2007年

4 邓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能力不容小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李亚杰邋刘娟 葛素表;新生代农民工新“望子成龙”:盼子女当博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亚杰邋刘娟;新生代农民工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车辉;谁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买单”?[N];工人日报;2008年

8 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权;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志忠;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浙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唐茂林;为承认而斗争: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心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8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9 肖红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闫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分析及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2 黄小亮;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张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学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婧;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和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德宝;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困境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瑞;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徐方坤;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42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942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8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