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G2-F536C转基因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及心电表型的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DSG2-F536C转基因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及心电表型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DSG2-F536C转基因小鼠 超声心动图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转基因小鼠 心电图 室性心律失常 心外膜电压
【摘要】:第一部分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DSG2-F536C突变对小鼠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背景:本课题组在一个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家系中检出 DSG2-F531C 突变,进而构建出DSG2-F536C转基因小鼠,病理学研究证实其右室出现纤维化和脂肪化等表型,提示该突变具有致病性,但DSG2-F536C转基因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具体改变尚需进一步研究。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10周龄DSG2-F536C转基因小鼠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根据不同基因型将DSG2-F536C转基因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野生型C57BL/6J小鼠(DSG2wt/wt,WT组)、杂合子突变组(DSG2mt/wt,H组)和纯合子突变组(DSG2mt/mt,HM组)。检查时间均为10周龄,雌雄不限,在麻醉状态下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三组小鼠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每组分别完成8只小鼠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1)与WT组相比,HT组和HM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降低(HT组vsWT组,44.4±6.6%vs 57.5±3.8%,p0.01;HM 组 vs WT 组,36.3±6.7 vs 57.5±3.8%,p0.01),HM 组则较 HT 组小鼠进一步降低(36.3±6.7%vs44.4±6.6%,p0.05);(2)与WT组小鼠相比,HT组和HM组小鼠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均显著降低(HT组 vs WT 组,21.8±3.7%vs 29.7±2.6%,p0.01;HM 组 vs WT 组,17.1±3.3%vs29.7±2.6%,p0.01),HM组小鼠则较HT组小鼠进一步降低(17.1±3.3%vs 21.8±3.7%,p0.01);(3)与WT组小鼠相比,HT组小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3.2±0.19mm vs 2.6±0.19mm,P0.01)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4.1±0.14mmvs3.7±0.23mm,P0.05)均显著增加,HM组亦呈增大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HT组与HM组间无明显差异;(4)与WT组小鼠相比,HT组和HM组左室收缩末期后壁厚度(LVPWs)均显著变薄(HT组vs WT组,1.0±0.11mm vs 1.2±0.15mm,P0.01;HM 组 vs WT 组,0.95±0.15mm vs 1.2±0.15mm,P0.01),但HM组和HT组间则无显著差异;(5)与WT组小鼠相比,HM组小鼠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s)显著变薄(0.93±0.1mm vs 1.1±0.1mm,P0.01),HT组与WT组、HT组与HM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6)与WT组小鼠相比,HT组和HM组小鼠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IDd)均增加,但均未达统计学差异(HT 组 vs WT 组,0.48±0.32mm vs 0.31±0.23mm,P0.05;HM组 vsWT组,1.1±0.86mmvs0.31±0.23mm,P0.05)。结论:10周龄DSG2-F536C转基因小鼠出现显著的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变薄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第二部分DSG2-F536C转基因小鼠心电表型的初步研究背景:DSG2-F536C突变除了引起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病理检查还提示明显的右心室受累为主的纤维化、钙化和脂肪化,伴有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钠通道的低表达。上述改变理论上可能导致心电学异常,包括局部心肌双极或单极电压偏低,心肌间传导延缓,自律性增高、触发活动和折返激动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增多,严重者可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猝死。目的:观察DSG2-F536C突变小鼠心电图指标、基线与药物激发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和心外膜单极电压标测的变化,评估DSG2-F536C突变对小鼠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基因型将DSG2F536C突变转基因小鼠分为3组:WT组、HT组和HM组,均为10周龄,观察比较以下指标:(1)记录小鼠基线体表心电图,采集分析心率(HR)、PR间期、QRS波宽度和QT间期等指标;(2)观察不同组间基线和肾上腺素激发后室性早搏(PVC)和室性心动过速(VT)的发生情况;(3)小鼠开胸心外膜左室和右室单极电压标测,观察不同组间心外膜左、右心室单极电压的变化。结果:(1)体表心电图指标:HM组小鼠心率较WT组和HT组小鼠均显著增快(HM组vs WT组,436.3±25.4bpm vs 358.7±30bpm,P0.01;HM组vs HT组,436.3±25.4bpmvs 366.3±49.4bpm,P0.05),而 HT 组和 WT 组间无明显差异;HM组小鼠QRS波宽度较WT组和HT组小鼠QRS波均显著增宽(HM组vs WT组,12.3± 1.2ms vs 11.2±0.4ms,P0.05;HM组 vs HT组,12.3ms±1.2 vs 10.6±0.5ms,P0.01),而HT组和WT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突变小鼠的PR间期和QT间期均有延长的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2)WT组和HT组小鼠在基线和肾上腺素激发前后均未出现PVC及VT,而HM组给予肾上腺素前有1只小鼠自发出现PVC和VT,给予肾上腺素后有2只小鼠出现PVC和VT;(3)心外膜单极电压标测:HM组小鼠右室单极电压均较WT组和HT组小鼠显著降低(HM组vs WT组,0.68±0.33mv vs 1.7±0.37mv,P0.01;HM 组 vs HT 组 0.68±0.33mv vs 1.5±0.35mv,P0.01),而HT组和WT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HT组和HM组的左室单极电压较WT组均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0周龄DSG2-F536C转基因小鼠心电图出现提示交感神经兴奋的心率增快和提示心肌间传导延缓的QRS波群增宽,基线和肾上腺素激发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右室心外膜单极电压显著降低,提示该突变可能增加了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述文,陈香美,叶一舟;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年06期
2 蓝轲,古柏燕;转基因小鼠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02年04期
3 王洪;六周龄转基因小鼠的消耗与死亡[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2年03期
4 赵四海;楚雍烈;郑华东;杨鹏辉;陈正兰;朱虹;范江霖;刘恩岐;;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转基因小鼠的制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5 吴连连;袁红花;朱孝荣;;脑组织特异性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基因小鼠制备[J];实验动物科学;2012年06期
6 汪兆琦,章静波;转基因小鼠的研究及其遗传学意义[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87年04期
7 李永清,杨敬,魏财文;转基因小鼠在麻疹病毒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兽药杂志;2002年09期
8 刘红,姚玉成,何金,李文林,李建秀,苏小平,张钦宪,胡以平;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转基因小鼠的建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刘克;;四种转基因小鼠研制成功[J];科学咨询;2003年09期
10 唐军;徐海伟;周光纪;李达兵;杨利;;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雄志;董伟;曹兴水;张连峰;;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基因转基因小鼠血生化指标分析[A];实验动物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黄黎珍;刘光泽;李秀梅;胡莲美;顾为望;;HBV蛋白在乙肝转基因小鼠中的表达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冬梅;李万波;袁树民;全雄志;张海涛;马春梅;曹兴水;张连峰;;APP695K595N/M596L突变转基因小鼠建立和病理表型动态分析[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岳美;刘素芳;段萍;韩雪飞;许燕;鄢文海;邢莹;;APP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4.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5 訾晓渊;张南;熊俊;巴月;姚玉成;黄洁;李建秀;朱海英;王新民;马凤云;张树忠;胡以平;;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的生物学特性[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宁云山;周明乾;王小宁;黄淑帧;曾溢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转基因小鼠乳腺中的表达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康爱君;田枫;郑杰;董宇红;王美华;郭长占;周淑佩;王兆绰;;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病理学观察[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张庆玲;杨玉芳;丁彦青;;构建荧光转基因小鼠模型整体水平观察B-LMP1基因功能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贾永林;贾延R,
本文编号:1267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26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