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DC-CIK治疗60例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13:04

  本文关键词:DC-CIK治疗60例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DC-CIK 宫颈癌 细胞免疫疗法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对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过继免疫治疗,分析该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接受DC-CIK免疫治疗的为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从2012年09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60例被确诊为ⅢB期、Ⅳ期的宫颈癌患者,以上患者均经过常规的放化疗治疗,但仍有残余病灶。60例患者于第1天采集80-100ml外周血,在实验室进行自体DC-CIK细胞培养,在第10天、第11天进行DC-CIK细胞回输(每天一次,共2次),4周为一个疗程。60例患者均进行2-6个疗程的DC-CIK治疗。通过DC-CIK干预实验,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五个方面的临床指标变化。包括: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肿瘤标志物变化,毒副反应发生情况、肿瘤客观疗效。对以上五个方面评估方法,采用相应客观评价指标进行评价。(1)免疫功能检测:观察治疗前2周和治疗后2周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3+CD56+T细胞)的比例变化,以及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表达量,用于评价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2)生活质量:对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KPS计分法、疼痛NRS评分表进行评分;对比DC-CIK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3)肿瘤标记物变化:选用SCCA、CA125两个宫颈癌常用的肿瘤标记物评价抗肿瘤疗效。(4)毒副反应: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通用药物毒性反应标准(NCI-CTC),分为0~Ⅳ度,进行DC-CIK治疗安全性评价。(5)肿瘤变化:按照实体瘤RECIST评价标准,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CT、MRI或B超检查评价60例肿瘤患者的肿瘤直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如CD3+、CD8+、CD56+、CD3+CD8+、CD3+CD56+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患者的KPS评分明显改善(P0.01),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提高;肿瘤标志物SCCA和CA125明显下降(P0.05);没有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P0.05);临床获益率能够达到80%。结论:DC-CIK疗法能够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DC-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宫颈癌能使患者得到临床获益,对于促进患者微小残留病灶的清除以及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等有一定意义。本研究为DC-CIK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7.33;R73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玲;董猛;郭红月;唐毅玲;韩景智;崔东晖;;树突状细胞联合共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年02期

2 江龙委;黄伟谦;姚露;张燕;艾月琴;郑R,

本文编号:1282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282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2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