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
本文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位点序列分型 多重耐药 耐药机制 最小生成树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非发酵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其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水、土壤以及人体皮肤表面,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极易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继发性脑膜炎、获得性肺炎、创口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在内的多种院内感染。随着临床广谱坑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量出现了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3种及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上的分离率越来越高,在医院内广泛流行,给临床工作者预防感染及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测定其耐药基因,分析菌株间亲缘进化关系,对菌株进行同源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能够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和暴发流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给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奠定实验室基础。方法收集本实验室2015年从安徽地区34家医院临床分离而来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87株。首先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临床11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用PCR方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碳青霉稀类主要的相关耐药基因,OXA-23、OXA-51、OXA-24、OXA-58型等;然后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分析87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获得每个菌株的等位基因谱(allelic profile)和其所对应的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在菌株等位基因谱和ST型已知的基础上使用Bionumerics软件构建最小生成树图和聚类图,e BURST软件分析确定其所属于的克隆复合体(clone complex)。结果8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6.7%,74.7%。68株菌对庆大霉素耐药,62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47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60株对头孢曲松耐药,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显示出较高的耐药率。PCR实验中8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oxa-51基因携带率为100%,携带oxa-23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有82株,占94.3%,没有发现携带oxa-58、oxa-24基因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LST实验中87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42个ST型,其中6个型别是数据库里原来有的,36个型别为新的型别(暂时命名为STnew01-STnew36)。本地区2015年8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的流行克隆株等位基因谱为ST2(2-2-2-2-2-2-2),包含37株菌,占42.5%,是优势型别,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流行克隆株ST型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其余41个型别分别包含1-4株菌。其中35个型别只包含1株菌,即有35株菌具有独特的ST型。应用e BURST软件分析巴斯德研究所网站上所有鲍曼不动杆菌等位基因谱,确定本实验中ST2型鲍曼不动杆菌属于克隆复合体CC1。ST型为STnew05、STnew01、STnew29、STnew06、STnew04、STnew28、STnew21、ST724、ST570与ST2型鲍曼不动杆菌只具有一个等位基因上的差别,因此也都属于克隆群CC1。而本实验中出现的一株ST105型的鲍曼不动杆菌属于CC4,ST63属于CC6,ST235则属于独立的ST型。36株新的ST型菌株等位基因谱分别是STnew01(2-2-2-2-2-2-49)、STnew 02(1 3-4-40-1-42-1-1)、STnew03(1-3-2-1-3-1-4 6)、STnew04(2-2-2-2-2-2-44)、STnew05(2-2-2-2-2-2-20)、STnew06(2-2-2-2-2-2-2-97)、STnew 0 7(1 3-4-4 0-1-4 2-1-9 8)、STnew08(1 3-4-40-1-42-1-2)、STnew09(3-2-5-1-3-1-2)、STnew10(2-2-2-2-3-1-2)、STnew11(13-4-2-3-6-1-2)、STnew12(8-5-5-1-7-1-2)、STnew13(3-4-4-2-9-1-2)、STnew14(3-1-2-1-18-1-2)、STnew15(3-1-7-1-7-2-2)、STnew16(17-20-23-10-20-13-2)、STnew17(20-26-26-14-26-16-2)、STnew18(23-20-28-10-25-18-2)、STnew19(45-20-44-67-25-29-2)、STnew 20(2 7-2-110-57-1 21-5 6-2)、STnew 21(2-2-2-2-2-2-3)、STnew 2 2(1-3-4 0-2-7-1-4)、STnew 2 3(3-1-2-2-3-2-4)、STnew 2 4(3-5-5-1-7-1-2 6)、STnew 2 5(1-4-2-2-7-1-29)、STnew26(22-26-90-14-23-16-48)、STnew27(3-3-3-4-7-4-49)、STnew28(2-2-2-2-2-2-51)、STnew29(2-2-2-2-2-2-63)、STnew30(97-2-13-2-3-2-2)、STnew31(9 7-2-1 3-2-3-2-2)、STnew32(3-2-2-2-2-2-5)、STnew33(1-4-2-2-7-1-2)、S Tnew34(2 2-26-90-14-2 3-1 6-2)、STnew35(3-2-2-2-3-4-2)、S T n e w 3 6 ( 3 - 3 - 2 - 5 - 7 - 2 - 4 4 ) 。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11种常见临床抗菌药物均呈现出较高的耐药率,8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OXA-51基因,OXA-23基因的携带率为94.3%,未检测出携带oxa-51、oxa-24基因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ST2型别为安徽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的流行克隆株,安徽地区主要的流行株ST2与世界上主要的流行克隆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其均属于克隆复合体CC1。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440;R5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国强;李昂;段美丽;;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年04期
2 陈鹏;丁进亚;;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年15期
3 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倪语星;邱海波;石岩;施毅;王辉;王明贵;杨毅;张菁;俞云松;;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08期
4 沈萍;魏泽庆;陈云波;肖永红;李兰娟;;Mohnarin 2010年度报告:ICU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03期
5 宋晓萍;刘萍萍;孙明娥;孙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与外排泵adeB基因表达水平检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6 汪复;朱德妹;胡付品;阮斐怡;倪语星;孙景勇;徐英春;张小江;胡云健;艾效曼;俞云松;杨青;孙自镛;李丽;贾蓓;黄文祥;卓超;苏丹虹;魏莲花;吴玲;张朝霞;季萍;王传清;薛建昌;张泓;李万华;徐元宏;沈继录;单斌;杜艳;;2009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年05期
7 肖永红;;Mohnarin 2008年度ICU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6期
8 周宁莉;张之烽;陈俊根;;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9 史俊艳;张小江;徐英春;俞云松;杨青;汪复;朱德妹;倪语星;孙景勇;孙自镛;简翠;胡云健;艾效曼;张泓;李万华;贾蓓;黄文祥;王传清;薛建昌;魏莲花;吴玲;卓超;苏丹虹;张朝霞;季萍;;2007年中国CHINET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03期
10 王瑶;徐英春;;2004—2005年中国CHINET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符一骐;中国部分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0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55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