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B细胞淋巴瘤的激酶抑制剂的发现和药物学研究
本文选题:BTK 切入点:不可逆抑制剂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BTK(Bruton' s tyrosine kinase)是一个从属于TEC激酶家族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主要在B细胞中表达,广泛分布于淋巴系统、造血系统和血液系统中,在BCR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BTK的异常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有密切关系。虽然近年来已经有一些BTK抑制剂在进行临床前或临床研究,但是大部分抑制剂并不仅仅抑制BTK,即靶向了如BMX、JAK3或EGFR等其它与BTK结构相似的激酶。而对这些激酶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容易对病人造成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我们发现了高活性(IC50:7nM)的不可逆的BTK抑制剂CHMFL-BTK-01(化合物9),并且在468种激酶(包括突变型)活性检测中,表现出极好的选择性。该抑制剂完全没有显示出靶向BMX、JAK3和EGFR这些与BTK结构相似的激酶的活性。在X射线晶体结构和半胱氨酸-丝氨酸突变的实验中也证实了CHMFL-BTK-01的结合模式是不可逆的。CHMFL-BTK-01不仅抑制了BTK Y223的自磷酸化(EC50:30nM),还将U2932和Pfeiffer细胞阻滞在G0/G1期,并且诱导细胞凋亡。本论文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靶向BTK的高选择性的不可逆抑制剂CHMFL-BTK-01(化合物9)的发现2.CHMFL-BTK-01(化合物9)的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上述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CHMFL-BTK-01是一个很好的用来研究BTK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作用的药物学工具小分子。
[Abstract]:BTK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s a non-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belonging to the TEC kinase family. It is expressed mainly in B cells and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lymphatic system, hematopoietic system and blood system. It has been shown that abnormal expression of BTK is closely related to B-cell lymphoma.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ome BTK inhibitors in pre-clinical or clinical studies. But most inhibitors don't just inhibit BTKs, that is, they target other kinases similar to the structure of BTK, such as BMXG JAK3 or EGFR. The inhibition of these kinases is likely to cause nausea in patients clinically.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vomiting. Through a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approach, we found an irreversible BTK inhibitor CHMFL-BTK-01 (compound 9N) with a high activity of IC50: 7nMand detected the activity of 468 kinases (including mutant). The inhibitor showed no activity in targeting BMXG JAK3 and EGFR, which are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BTK. In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d cysteine-serine mutation experiments, CHMFL-BTK-01 's structure was also confirmed. The binding pattern was irreversible. CHMFL-BTK-01 not only inhibited the autophosphorylation of BTK Y223, EC50: 30nMN, but also blocked U2932 and Pfeiffer cells in G0/G1 phase. In this thesis, we mainly studied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1.The discovery of CHMFL-BTK-01 (compound 9), a highly selective irreversible inhibitor of BTK. 2. Pharmacolog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of CHMFL-BTK-01 (compound 9). We believe that CHMFL-BTK-01 is a good pharmacological tool for the study of BTK 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s as well as pharmacological tool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97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李甘地,张杰,步宏,李俸媛,刘卫平,张尚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在淋巴瘤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2 文湘玲;淋巴瘤3例误诊分析[J];河北医药;2000年11期
3 朱传升;淋巴瘤的误诊概况与治疗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00年03期
4 王小钦,林果为,姬美蓉;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误诊为淋巴瘤一例[J];上海医学;2001年10期
5 胡学信,段尚林;印戒细胞淋巴瘤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年01期
6 刘光秀,李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腹腔淋巴瘤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年03期
7 张新华,周天红,朱凌;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医学文选;2001年03期
8 吴长鸿;2001北京淋巴瘤国际研讨会[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1年19期
9 杨建良,石远凯;几种特殊类型淋巴瘤的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2002年06期
10 岑坚,杨平地,黄有章,向丹;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伴绒毛状淋巴细胞一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大B细胞淋巴瘤的新类型、新亚型[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沈一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的若干问题[A];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定宝;沈丹华;;灰区淋巴瘤[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4 周敏;欧阳建;陈兵;;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朱雄曾;;组合性淋巴瘤和灰区淋巴瘤[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朱雄增;;组合性淋巴瘤和灰区淋巴瘤[A];第十次全国淋巴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金洁;;惰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A];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谢炳寿;黄瑛;;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A];首届浙赣两省肿瘤研究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钱申贤;;特色部位淋巴瘤的治疗[A];2013年国家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10 石远凯;秦燕;;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及治疗[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齐军元邋邱录贵;淋巴瘤——免疫细胞之“疫”[N];健康报;2007年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洪小南;淋巴瘤并非只长在淋巴结[N];健康时报;2008年
3 沈悌 谢海燕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注意防范淋巴瘤的袭击[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天舒;淋巴瘤:复杂的“单驼峰”发病曲线[N];健康报;2009年
5 主任医师 佟傟;预防淋巴瘤细节很重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璐;重视淋巴瘤早期信号[N];保健时报;2009年
7 湖南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 欧阳取长;从罗京去逝再谈淋巴瘤[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于娟;专家教您了解淋巴瘤[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刘晨;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部分淋巴瘤可以治愈[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记者 黎昌政;淋巴瘤发病增加并呈低龄化,如何预防[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颖;~(18)F-FDG PET-CT在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董长青;原发口腔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曹利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探讨[D];浙江大学;2015年
4 李延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陆庭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标志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6 孔钰;~(18)F-FDG PET/CT显像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6年
7 徐勇刚;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放疗的临床结果和剂量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8 田甜;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9 贡其星;CD3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10 邓秀文;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秀明;5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连静;淋巴瘤中RASSF5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mRNA表达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世华;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4 陈聪;IL-12不同亚基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申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宏;淋巴瘤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基因多态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何延辉;~(18)F-FDG PET/CT显像在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疗效评价方面的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芳;EBER、PTEN和VEGF在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石源源;青岛地区淋巴瘤中EB病毒编码基因EBNA1多态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10 张云;~(18)F-FDG 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期诊断及疗效评价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7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657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