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6 17:2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评估预后、早期积极干预治疗、降低脑损伤程度,改善HIE患儿短期预后提供帮助。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NICU住院治疗,进行亚低温治疗的HIE患儿临床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截止到生后14天,未出院患儿住院评估,已出院患儿专人电话通知家长携患儿门诊随访、完善相关检查、全面评估或电话随访患儿出院后就诊、疾病进展、检查资料等。根据随访结局分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亚低温治疗HIE的短期神经结局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患儿109例,成功随访100例,失访9例(失访率8.25%)。在成功随访100例患儿中,预后良好42例(42%),预后不良58例(58%)。预后不良组包括死亡10例(17.24%),NBNA评分低于30分者30例(51.72%),中重度aEEG异常者36例(62.06%),其中最常见为电惊厥发作30例(51.72%),爆发抑制有6例(10.34%...
【文章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HIE患儿预后不良情况构成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7学意义(P=0.009)。5minApgar评分中,预后良好组为6.20±1.98分,预后不良组为4.64±2.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10minApgar评分中,预后良好组为7.75±1.44分,预后不良组为6.14±2.2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以上提示1min、5min、10minApgar评分均与不良预后有关。生后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预后良好组20例(47.62%),预后不良组46例(79.3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提示生后进行气管插管的患儿更有可能出现不良预后。生后出现惊厥,预后良好组14例(33.33%),预后不良组34例(58.6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提示生后出现惊厥的患儿更有可能出现不良预后。生后使用抗癫痫药物,预后良好组14例(33.33%),预后不良组34例(58.6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提示生后使用抗癫痫药物的患儿更有可能出现不良预后。(详见图2)图2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Figure2Thegeneralsituationcomparisonofthetwogroups综上所述,两组比较发现,Apgar评分(1min、5min、10min)、生后气管插管、生后有惊厥、生后使用抗癫痫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不良预后有关;而性别、分娩方式、孕周、出生体重、羊水粪染、脐带绕颈、单胎或多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2母亲孕期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图3两组患儿母孕期情况比较Figure3Thematernalmaternalsituationduringpregnancycomparisonofthetwogroups综上所述,两组比较发现,胎膜早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亲年龄、分娩胎次、宫内窘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宫内窘迫结果解释需慎重,可能与样本量不足导致不能反映两组真实情况,存在假阴性可能,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孕前糖尿并子宫破裂、妊娠期糖尿并胎位不正、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前置胎盘因阳性病例数太少,因此未进行统计。2.3患儿内环境特点亚低温治疗HIE时将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直接影响内环境的变化,本部分主要探讨患儿内环境紊乱对预后的影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比较,预后良好组PH为7.30±0.14,预后不良组为7.23±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预后良好组HCO3-为15.45±4.22mmol/L,预后不良组为15.21±4.39mmol/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预后良好组BE值为-7.01±6.91,预后不良组为-11.00±5.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预后良好组PO2为86.15±29.34mmHg,预后不良组为95.16±51.79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预后良好组PCO2为29.76±8.67mmHg,预后不良组为34.33±13.16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血气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酸中毒表现,但未能发现两组患儿PH有明显差异,而两组BE值有明显差异,提示BE值的降低与不良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J]. 卢俊杰,孙小凡,苏爱玲,郑意,张俊,陈小慧. 江苏医药. 2019(03)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磁共振诊断与损伤类型的分类建议[J]. 毛健.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12)
[3]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疗效分析[J]. 潘兆军,周利,高子波,丁素芳,韩良荣,胡金绘.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12)
[4]头部亚低温不同治疗时间窗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 陈浪辉. 儿科药学杂志. 2014(05)
[5]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案(2011)[J]. 邵肖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1(05)
[6]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J]. 李熙鸿.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14)
[7]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 孙金峤,陈燕琳,周文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04)
本文编号:3251764
【文章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HIE患儿预后不良情况构成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7学意义(P=0.009)。5minApgar评分中,预后良好组为6.20±1.98分,预后不良组为4.64±2.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10minApgar评分中,预后良好组为7.75±1.44分,预后不良组为6.14±2.2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以上提示1min、5min、10minApgar评分均与不良预后有关。生后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预后良好组20例(47.62%),预后不良组46例(79.3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提示生后进行气管插管的患儿更有可能出现不良预后。生后出现惊厥,预后良好组14例(33.33%),预后不良组34例(58.6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提示生后出现惊厥的患儿更有可能出现不良预后。生后使用抗癫痫药物,预后良好组14例(33.33%),预后不良组34例(58.62%),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提示生后使用抗癫痫药物的患儿更有可能出现不良预后。(详见图2)图2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Figure2Thegeneralsituationcomparisonofthetwogroups综上所述,两组比较发现,Apgar评分(1min、5min、10min)、生后气管插管、生后有惊厥、生后使用抗癫痫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不良预后有关;而性别、分娩方式、孕周、出生体重、羊水粪染、脐带绕颈、单胎或多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2母亲孕期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图3两组患儿母孕期情况比较Figure3Thematernalmaternalsituationduringpregnancycomparisonofthetwogroups综上所述,两组比较发现,胎膜早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亲年龄、分娩胎次、宫内窘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宫内窘迫结果解释需慎重,可能与样本量不足导致不能反映两组真实情况,存在假阴性可能,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孕前糖尿并子宫破裂、妊娠期糖尿并胎位不正、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前置胎盘因阳性病例数太少,因此未进行统计。2.3患儿内环境特点亚低温治疗HIE时将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直接影响内环境的变化,本部分主要探讨患儿内环境紊乱对预后的影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比较,预后良好组PH为7.30±0.14,预后不良组为7.23±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预后良好组HCO3-为15.45±4.22mmol/L,预后不良组为15.21±4.39mmol/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预后良好组BE值为-7.01±6.91,预后不良组为-11.00±5.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预后良好组PO2为86.15±29.34mmHg,预后不良组为95.16±51.79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预后良好组PCO2为29.76±8.67mmHg,预后不良组为34.33±13.16mm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血气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酸中毒表现,但未能发现两组患儿PH有明显差异,而两组BE值有明显差异,提示BE值的降低与不良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J]. 卢俊杰,孙小凡,苏爱玲,郑意,张俊,陈小慧. 江苏医药. 2019(03)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磁共振诊断与损伤类型的分类建议[J]. 毛健.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7(12)
[3]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疗效分析[J]. 潘兆军,周利,高子波,丁素芳,韩良荣,胡金绘.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12)
[4]头部亚低温不同治疗时间窗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 陈浪辉. 儿科药学杂志. 2014(05)
[5]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案(2011)[J]. 邵肖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1(05)
[6]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J]. 李熙鸿.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14)
[7]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 孙金峤,陈燕琳,周文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04)
本文编号:3251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2517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