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超声刺激联合黄芩苷对于创伤性脑损伤的恢复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6 18:34
创伤性脑损伤病理机制具有复杂性,至今国际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无创的经颅超声刺激技术能够调节大脑神经活动,而常用的传统中药黄芩中的活性成分黄芩苷也对脑损伤具有治疗功效。因此,本研究创新性将经颅超声刺激与黄芩苷相结合对创伤性脑损伤恢复作用进行实验研究,再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和脑组织切片技术对创伤性脑损伤恢复效果进行评估。首先,本研究建立了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采用Fneeny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出80只SD大鼠模型,对其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为创伤组、经颅超声刺激组、黄芩苷组、经颅超声联合黄芩苷组,另取正常大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对这5组分别进行10天的对应治疗,观察SD大鼠的恢复情况。借助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各组大鼠的恢复状况进行检查,本研究对于5组大鼠在手术后3小时、24小时、3天、7天、10天做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通过ADC值与FA值定量反应出脑组织水肿程度与神经纤维受损情况。通过数据的比较发现了经颅超声联合黄芩苷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ADC的峰值在(0.832±0.058),并在10天治疗周期结束后稳定在(0.749±0.030).说明经颅超声联合黄芩苷组的...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创伤性脑损伤研究背景及现状
1.1.2 经颅超声研究背景及现状
1.1.3 黄芩苷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磁共振成像的应用
1.3 组织切片染色技术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创伤性脑损伤
2.2 经颅超声
2.3 黄芩苷
2.4 磁共振成像技术
2.4.1 DWI技术的应用
2.4.2 DTI技术的应用
2.5 组织切片技术
2.5.1 H.E染色技术
2.5.2 尼氏染色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TBI大鼠模型制作
3.2.1 几种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制作
3.2.2 实验材料
3.2.3 试验方法
3.2.4 试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创伤性脑损伤恢复效果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4.2.2 实验动物选择
4.3 实验内容
4.3.1 模型建立及分组治疗
4.3.2 各组大鼠DWI图像获取
4.3.3 测量ADC值
4.3.4 统计学处理
4.4 结果
4.4.1 空白对照组(NC组)ADC值
4.4.2 创伤对照组(TB组)ADC值
4.4.3 经颅超声刺激组(TL组)ADC值
4.4.4 黄芩苷治疗组(TH)ADC值
4.4.5 经颅超声联合黄芩苷组(LH组)ADC值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测创伤性脑损伤恢复效果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5.2.1 药品试剂与主要仪器
5.2.2 实验动物选择
5.3 实验内容
5.3.1 模型建立及分组治疗
5.3.2 各组大鼠DTI图像获取
5.3.3 FA值测量
5.3.4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
5.4.1 空白对照组(NC组)DTI结果
5.4.2 创伤对照组(TB组)DTI结果
5.4.3 经颅超声刺激(TL组)DTI结果
5.4.4 黄芩苷组(TH组)DTI结果
5.4.5 经颅超声联合黄芩苷组(LH)DTI结果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颅超声联合黄芩苷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恢复作用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实验试剂与主要仪器
6.2.2 实验动物选择
6.3 实验内容
6.3.1 心脏灌流取脑
6.3.2 大鼠脑组织切片的制作
6.3.3 染色
6.4 显微镜观察形态及细胞计数
6.4.1 H.E染色后的观察
6.4.2 尼氏染色后的观察与图像处理
6.5 数据统计
6.6 结果
6.6.1 H.E染色结果
6.6.2 尼氏染色结果
6.7 讨论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39835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创伤性脑损伤研究背景及现状
1.1.2 经颅超声研究背景及现状
1.1.3 黄芩苷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磁共振成像的应用
1.3 组织切片染色技术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创伤性脑损伤
2.2 经颅超声
2.3 黄芩苷
2.4 磁共振成像技术
2.4.1 DWI技术的应用
2.4.2 DTI技术的应用
2.5 组织切片技术
2.5.1 H.E染色技术
2.5.2 尼氏染色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TBI大鼠模型制作
3.2.1 几种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制作
3.2.2 实验材料
3.2.3 试验方法
3.2.4 试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创伤性脑损伤恢复效果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4.2.2 实验动物选择
4.3 实验内容
4.3.1 模型建立及分组治疗
4.3.2 各组大鼠DWI图像获取
4.3.3 测量ADC值
4.3.4 统计学处理
4.4 结果
4.4.1 空白对照组(NC组)ADC值
4.4.2 创伤对照组(TB组)ADC值
4.4.3 经颅超声刺激组(TL组)ADC值
4.4.4 黄芩苷治疗组(TH)ADC值
4.4.5 经颅超声联合黄芩苷组(LH组)ADC值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测创伤性脑损伤恢复效果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5.2.1 药品试剂与主要仪器
5.2.2 实验动物选择
5.3 实验内容
5.3.1 模型建立及分组治疗
5.3.2 各组大鼠DTI图像获取
5.3.3 FA值测量
5.3.4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
5.4.1 空白对照组(NC组)DTI结果
5.4.2 创伤对照组(TB组)DTI结果
5.4.3 经颅超声刺激(TL组)DTI结果
5.4.4 黄芩苷组(TH组)DTI结果
5.4.5 经颅超声联合黄芩苷组(LH)DTI结果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颅超声联合黄芩苷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恢复作用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实验试剂与主要仪器
6.2.2 实验动物选择
6.3 实验内容
6.3.1 心脏灌流取脑
6.3.2 大鼠脑组织切片的制作
6.3.3 染色
6.4 显微镜观察形态及细胞计数
6.4.1 H.E染色后的观察
6.4.2 尼氏染色后的观察与图像处理
6.5 数据统计
6.6 结果
6.6.1 H.E染色结果
6.6.2 尼氏染色结果
6.7 讨论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39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8398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