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弓形虫SAG2、GRA6、GRA7基因的重组表达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21:25

  本文关键词:弓形虫SAG2、GRA6、GRA7基因的重组表达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 弓形虫(Toxopasma gondii)是严重影响健康的机会致病原虫。能在人类与家畜之间传播,呈世界性分布。它可侵犯除健康成熟红细胞以外的有核细胞,引起多器官组织的病变。对于正常人群,机体免疫力正常,则感染弓形虫后常为无症状带虫状态,然而对于特殊人群如当患有艾滋病、结核、肿瘤、器官移植后等免疫功能受损或抑制时,弓形虫就机会性感染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若孕妇患有弓形虫感染可引起胎儿畸形及流产,严重者可出现死胎。在家禽之间的传播导致大量家禽的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而预防弓形虫病的发生,早期诊断弓形虫病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然而弓形虫寄生于宿主细胞内,直接取弓形虫病原体困难,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单靠临床诊断非常困难。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病原体直接镜检是传统方法,特异性高但容易漏诊,不能适应临床需要。免疫学诊断方法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操作相对便捷,所以应用免疫学方法诊断弓形虫病更为重要。随着近几年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将有诊断价值的弓形虫抗原分子克隆到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纯化,从而获得高纯度抗原,特异性高,应用广泛。SAG2是表面抗原蛋白,GRA6、GRA7是致密颗粒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弓形虫的RH株SAG2、GRA6和GRA7基因的重组质粒pGEX-4T-SAG2、 pGEX-4T-GRA6和pGEX-4T-GRA7,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然后用IPTG体外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纯化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358份人源血清进行ELISA检测,为SAG2、GRA6和GRA7作为人、兽弓形虫病诊断抗原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目的基因的扩增 从弓形虫感染的小鼠腹水中提取RH株的基因组DNA,然后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电泳鉴定纯化回收。 2.重组质粒的构建 将PCR产物及载体pGEX-4T分别进行双酶切(EcoRI、BamHI),通过回收试剂盒回收酶切片段,将获取的目的片段与载体进行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入E.coliTOP10感受态细胞。酶切鉴定后送基因公司测序。3.重组质粒的表达和纯化IPTG体外诱导表达,利用His-bindTM柱柱纯化融合蛋白,SDS-PAGE I口免疫印迹分析。结果1.PCR特异地扩增出目的基因,SAG2、GRA6和GRA7扩增产物经电泳鉴定,大小分别为561、693和714bp,长度与理论值相符。2.重组质粒经EcoRI、BamHl双酶切,电泳显示在相应位置出现条带,与预期大小(561、693和714bp)一致。对酶切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进行送样测序,测序结果经比对后与原始序列同源性100%,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3.采取各组份样品,进行SDS-PAGE分析,电泳显示在相应位置(47KD、52KD、53KD)出现明显条带,表明融合蛋白SAG2、GRA6和GRA7成功得到了表达,表达主要方式为包涵体表达。4.融合蛋白经过免疫印迹分析,在相应位置(47D、52KD、53KD)出现明显条带,表明融合蛋白SAG2、GRA6和GRA7表达正确。5.利用纯化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人源358份血清的弓形虫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为3.07%-4.75%。进口的弓形虫诊断试剂盒对检测阳性的样本复检符合率为100%,48份阴性血清进行平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与ELISA结果相符。
【关键词】:弓形虫 融合蛋白表达 蛋白纯化 ELISA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82.5
【目录】:
  • 研究生导师简介4
  • 课题指导小组简介4-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主要符号表11-12
  • 引言12-16
  • 1 弓形虫及弓形虫病概况12-13
  • 2 弓形虫病免疫诊断方法研究现状13-15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5-16
  • 第一部分 弓形虫SAG2、GRA6、GRA7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16-35
  • 材料16-19
  • 方法19-26
  • 结果26-32
  • 讨论32-35
  • 第二部分 弓形虫SAG2、GRA6、GRA7基因的表达及鉴定35-50
  • 材料35-38
  • 方法38-43
  • 结果43-47
  • 讨论47-50
  • 第三部分 SAG2、GRA6和GRA7重组抗原的应用研究50-54
  • 材料50
  • 方法50
  • 结果50-51
  • 讨论51-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61
  • 综述61-73
  • 参考文献67-7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3-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成;什么是弓形虫和弓形虫病?[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2 袁吉云,张奎,杨汝杰,张蔚;苏州地区弓形虫病的初步调查(摘要)[J];苏州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3 张秀平;;弓形虫病化学治疗的研究[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4年03期

4 王长烈;在淋巴结炎患者中查出弓形虫病[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7年03期

5 孙德建;;布隆迪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9年03期

6 邵其峰;赵玉强;;全国弓形虫病防治科研会议简讯[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0年04期

7 甘绍伯,李爽;弓形虫病100例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1年05期

8 崔君兆,马重麟,陆宙光,于恩庶;诊治11例弓形虫病的经验和诊断标准的探讨[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1年05期

9 薛纯良;弓形虫病的现代治疗[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1年02期

10 陈珊;眼弓形虫病14例临床分析[J];实用眼科杂志;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引洁;吴文学;贺国强;;弓形虫病的诊断现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李辉;张健;;一例犬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9年

3 李祥瑞;;弓形虫病的流行的新趋势[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崔平;秦建华;方素芳;;河北省动物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蔺智兵;张厚双;曹杰;周勇志;李国清;周金林;;弓形虫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娜;穆名杨;李红魁;何建斌;;中国东北地区鸡源弓形虫的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晶;蔡进忠;于晋海;夏兆飞;林德贵;刘群;;几种动物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王权;蒋蔚;荆振宇;陈永军;杨康;宋宁宁;崔常勇;;五种中药体外抗弓形虫抑制效果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巩薇;卫礼;王吉;贺争鸣;邢瑞昌;;实验小鼠弓形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西岐;刘秀兰;张克功;于德顺;;猫弓形虫病的诊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丽;养猫者易感染弓形虫应谨防患精神分裂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小郭;弓形虫病危害不轻[N];中国商报;2000年

3 戴培红;北京友谊医院探索治疗弓形虫病的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蔡玉冰 通讯员 黄贤君;弓形虫没你想的可怕[N];广东科技报;2012年

5 李水源;当前猪场弓形虫病的防控[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白轶南;弓形虫病 危及胎儿健康[N];保健时报;2005年

7 临城县畜牧局 李路民;猪得弓形虫病 吃了猫的亏[N];河北科技报;2002年

8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甘绍伯 副主任医师 冯曼玲;弓形虫——宠物的“宠物”[N];健康报;2000年

9 连孝华;孕妇玩猫狗易危害胎儿[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王志海 邵芹;犬弓形虫病[N];中国畜牧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刚;弓形虫表面抗原蛋白5的结构分析及免疫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龚国华;上海城区犬、猫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药物治疗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尹青;弓形虫Δbag1Δku80株的构建及其作为猫弓形虫病疫苗候选株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效力的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徐鹏;弓形虫新毒力基因TgMAPK1表达特性及其初步功能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步彩;泰州地区猪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中药治疗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效果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6 陈金铃;CD4~+CD25~+调节性T细胞失能参与弓形虫分泌排泄抗原致小鼠早孕流产的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7 吴亮;弓形虫“迟发型死亡”机制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8 张东林;弓形虫病分子诊断方法及弓形虫分离株耐药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司进;弓形虫病免疫诊断及靶向生物治疗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10 周永华;弓形虫慢性感染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研究中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宇;重组弓形虫TRXL蛋白和EN02蛋白免疫保护力的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蒋宗儒;弓形虫ROP18激酶抑制宿主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玲潇;基于泛素-弓形虫多价抗原的重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帅;弓形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分析和克隆表达[D];山东大学;2015年

5 冷丽;云南大理HIV阳性者感染弓形虫SAG1、c22-8基因位点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筱鑫;弓形虫酪蛋白激酶CK1β基因缺失株构建[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蔡玉峰;猫弓形虫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闫晓月;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7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及组织学定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李芬香;弓形虫TgPRMT5基因的克隆鉴定,,细胞定位及功能初步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赵东岳;弓形虫B1等基因Real-time PCR与截短SAG2基因克隆、表达及ELISA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弓形虫SAG2、GRA6、GRA7基因的重组表达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98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8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